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推拿 揉肺俞:150次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推拿 揉肺俞:150次

位置:宝宝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作用: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其定喘。

小儿推拿治咳嗽手法

1.小儿咳嗽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诸因造成肺失清肃,而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中常见证候,例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病都可引起咳嗽,临床上以外感咳嗽多见。

2.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钟,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补脾经各200-300次。

3.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时,(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所以脾为生痰之器,而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时候,要想到这不光是肺系统的问题,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上述讲的穴位以外,要加上运内八卦30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揉中脘穴2分钟。丰隆穴1分钟。

4.如果宝宝绵绵不断的咳嗽了N久,这是在治疗的原则上,中医则认为久咳肺虚、脾虚、肾虚,还指肾不纳气,所以久咳不止。在治疗的方法上,我会建议大家,补肺经、补脾经、补肾经各200-300次,揉膻中穴1-2分钟、揉关元300次,分推肩胛骨200次,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5遍,点按肾俞5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推拿 揉膻中:150次

位置:宝宝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

手法: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作用:理气顺气,止咳化痰。

宝宝咳嗽有痰推拿

不少妈妈都知道,推拿可以缓解宝宝咳嗽的症状。可是,推拿不是胡乱抚摸,推拿也是有手法而言的。那么,对付宝宝咳嗽,正确的推拿手法是什么呢?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孩子掌心内八卦处,做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

3、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各2分钟。

4、用手指点揉肺穴、咳喘点、胸腔呼吸器区,每穴点揉2分钟。

5、用拇指推大鱼际区100次。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2遍,每日2次即可。刚开始时候妈妈要先学会大概的步骤,等到熟练以后要把握好每个穴位的位置。

注意事项

1、进行按摩前,妈妈应先将指甲修短,以免抓伤宝宝。

2、替宝宝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以免伤着宝宝。

3、按摩油宜选择不易令宝宝敏感的种类。如不用按摩油,可用婴儿润肤露代替。

4、替宝宝按摩时宜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可令宝宝更易进入松驰状态。

5、按摩次数要根据每个宝宝的需要而定。

6、替宝宝按摩应持之以恒才会见效。

治疗宝宝感冒的小妙招

妙招1 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妙招2 施行中医推拿法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

妙招3 使用家居验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

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推拿改善孩子咳嗽症状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内伤咳嗽则宜健脾益肺,化痰止咳。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仰卧位:清肺经300次,全运内八卦30次;按揉天突50次,双指揉乳根和乳旁50次,揉膻中100次或开璇玑各50次;按揉双侧足三里、丰隆,每穴约半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双指揉双侧风门100次,揉双侧肺俞200次。从上而下轻摩脊柱5~10遍。

3.辨证施治

(1)风寒咳嗽:开天门10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拿风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热为度。

(2)风热咳嗽:开天门50次,推坎宫30次,运太阳50次,运耳后高骨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推五经50次;分推膻中50次,揉丰隆100次。

(3)痰热咳嗽: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开璇玑各100次;分背阴阳和腹阴阳各100次。

(4)痰湿咳嗽: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揉板门100次;按天突50次,擦膻中100次;三指摩中脘两分钟;揉脐及丹田100次;按揉足三里、丰隆,每穴约半分钟。

(5)阴虚燥咳:补肺经100次,补脾土300次,补肾水100次;揉肾顶100次,揉二人上马50次;清天河水100次,运内劳宫50次;推涌泉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每穴约半分钟。

手足口病后咳嗽怎么办

如发现宝宝手足口病过程中有一直咳嗽的情况,首先建议先就医诊断,看是不是肺部病症,如不是的话,说明病症轻微,多注意家庭护理能自愈,但若是肺炎等问题的话,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住院用药紧急治疗。

(1)合理饮水,少量多饮

不论是那种咳嗽,都应该积极让宝宝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宝宝引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西式,容易被咳出。同时,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2)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

咳嗽的宝宝饮食以清单为主,多吃新鲜Ï蔬菜,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类食品。切忌油腻,鱼腥,水果也不可或缺,但量不必多,禁食酸味食品,有敛痰的效果,不利化痰。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还要保持室内适度,有利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状态和粘膜表面纤毛摆动,有助痰的排出。

(4)慎重用止咳药

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5)留意其他病症表现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止咳嗽这一个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呼吸困难、脸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家长需及时留意宝宝病情,看有无变化,出现新的病症表现,如有应紧急就医治疗。

(1)川贝炖雪梨

手足口病老是咳嗽可用雪梨一个,挖去梨心,中纳川贝母粉一钱,再加冰糖少许,将梨放在饭锅内,或隔水炖熟,进饮梨汁,或将雪梨咀嚼吐渣亦可。

此法极有效力,味道也很好。儿童不肯服药时,当令其进饮川贝梨汁,连吃多日,痊愈亦速。

(2)麻黄蜜糖水

喉痒咳嗽处理后不能即时痊愈,仍可用麻黄二钱,水一碗半,煮成一碗,加蜂蜜少许,作为糖水进服。麻黄能减轻气管炎症,蜂蜜能润泽喉部,对喉痒咳嗽极为有益。如不用蜂蜜,改用麦芽糖冲服,功效亦相同。

