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腰腿疼泡酒中药配方 杜仲酒祛风散寒

腰腿疼泡酒中药配方 杜仲酒祛风散寒

方药组成:杜仲(炒断丝)30克,附子(炮去皮脐),羌活,石楠藤各10克,白酒750毫升。

制作方法:前4味药去除杂质,共为粗末。用纱布袋盛,放入白酒瓶中浸泡,密封瓶口,每日摇晃1次,7日后即可使用。

功效主治:补肾壮阳,祛风散寒,主治腰腿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畏寒肢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用法用量: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口服。


腰腿疼泡酒中药配方 五加皮酒祛风湿

方药组成:五加皮,当归,牛膝各150克,糯米5000克,甜酒曲500克。

制作方法:前三味药去除杂质,水煎取液,糯米水浸12小时,捞出上笼蒸熟,甜酒曲研末,然后将熟米饭,甜酒曲,药液,米泔水同放入瓷坛中,密封,用酿制法酿酒,21日酒熟后压除糟粕,漉取酒液,密封冷藏备用。

功效主治: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疗痹痛,主治腰腿酸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每次30毫升-50毫升,每日3次,饭前空腹温服。


药酒巧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乌藤酒: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五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 克,红糖100克。将前9味酒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腰痛日久不愈者,疗效高,收效快。

②独活参附酒: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上药研细,装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饮服。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

③痛灵酒: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田三七、马钱子各25克。将川乌、草乌洗净切片晒干,用蜂蜜250克煎煮;马钱子去毛,用植物油炸;田三七捣碎。混合前药加水煎煮两次,第1次加水1000毫升,浓缩到300毫升,第2次加水1000毫升,浓缩到200毫升,两次取液500毫升,加白酒500毫升即成。每天3次,每次10毫升,10天为1疗程。功效:散风活血,舒筋活络。用于慢性腰腿痛。

④复方白蛇酒:白花蛇1条,羊胫骨6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制附子40克,肉桂40克,熟地40克,山萸肉40克,萆薢40克,石斛40 克,细辛40克,黄芪40克,天麻40克,独活60克,枳壳25克,肉苁蓉40克。上药切碎细,装布袋内,置大瓷瓶内,用白酒3000毫升浸之,7天后饮用。不拘时,随量温饮,常令微醉,随饮随添。功效:强筋骨,补肝肾,祛风湿。适用于腰腿痛,行步艰难者。

⑤腰痛酒:杜仲15克,破故纸9克,苍术9克,鹿角霜9克。上药研成粗粉,加入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2酒杯,早晚各1次,连服7天。功效:温肾散寒,祛风除湿。用于风湿腰痛、老年腰痛。

⑥薏苡首乌酒:薏苡仁120克,制首乌180克,共浸泡于白酒中,蜡封瓶口,置阴凉处15天,去渣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酒盅。功效:益肝、祛风、活络。适用于肾虚风寒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⑦土鳖红花酒:土鳖、红花各10克,白酒适量。功效:活血化瘀,疗伤定痛。适用于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⑧葱子酒:葱子20克,杜仲(去粗皮,微炙黄) 20克,牛膝20克,仙灵脾15克,乌蛇(酒浸去骨,炙微黄)30克,石斛20克,制附子20克,防风20克,肉桂20克,川芎15克,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15克,白术20克,五加皮20克,炒枣仁20克。上药共捣碎,置于净瓶中,用酒1500毫升浸之,经10天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次饭前温饮1 小盏。功效:温肾,祛风,利湿。适用于肾虚腰膝疼痛,延及腿足,腰背拘急,俯仰不利者。

⑨虎杖元胡酒:虎杖150克,元胡60克,白酒1500毫升。上药浸于白酒中,浸泡10日。每日早、中、晚各服10-30毫升。适用于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效果显著。

⑩泽兰50克。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功效: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对外伤所致的腰痛效果较好。

老年人适合喝什么药酒

独活杜仲酒

配方:独活,川芎,熟地黄各9g。炒杜仲,当归各18g,丹参20g,米酒2L。

做法:将上药切细,装入绢袋中,放入瓷瓶或坛中,加清酒,密封酒坛,浸渍5-7天,开封,取出药袋,过滤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l。每天2次,温服。

功效主治:强壮筋骨,活血通络。方中独活,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熟地,川芎,当归,丹参滋阴养血,活血通络;全方温和补养,适宜于腰脚冷痹,麻木不仁的年老体弱人群服用。

注意:阴虚内热,或风湿热痹关节红肿者不宜服用。

菊花酒清补益精髓

配方: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2.5kg,糯米35kg,酒曲适量。

做法:在上述3味药中加水40L,煮至减半,备用;将糯米浸泡,沥干,蒸饭,等到饭温时,将压细的酒曲,药汁一起拌匀,然后放入瓮中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30ml,每天2-3次,饭前,温酒服用。

