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安装起搏器两大致命误区
心脏病患者安装起搏器两大致命误区
误区一:按时吃药就能控制心脏病
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跳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搏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这类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切,从长远来看,安装起搏器才是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了心跳过慢,起搏器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如:心梗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又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电极,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一些疾病可引发心搏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也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此外,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误区二:开刀手术很危险
心脏起搏器安装植入技术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大约需要1小时。该过程只需极少的局部麻醉,这意味着患者将是清醒的,可以放松地接受手术。通常是在锁骨下方的上胸部切开一个横切口,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锁骨下的静脉放入心脏。过程相当简捷。
起搏器可根据起搏的心腔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起搏右心房和右心室)、三腔起搏器(起搏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就诊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安装。目前的人工起搏器会监测到患者自身的心率和心律,一旦自身的心电脉冲发放过于缓慢甚至不发放时,起搏器可以自动发放脉冲,刺激心脏,从而恢复患者的心跳。起搏器模拟天然心电脉冲的电量是极其微弱的,但足以使心脏起搏,因此起搏器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率和心律。有研究显示,76%的患者安装了起搏器后不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从而得以回到从前充满活力的生活。
虽然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是非常确切的,但是有其严格的适应征,此外对医生的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术后对起搏器的调试更关键,因此要选择实力雄厚的医院。由于它不开胸,手术短,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也少,病人也容易接受。
牙痛也会导致心率变慢
一名30岁出头的青壮年,因为长智齿牙痛到医院就诊。
口腔科大夫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他的心率非常慢(每分钟只有30~40),于是告知其无法拔牙,同时建议他到心内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此时,他的牙痛越来越剧烈,炎症肿胀也愈发明显。
由于心率过慢怀疑有心脏疾患,辗转数家三甲大医院的心内科求诊,主诊大夫们竟不约而同给出了一致结论:安装起搏器。
听到这个消息后,无疑对他是一个晴天霹雳,之前还可以生龙活虎地打篮球,如今怎么没有一点征兆的就到了要装起搏器的程度了。
因为不甘心这么年轻就安装起搏器,小伙子整日寝食难安,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他通过朋友找到了我。
我马上查了相关资料,毫无疑问,40次/分以下的心率是安装起搏器的绝对适应症。
但我同时也查到,全球确实有两例因牙痛引发短时间心率慢的报道,于是推荐他去了我熟悉的一家离他比较近的医院。那里的心内科主任经过详细的全身查体之后发现了端倪:下颌淋巴结明显肿大压迫了邻近的颈动脉窦,建议其先治疗牙龈炎症以消肿及提高心率等对症处理。
经过几天的输液抗炎及积极的局部处理,原来肿大的淋巴结逐渐复原,心率也如预期的奇迹般恢复正常了!原本对起搏器一直耿耿于怀的他,得知无需安装的消息后特别开心。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心率变慢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牙痛。牙痛炎症致使淋巴结肿大,压迫了颈动脉窦,进而造成了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所以等炎症消除淋巴结复原之后,心率就恢复至正常。
这位患者的情况和遭遇有些过于离奇,不具备代表性,通过此事想要提醒大家的是,轻度颈动脉窦受压可引起心率、血压下降,若重度受压则可能致命,对于年轻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史的人出现心率减慢的情况,要考虑其他继发因素,此时做个阿托品试验就能辅助搞清病因。
此外,导致心率变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述的“颈动脉窦压迫综合征”,还有比较常见的药源性心率变慢,如β受体阻滞剂、含利血平的复方降压制剂等,及时治疗原发病或对因处理即可。
心脏临时起搏器有什么作用
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指征有两大类:急诊(通常指急性心梗)或选择性起搏。然而,对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指征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大多数的意见来自于临床经验而不是临床试验。许多病人存在心动过缓,保护性的支持治疗和病因的处理是其最合适的处理策略。
作用
由心动过缓和/或短暂停搏引起的急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的任何病人均应考虑安装临时起搏器。对大多数的病人来说,这个很可能发生在急性心梗时;前壁心梗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常提示预后较差和需要起搏,下壁心梗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常是可逆的,有一个窄的QRS波和对阿托品有反应。
美国心脏学学会(AHA)急性心梗处理指南提供的指征分级是根据安装起搏器利益依据的权重而不是梗死部位。急诊临时经静脉起搏的指征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伴低血压,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低血压,对阿托品无反应)、双束支传导阻滞(BBB或RBBB伴LAHB/LPHB)、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新出现或年龄不确定的双束支传导阻滞伴Ⅰ°房室传导阻滞、非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心动过缓、Ⅱ°房室传导阻滞或Ⅲ°房室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改变或休息时晕厥、继发于心动过缓的室性心动过速。
