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撕脱性骨折该如何治疗
外踝撕脱性骨折该如何治疗
4-8周左右.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患者如果出现了上述的骨折的问题,那么患者应该及时的治疗来保证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骨折的问题从而出现发炎的现象发生,那么患者的患处很容易出现溃烂不利于康复,那么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骨裂怎么办
1、紧急治疗
在遭遇到撕脱性骨折时(受伤部位通常会快速充血肿胀,疼痛感强),此时不要再移动受伤部位(多发生于脚踝,膝盖、肘关节部位),迅速到医院就诊于急诊科和外科、放射科检查治疗。
撕脱性骨折固定后,关键是注意休息减少受损部位活动注意保暖。
2、一般治疗
治疗时要有药物治疗还要有仪器或是针灸,还有就是要加强附近的肌肉群得力量,尤其是小肌肉群的,记住是膝盖的肌肉群,而不是大腿,当然,大腿也是要练得,但是主要还是膝盖。
建议半蹲不要太深,30到45度角,半蹲时间不要过长,10分钟以上,20分钟以下;不行的话可以蹲的再浅一些,但是时间最好要10分钟以上。治疗期间可以结合中医治疗,例如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做一些自我康复理疗运动等。
撕脱性骨折有什么症
什么是撕脱性骨折?
韧带(俗称筋)跟肌肉和骨骼紧密相连,剧烈运动时韧带极度收缩,导致韧带控制相连的肌肉(再内层是肌腱)一块极度收缩,收缩的幅度过大,同时骨骼突起和粗隆部分不够结实,被肌腱的收缩力度一块拉扯下来,从而造成撕脱性的骨折。
造成因素
人在剧烈活动中可造成肌肉的收缩,与肌腱相连的骨的突起和粗隆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骨质分离。由于韧带牵拉造成韧带附着处骨质随韧带一起剥离下来,形成碎骨片,称为撕脱性骨折。(通俗点说就是肌肉肌腱拉力过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附着的骨头发生骨折,撕裂下整块或者一小部分的骨质残片)
基本范围
胫骨髁间隆突骨折,肘关节骨折都可形成撕脱性骨折。属于撕脱性骨折的范围。
症状
撕脱性骨折的症状与骨折相近,以伤处疼痛及关节活动部分受限为主要表现,其次就是局部的肿胀,压痛。胫骨髁间隆起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23关节内骨折,往往是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在胫骨附着部的撕脱性骨折。不适当的治疗会导致畸形愈合,引起膝关节功能不稳。胫骨髁间隆起撕脱性骨折并移位多沿用传统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术治撕脱性骨折疗。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虽可有效的复位与固定骨折块,但其有切口长,创伤大,术后功能锻炼极为痛苦和漫长,易发生膝关节僵直,加之髁间窝狭小操作不便等缺点。
骨盆骨折会影响走路吗
骨盆骨折危险性比较大,而且损伤也比较严重,是否影响走路,要根据骨盆骨折的这种类型来判断。
如果说是稳定的骨盆骨折,像是骶骨的骨折,髂骨骨折、髂前上棘的骨折,这种骨折有可能是撕脱性骨折,是比较稳定的,愈合以后是不会影响走路的。
如果说骨盆骨折是翻书的骨折或者是垂直剪切暴力的骨折,尤其是垂直剪切暴力的骨折,如果不经过系统的治疗,会出现下肢的一长一短,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稍后的走路情况。
足舟骨撕脱性骨折怎么办
概述
右距骨撕脱性骨折
另外一种直白的解释:韧带(俗称筋)跟肌肉和骨骼紧密相连,剧烈运动时韧带极度收缩,导致韧带控制相连的肌肉(再内层是肌腱)一块极度收缩,收缩的幅度过大,同时骨骼突起和粗隆部分不够结实,被肌腱的收缩力度一块拉扯下来,从而造成撕脱性的骨折。
造成因素
人在剧烈活动中可造成肌肉的收缩,与肌腱相连的骨的突起和粗隆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骨质分离。由于韧带牵拉造成韧带附着处骨质随韧带一起剥离下来,形成碎骨片,称为撕脱性骨折。(通俗点说就是肌肉肌腱拉力过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附着的骨头发生骨折,撕裂下整块或者一小部分的骨质残片)
基本范围
胫骨髁间隆突骨折,肘关节骨折都可形成撕脱性骨折。属于撕脱性骨折的范围。
2症状
编辑
撕脱性骨折的症状与骨折相近,以伤处疼痛及关节活动部分受限为主要表现,其次就是局部的肿胀,压痛。胫骨髁间隆起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23关节内骨折,往往是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在胫骨附着部的撕脱性骨折。不适当的治疗会导致畸形愈合,引起膝关节功能不稳。胫骨髁间隆起撕脱性骨折并移位多沿用传统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术治
撕脱性骨折
撕脱性骨折
疗。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虽可有效的复位与固定骨折块,但其有切口长,创伤大,术后功能锻炼极为痛苦和漫长,易发生膝关节僵直,加之髁间窝狭小操作不便等缺点。
3治疗方式
编辑
在遭遇到撕脱性骨折时(受伤部位通常会快速充血肿胀,疼痛感强),此时不要再移动受伤部位(多发生于脚踝,膝盖、肘关节部位),迅速到医院就诊于急诊科和外科、放射科检查治疗。