功效主治:强壮筋骨,补益精髓,清退虚热。酒中菊花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之功,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枸杞根清退虚热,清热凉血,诸药合用,适宜于年老体弱,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骨蒸潮热,口燥咽干等症调理。

注意:药性均偏于甘寒,若脾虚有湿,大便溏泄者慎用。

单方麻子仁酒润肠通便

配方:火麻仁500克,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火麻仁研末,用米酒浸泡7日即可饮用。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饮用30毫升。

功效主治:润肠通便。胡麻仁含脂肪油,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因脂肪油可润燥滑肠,中医常使用火麻仁来治大便燥结,尤其适宜于治疗老年人血虚津枯之便秘,另外,诸如虚弱与热积病后,以及产后津枯血少的肠燥便秘者,同样适合饮用。

黄芪如何服用为最佳 黄芪泡酒

原料:黄芪,独活,山茱萸,桂心,川椒,白术,牛膝,葛根,防风,川芎,细辛,附子,灸甘草各90克,大黄30克,干姜75克,秦艽,当归,乌头各60克,酒30升。

制法:诸药切细,装入布袋,浸入酒中,10日即成。

功效:温阳散寒,益气活血,祛风除湿。适宜于风寒湿痹,脚痛萎弱,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疼等症。

原理:黄芪,党参,防风各45克,石斛120克,丹参,山萸肉,杜仲,五味子,茯苓,萆薢,牛膝各60克,细辛20克,天门洞70克,生姜90克,薏苡仁,枸杞子各150克,黄酒3000毫升。

制法:以上药材共研为粗末,放置于干净的容器内,用黄酒浸泡5日后去渣饮用,每天服2-3。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扶正祛风,利水退肿。适宜于正虚风侵,腰腿痹通,颜面麻痹等症。


刺五加与五加皮区别

植物形态区别

刺五加,别名: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针、老虎潦、五加参、俄国参、西伯利亚人参,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一带。其根部和根状茎可入药。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

五加皮正名为:桂黔吊石苣苔,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下的一个植物种。产于云南东南部,生于混交林中石上,海拔1000—1200米。五加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风使,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地。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r gracilistμ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药用区别

五加皮是取根皮入药,刺五加是根及根茎入药。

功效区别

刺五加功效:

1.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

2.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着,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

3.能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五加皮功效:

1.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拘挛

本品辛能散风,温能祛寒,为强壮性祛风湿药,故尤宜于老人和久病休虚的患者。可单用浸酒饮,亦可同当归、牛膝、地榆诸药同浸酒饮,如《本草纲目》五加皮酒。若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可与木瓜的功效与作用、松节配伍,如《沈氏尊生》五加皮散。

2.脚气肿痛

风寒湿邪壅遏于下,两脚骨节皮肤湿肿疼痛者,用此祛风除湿,常与紫苏叶、吴茱萸、槟榔、生姜同用,亦可与远志的功效与作用肉为丸服,如《瑞竹堂经验方》五加皮丸。

3.筋骨疾软

本品能补肝肾,强筋骨,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小儿行迟,需配杜仲、续断、牛膝、龟甲等补肝肾药同用。如《卫生家宝方》五加皮散,治肝肾亏虚,腰膝软弱,与杜仲的功效与作用、牛膝等药同用。《保婴撮要》五加皮散,治小儿迟行,则与龟甲、牛膝、木瓜等药配伍。

4.水肿,小便不利

五加皮配伍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的功效与作用皮、地骨皮共奏利水消肿之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

5.肾分虚寒,伤精损髓,阴下湿痒,腰痛如折

五加皮配合杜仲、石斛、丹参、附子、牛膝、桂心、薏苡仁等,方如《二因方》五加皮汤。

6.血风劳

妇人经血闭阻,气精亏伤而致形容憔悴,肢体困倦,喘满虚烦,发热汗多者,取木品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可与牡丹皮、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赤芍的功效与作用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油煎散。

食用独活的注意事项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独活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独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阴虚血燥者慎服。

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补肾用什么药泡酒最好 杜仲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阳萎,遗精,尿频,小便余沥,阳亢眩晕,风湿痹通,阴下湿痒,胎动不安等症。

泡酒方法:

配方:杜仲50克,仙灵脾20克,独活25克,怀牛膝25克,制附子25克,白酒1升。

制法:将上药捣成细末,用白纱布袋盛之,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入白酒浸泡,14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饭前空腹温饮。注意孕妇忌饮。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祛湿,散风寒。主治筋骨痿软,腰膝无力,脘腹胀闷冷痛,以及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相关推荐