溶栓治疗时,心动过缓的发生常常存在一个进退两难的窘境,溶栓治疗应该先于安装临时起搏还是在安装临时起搏后开始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应该优先而不应该延迟到安装临时起搏后。如果心动过缓对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没有反应,在准备溶栓治疗时应安装临时起搏。如果溶栓治疗开始后有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心动过缓持续存在,应安装临时起搏。
相信通过本文分析您一定知道了心脏临时起搏器有什么作用了吧,其实除了上述的情况可以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之外,对于一些因为外伤而导致的心跳过慢等情况一样可以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等度过疾病的危险期之后再将心脏临时起搏器拆除掉即可。
心脏病人都适合安装心脏起搏器吗
心脏病均需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必须有一定的适应证。心脏起搏器常见适应证为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及束支阻滞、窦房结变时功能不全,还有一些患者平时心率慢没有症状,但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冠心病等,必须使用药物治疗,而应用这些药物会使心动过缓进一步加重并出现不适症状,也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
近年来,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如:顽固性心衰、心房颤动、长Q-T综合征(心电图Q-T间期比正常人时间长)引起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神经介导性晕厥等也可使用起搏器。建议您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心脏临时起搏器适应症
临时性起搏为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法。通常使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
1、一般治疗性起搏: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药物中毒或电介质紊乱、心脏外伤或外科术后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发作或近乎晕厥者;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用药物或电复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给予起搏或超速起搏治疗。
2、诊断及研究性起搏:
快速性心房起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功能的测定等。
3、预防性或保护性起搏:
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血管介入性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治疗有顾虑者;心律不稳定患者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或更换起搏器时;心动过缓或虽无心动过缓但心电图有双束支阻滞,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将要接受全身麻醉及大手术者。
一般认为拟手术患者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并且属于acc/aha起搏标准ⅱ类或部分ⅲ类指征者应术前积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作为预防性或保护性起搏,以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
① 确诊窦房结功能障碍,无缓脉症状;
② 无症状的永久性或间歇性ⅱ度ⅱ型和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③ 无症状的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
④ 心动过缓伴快速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
⑤ 迷走神经高敏状态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
⑥ 心动过缓伴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者;
⑦ 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长r-r≥2s;
⑧ 阿托品试验阳性;
⑨ 频发性室性早搏,经药物治疗无效。
上述这些都是心脏临时起搏器适应症,但是不管您安装的是临时起搏器还是永久起搏器都一定要注意,在安装起搏器时候要远离磁场,避免起搏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而且要注意在手术之后避免做剧烈的运动,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是。
心脏病的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和起搏器担保卡;行金属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出旅游经过海关时,需带备疾病诊断证明书,供有关人员查看。
6、向患者说明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的重要性,不能擅自增减药量,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操作步骤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脏起搏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许多类型的心脏病。人工心脏起搏器主要是通过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患者心脏产生有节律的收缩,起到控制心脏病病情的效果。有人可能会担心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该手术的具体步骤。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操作步骤
1、酒精消毒;建立静脉通道;安装刀片;冲洗桥管。
2、选择穿刺点,局麻,于右侧锁骨下,胸大肌处,用穿刺针刺入锁骨下静脉。将导丝送至锁骨下静脉,再进入上腔静脉内,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血管。下导丝的目的是建立轨道,为下一步送入桥管做准备。