撕脱性骨折固定后,关键是注意休息减少受损部位活动注意保暖。
治疗时要有药物治疗还要有仪器或是针灸,还有就是要加强附近的肌肉群得力量,尤其是小肌肉群的,记住是膝盖的肌肉群,而不是大腿,当然,大腿也是要练得,但是主要还是膝盖。建议半蹲不要太深,30到45度角,半蹲时间不要过长,10分钟以上,20分钟以下;不行的话可以蹲的再浅一些,但是时间最好要10分钟以上。治疗期间可以结合中医治疗,例如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做一些自我康复理疗运动等。
什么是踝部骨折呢
什么是踝部骨折呢?骨科专家分析说:踝部骨折是踝部损伤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一般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通常叫踝部扭伤。但较大的暴力,可引起骨折,如坠落伤、砸伤、辗压伤等。战时踝部火器伤也多见。
专家分析说:因踝部循环较差,又处于身体低位,损伤后尤易发生水肿,愈合及抗感染能力较差,恢复时间较长;骨关节损伤后易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主要畸形有踝关节跖屈畸形,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承重走路功能,治疗中应注意防止。
踝部骨折的病因
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根据暴力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所处的位置,可产生外翻骨折和内翻骨折。
(一)外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外翻,或重物压于外踝,使踝关节极度外翻。因暴力强度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为内踝撕脱骨折,称单踝(或Ⅰ度)骨折,骨折线呈横形。若暴力持续,距骨将撞击外踝,造成外踝的斜形骨折或下胫腓韧带撕裂,称两踝(或Ⅱ度)骨折。当下胫腓韧带撕断后,腓骨可在更高的位置骨折,距骨同时向外侧脱位。若同时合并外旋暴力,可引起腓骨螺旋形骨折。
(二)内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可因不同强度的暴力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可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腓骨尖撕脱或外踝横形骨折,称单踝(或Ⅰ)骨折。若暴力持续,距骨将撞击内踝,引起内踝斜形骨折,称两踝(或Ⅱ度)骨折,有时也可引起下胫腓韧带和距骨跟腓韧带撕裂,使踝关节不稳定,严重暴力可引起双踝骨折和距骨向内半脱位
在上述暴力作用的同时,若踝关节处于内收跖屈位,则暴力可同时向后,引起距骨向后移位,撞击后踝,引起后踝骨折,称三踝(或Ⅲ度)骨折。若受伤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可引起胫骨前唇骨折。
踝部骨折的症状
踝部肿胀、疼痛、皮下淤斑,呈外翻或内翻畸形,功能障碍。
踝部骨折的检查
可根据X线片上骨折线的走向,分析骨折的发生机理,有助于正确复位。
肌腱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1、慢性肿胀(重力性水肿):患者肌腱受损发生炎症后,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处理,累积的活动会加重损伤,容易引起关节慢性肿胀、强烈疼痛;
2、肌萎缩:由于肌腱炎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长时间不活动会引起病变肌腱周围肌肉的萎缩现象,若不治疗,便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活动不便;
3、撕脱性骨折:人在剧烈活动中可造成肌肉的收缩,由于肌腱炎症的原因,容易造成韧带附着处骨质随韧带一起剥离下来,形成碎骨片,也就是撕脱性骨折;
4、关节僵直:肌腱炎患者关节活动会加重损伤,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经常会发生关节僵直现象,尤其是晨起与长时间固定姿势后;
5、韧带松弛:肌腱炎患者如果不能接受科学治疗,活动损伤或反复拉伸会加重疾病,并可引起韧带松弛。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怎么办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由于治疗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骨折给长臂石膏固定;手法复位后,给外展架固定3~4周,第2天开始手腕关节功能练习,固定解除后,前臂三角巾悬吊2~3周开始肩,肘关节功能练习,直到有明显的骨痂生长。
解除外固定后,均配合热敷,理疗,接摩等治疗,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不管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骨折片达到了解剖复位,术后应该用外展加固定,这样可以放松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张力和牵拉,骨折片不易发生再移位,骨折片在无张力下愈合快,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