杜仲泡酒配方 杜仲苁蓉山药酒

材料:肉苁蓉60克,怀山药25克,杜仲40克,五味子35克,川牛膝,菟丝子,熟地,巴戟天,白茯苓,泽泻,远志,山萸肉各30克,白酒2500毫升。做法:将所有药材捣碎,装入干净的大玻璃瓶内,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隔日摇动几下,15到20日后开封,每日早晚空腹温饮15到20毫升。功效:补肝肾,安神智,适宜于调理肝肾精血亏损,阳气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健忘,腰膝酸痛,痿软无力,四肢麻木

跌打药酒配方

跌打药酒配方1、三七跌打酒【配方】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制法】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功用】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外用。若肿疼者,擦患处,每

男性喝什么茶补肾壮阳 杜仲大蒜茶

材料:炒杜仲10克,炒补骨脂6克,胡桃2枚,大蒜6克。做法:先将补骨脂用酒浸泡备用,再将杜仲用姜汁炒备用,胡桃去壳取肉,将炒好的补骨脂,杜仲和胡桃肉一同研碎,装入双层纱布制成的药袋里,与大蒜一并放入暖瓶中,冲入800毫升沸水,盖上瓶盖焖泡30分钟即可饮用。功效:补骨脂味辛苦,性大温,归肾经和脾经,具有壮阳,补肾,固精,暖脾和止泻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阳痿,滑精。尿频,脾肾阳虚,泄泻,腰膝酸冷疼痛等症

哪些药酒可治疗腰椎盘突出

腰椎盘突出感受风寒湿外邪者,其证多实,发病多急;由于肾经亏损所致者,其证多虚,发病多缓。据中医学理论,古方中医专业人士将本病分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四类而予以辨证施治,但往往有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但总以肾虚为本,祛邪为标,方能治之有效。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今天给大家介绍两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酒方,1、酒方——活参附酒:方药组成: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制作:上药研末

中医调治药酒治腰椎间突出症

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或“腰痛连膝”,河南省中医院骨病科副主任郭会卿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强锻炼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1、独活参附酒: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上药研末,装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饮服。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2、乌藤酒:

三大怀牛膝调理阳痿的壮阳酒

一、怀牛膝肉桂酒【配方】怀牛膝、秦艽、川芎、防风、肉桂、独活、丹参、云苓各30克,杜仲、制附子、石斛、干姜、麦冬、地骨皮各25克,五加皮40克,薏苡15克,大麻仁10克,清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瓷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主治】腰膝酸痛,阳萎滑泄,大便溏,腿脚虚肿,关节疼痛,四肢不温,腹部冷痛。【用法】每次服15毫升,空心温服,每日3次。二、怀牛膝人参酒【配

杜仲的功效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者。阴虚火旺者慎服。杜仲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杜仲配五加皮,既强壮筋骨又祛风湿,乃补泻兼施的药对,适宜治疗肝肾两虚,风湿侵入筋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药治疗

【黑豆酒】配方:黑豆1000克,酒10升。制法:将黑豆炒熟,趁热放入酒中盖严,浸泡2日,即可服用。功效:利水活血,祛风益肾。用法:每日随量佐餐服食。【桑椹桑枝酒】配方:新鲜桑椹500克,新鲜桑枝1000克,红糖500克,白酒1000克。制法:桑枝洗净切断,与桑椹、红糖同入酒中浸液,1个月后即可服用。功效:补肝肾,利血脉,祛风湿。用法:每日1~2次,每次20~30毫升。【狗骨芍药酒】配方:狗骨1具,

五茶养生击退风湿

1.五加茶配方:南五加15。20克,炙甘草6克。用法:以上2味加水稍加煎煮。代茶饮。功效:强健筋骨,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体虚赢弱腰膝酸痛、下肢软弱、风湿痹痛等症。2.石楠芽茶配方:嫩石楠芽200克。用法:以上1味蒸熟火焙,炒至叶干香透即成。每服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功效:祛风通络,温阳补肾。适用: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神经性头痛。3.五加杜仲茶配方:五加皮5克、杜仲3克、花茶3克。用法:

颈椎病喝药酒有效果吗 独活寄生酒祛风止痛

方药配方:独活,秦艽,白芍各30g,桑寄生,防风,川芎各20g,细辛12g,当归,杜仲各50g,生地黄150g,牛膝15g,白酒1500g。制作方法:上药捣碎置于净瓶中,用白酒浸泡,密封瓶口,经14日后开取,去渣备用。功效主治: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适宜于颈椎病肢体麻木,疼痛者。用法用量:不拘时,随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