3、从监视屏上确定导丝已进入上腔静脉。下一步在原位置穿刺,送入另一根导丝进入锁骨下静脉,这次要安装的是双腔起搏器,两根导丝分别送入心房和心室,为电极的植入做准备。
4、切开皮肤,逐层切开皮下组织、胸大肌至心外膜,为起搏器做一个囊袋,手术中,动作要轻柔,减少术中的出血与手术创伤。囊袋大小要与起搏器大小相匹配,囊袋不能过大或过小,在手术中要反复放入起搏器了解囊袋是否合适。
5、为了将起搏器电极顺利送入心房心室,手术医生先沿导丝下入桥管,送入桥管后,再将心房心室两根电极分别送入,然后退出导丝。
6、为了判断安装起搏器的最佳位置,手术医生要进行起搏器参数调试,将起搏器与调试器连接起来,进行相关参数调试,通过监视仪、起搏波幅来判断起搏器的最佳位置。
7、电极到位后,医生会要求病人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使病人增加胸内压,使起搏器电压与心房心室紧密连接,并确保起搏器电极不易移位。手术医生在手术切口胸大肌上固定电极,防止电极脱落。
8、固定电极后,用庆大霉素和甲硝唑充起囊袋,防止手术后出现缺口感染而导致伤口愈合的延迟。将起搏电极与起搏器连接,用微型螺丝刀拧紧螺丝,把电极固定,防止电极的脱落。
9、手术医生把起搏器和电极送入囊袋,然后通过屏幕观察起搏器电极的位置。再放置留置引流槽后,逐层缝治伤口,到此手术全程结束。
温馨提示:通常心脏起搏器植入三个月后,才能固定在心内膜上,因此为了避免起博器导线脱位,患者术后一个月内睡眠时,应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避免高举手臂,但日常活动如洗漱、吃饭等轻微活动是没有问题的。
哪些人不适合汗蒸
1、各种传染病患者;
2、处在出血期或出血恢复期的各种病患(包括女性例假期);
3、严重心脏病患者(包括安装心脏起搏器,或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人);
4、危重病人,孕妇,儿童。
以下人群须在家人陪护下,或家人同意的情况下进入
1、高低血压患者慎入;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入;
3、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慎入;
4、严重的哮喘病人慎入。
您知道心脏病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吗
心脏病患者体检时应查的项目有内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因为心电图检查只能作短时静态记录,所以,心脏病患者应视情况加做以下检查。
动态心电图(Holter)又称长程心电图,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应用范围:
1.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的定位诊断。
4.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随访作预后评估。
5.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6.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评定。
起搏器植入后无须小心紧张
起搏器作为病患的“第二生命”是要妥为保护的,要避免受外力的冲击,安装起搏器一侧肢体动作幅度不可过大。
心脏病患者在植入了永久起搏器后,对日常生活是没有多大影响的,通讯方面,打电话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使用手机时,用对侧手拨打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当靠近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强电磁场的时候,会产生不适感,但是离开这一区域即可缓解。
各种不同类型的起搏器寿命都在7年以上,病人要学会自测脉搏,当心率低于最初安装后心率的10%时,提示电池将用完,但是不必过分恐慌,起搏器不会突然停止工作,及时就医即可。
安装了起搏器后,只要避免做磁共振检查和除颤仪器即可,其他的检查一般不受影响。
除此以外,还要将“起搏器小卡”随身携带,小卡上面记录了病人的病情等,以防不备之用。定期门诊随访,尽早发现问题。
心脏安装起搏器后遗症与需注意的事项
对心脏跳动过缓者来说,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但对于心脏安装起搏器可能会引起的后遗症,本文接下来就为大家进行分析。
心脏安装起搏器后遗症:
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误穿锁骨下动脉
2.电极断裂,脱位,数据不理想
3.脉冲发放器与电极连接不理想
4.术中操作时室颤,窦停,冠脉痉挛
5.心肌穿孔
6.感染
7.起搏器囊袋血肿
8.囊袋不愈合
9.术中术后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少活动。大约在术后7到10天时拆线,在此期间应保持手术切口无菌,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手术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埋植起搏器的患侧上肢避免过度活动,1到2周内不要高举,以防止电极导管发生移位。在导线植入满3个月以前,导线的前端易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位,上肢活动时仍要注意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动。患者日常的生活自理是没问题的,而且医生不主张过度限制患侧上肢活动,因为这容易导致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于心脏病的患者来说我们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健康宣教才能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呢?因为心脏病的患者都不能受到外界的过大的刺激,为此我们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患者最好的心理护理,但是我们在指导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予指导,具体如下阐述: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和起搏器担保卡;行金属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出旅游经过海关时,需带备疾病诊断证明书,供有关人员查看。
6、向患者说明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的重要性,不能擅自增减药量,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以上就是我们阐述的心脏病患者应该什么样的护理措施,但是心脏病的患者我们在护理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并发症的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患者一定的并发症知识宣教,告诉患者应该怎么护理最好,因为心脏病的患者都是老年人,并且会有遗传,为此我们应该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