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的好处
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的好处
太极拳不需要器材,只需要一块小小的平地,随时都可以练习,运动十分的方便灵活。
高强度运动对心血管的冲击过于强烈,很容易造成运动中心血管意外甚至猝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危险。太极拳运动强度低,动作舒缓,运动在平地进行,运动锻炼十分的安全。
高血压往往伴随者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太极拳可以帮助锻炼者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新陈代谢。对高血压常伴病症的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常练太极拳有降血压作用
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 134.1/80.8毫米汞柱。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154.5/82.7毫米汞柱)。高血压者打太极拳有三大好处。第一,太极拳动作柔和,全身肌肉放松能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第二,打太极拳时用意念引导动作,思想集中,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有利血压下降。第三,太极拳包含着平衡性与协调性的动作,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太极拳种类繁多,有繁有简,可根据每人状况自己选择。
最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
最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
一、散步
任何人都可进行此项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有价值。较长时间的散步,舒张压可明显下降,高血压的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对防治高血压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
二、慢跑或长跑
该项运动的运动量比较大,只适用于轻症高血压患者,而且患者在锻炼时也不可太过激烈。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三、太极拳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武术的一种,也是体育健身必不可少的项目。太极拳对高血压有显著的防治作用,适合于任何时期的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154.5/82.7毫米汞柱)。
这主要是因为太极拳动作柔和,能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打太极拳时一定要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心静如水,可有效减少精神紧张对人体的刺激,有利血压下降。太极拳的动作具有平衡性和协调性,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和协调具有很大帮助。
四、气功
以放松功较好,也可酌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练功原则强调“松”、“静”、“降”。要求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呼吸宜用顺呼吸法,不宜采用停闭呼吸法。要适当延长呼气,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动作宜采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及躯干的交替和联合运动,切忌持续性紧张的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气功练习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钟。
有哪些运动对降血压有辅助性的作用呢
一、散步
处于任何发病时期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进行这项运动,通过散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血压患者起到非常良好的保健功效。较长时间的散步,舒张压可明显下降,高血压的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对治疗高血压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
二、太极拳
太极拳的降压功效是大家所公认的,这同样适用于每个发病时期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辅助功效。临床调查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年,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年(154。5/82。7毫米汞柱)。太极拳动作柔和,能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放松,可以促进血压下降。此外,打太极拳时一定要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心静如水,这可有效减少精神紧张对人体的刺激,有利血压下降。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发挥太极拳的降压治疗的功效,让自己顺利的恢复健康
三、慢跑或长跑
这种运动的方法只适用于病情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因为跑步的运动量相对于散步要大得多,所以高血压患者在锻炼时不可太过激烈。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的好处 高血压患者怎么打太极拳
高血压患者适当进行太极拳练习对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但是必须控制好运动量,不能贪多,尤其不能过度劳累,反而给身体造成伤害。
高血压严禁进行激烈运动,一些活动过于生猛的运动,也应当谨慎进行。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陈氏太极拳,因其拳要求打出刚劲,劲以腰脊发出,拳法扭转角度大、急迫、用力猛,运动程度过于激烈。建议选择杨氏太极拳,它的动作轻松灵活,舒展大方,不用刚劲,没有跳跃,劈叉等较难动作,适合高血压患者练习。
老年人运动合适能降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据2005年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为13%左右,而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更高达20%以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居全球各类死亡率之首!我国高血压病的“三高三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是严重威胁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
运动能降低偏高的血压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控制高血压应从多方面入手。近年来,随着对运动疗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有益的作用已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有人会有疑问,运动对控制高血压真的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曾经有一项实验:让轻度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在两天内分别以轻度和中等强度踏车运动30分钟,第三天测量血压的变化,并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人对照,加上在三天内相同时间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前,多数专家对适当的运动训练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这一结论已持肯定意见。
高血压患者动起来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当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
散步: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是防治高血压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各种高血压患者均可采用。时间可选在温度适宜的下午、黄昏或临睡前进行,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1~2次.速度可视身体状况而定。
慢跑:慢跑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速度以120步/分钟为宜,最高心率可达120~136次/分钟。跑步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由少逐渐增多。但患有冠心病者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因此比步行更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太极拳: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可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的运动强度较小,心率低于110次/分钟,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宜,可以每天进行。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有三大好处。第一,太极拳动作柔和,全身肌肉放松,能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第二,打太极拳时用意念引导动作,思想集中,心境平和,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发挥人体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作用,有利于血压下降;第三,太极拳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气功、放松练习、峨眉剑等运动也是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
太极拳能降血压吗 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多久最好
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不宜过量,练习程度控制在练完之后身体微微出汗,轻微发热,有通透的感觉最好。此时身体进行的是有氧运动,汗水的沁出能帮助人体血气畅通。
高血压可以进行无氧运动吗
高血压是现在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对于它的治疗我们通常采用医疗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相信大家对前两者都有些了解,反倒是对运动疗法比较陌生,不知道该病患者应该做些什么运动,那么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专家对此的建议吧。
1.散步是高血压患者必不可少的运动护理方法,散步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适合任何发病时期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功效。根据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高血压患者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
2.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跑步的锻炼方式来积极进行日常护理。跑步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慢跑和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3.太极拳也是每个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采用的一种运动护理方法,太极拳的动作舒缓,用意念引领动作,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心神宁静,保持血压稳定。实验证明,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着的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 岁老年,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注意两点啊:
1.控制运动量。高血压患者适当进行太极拳练习对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但是必须控制好运动量,不能贪多,尤其不能过度劳累,反而给身体造成伤害。
2.选择太极拳。高血压严禁进行激烈运动,一些活动过于生猛的运动,也应当谨慎进行。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陈氏太极拳,因其拳要求打出刚劲,劲以腰脊发出,拳法扭转角度大、急迫、用力猛,运动程度过于激烈。建议选择杨氏太极拳,它的动作轻松灵活,舒展大方,不用刚劲,没有跳跃,劈叉等较难动作,适合高血压患者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