(3)蜂蜜

研究发现,蜂蜜可以止咳。推测可能是糖能引起唾液、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降低气道敏感度,从而镇痛止咳。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冲泡蜂蜜水或直接喝蜂蜜达到止咳效果。

(4)山药粥

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在搅拌机加水打成糊状。将山药糊煮熟,搅拌防止粘锅,煮开即可。可分两次给宝宝空腹的时候吃。山药健脾胃、补肺气,对止咳治哮喘有良好效果,要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营养成分会流失。

4、小儿推拿止咳

(1)清补脾: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拇指外侧缘。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2)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3)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4)清天河水:5分钟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掌横纹与肘横纹的中点(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手法:从宝宝手腕推至肘弯。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5)揉膻中:150次

位置:宝宝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

手法: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作用:理气顺气,止咳化痰。

(6)揉肺俞:150次

位置:宝宝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作用: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其定喘。

(7)揉天突:1分钟

位置:宝宝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手法:拇指轻揉天突即可。

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8)分推肩胛骨:150次

位置:宝宝肩胛骨骨缝内缘。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

作用:理气顺气,顺其定喘,止咳化痰。

(9)按揉足三里:1—2分钟

位置:宝宝膝盖髌骨下外侧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按之凹陷处,左右腿各一穴位。

取穴:爸爸妈妈用拇指指腹沿着宝宝的小腿下端胫骨外侧缘由下向上推,当推至突出的斜面骨头不能再推时,拇指尖所指处向外旁开一横指即是。

手法:将左右手分别放于同侧的足三里穴位上按摩,力度以能够忍受为度,按揉结合。

作用:健脾和胃、调养气血。

(10)捏脊:10遍

位置:宝宝背部脊梁。

手法: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沿脊柱两旁,由龟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作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调理脾胃。

(11)推小横纹:100次

位置:宝宝掌面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

手法:用拇指指甲按揉此处即可。

作用:化痰止咳。

注意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议做宝宝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可用爽身粉当介质。

(2)如果试遍以上方法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推拿调理师或正规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咳嗽怎么护理治疗

(1)萝卜蜂蜜饮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2)百合蜜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3)荸荠百合羹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清补脾: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拇指外侧缘。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清天河水:5分钟5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掌横纹与肘横纹的中点(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手法:从宝宝手腕推至肘弯。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揉膻中:150次

位置:宝宝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

手法: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作用:理气顺气,止咳化痰。

揉肺俞:150次

位置:宝宝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作用: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其定喘。

揉天突:1分钟

位置:宝宝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手法:拇指轻揉天突即可。

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分推肩胛骨:150次

位置:宝宝肩胛骨骨缝内缘。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

作用:理气顺气,顺其定喘,止咳化痰。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避免浑浊的空气对肺部造成刺激诱发或者是加重咳嗽。另外,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温度过高,室内空气干燥而温度过低有可能造成空气湿冷,这样都会造成气道、肺部不适引发咳嗽。

老是咳嗽的过程中,喉咙会由于缺失水分,导致喉咙干痛,建议多喝点温开水润润喉,保证第二天早上醒来,患儿喉咙不至于嘶哑。

宝宝咳嗽有痰按摩哪里 不同病症的咳嗽有痰如何推拿按摩

宝宝病情:舌苔白,痰稀、白黏,畏寒怕冷并伴有鼻塞流清涕。

调理原则:疏风散寒。

按摩位置

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拿肩井、揉一窝风。

按摩时间

开天门40次、分推坎官40次、揉太阳2分钟、揉耳后高骨2分钟、推三关200次、掐揉二扇门2分钟、揉一窝风1分钟、拿风池3次、拿肩井3次。

宝宝病情:舌苔黄或红,痰黄而黏,出汗发热并伴有鼻塞流黄鼻涕。

调理原则:清热解表。

按摩位置

开天门、分推坎官、运太阳、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捏脊可退肺热、健脾胃。

按摩时间

开天门30次、分推坎宫30次、运太阳2分钟、清天河水100次、揉小天心1分钟、清肺经100次、退六腑30次、捏脊5次。

备注

1、若宝宝咳嗽有痰积食,建议揉板门5分钟、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100次、分腹阴阳30次。

2、若宝宝痰多,建议清肺经200次、揉膻中2分钟、揉肺俞2分钟、分推肩胛骨50次。

3、若宝宝咳嗽夜惊,建议揉小天心5分钟、清肝经100次、补肾经100次、揉二马3分钟。

宝宝感冒鼻塞按摩

1、常用手法

(1)宝宝由爸妈扶抱或俯卧位,以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宝宝脊柱两侧膀胱经,用力推搓背,腰部,以红热为度,注意力度,切勿用力过猛。

(2)爸妈以双手拇指在背部风门、肺俞穴分别按揉1分钟。

(3)宝宝采用仰卧位,爸妈以双手拇指推鼻翼两侧各20—30次,然后推印堂、攒竹穴,再向左右分抹额部,抹到太阳穴后用拇指按揉法。如此反复数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4)爸妈以拇指先点后揉曲池、合谷穴各1—3分钟。

2、随症加减

(1)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

具体手法:①揉外劳宫100次。②重推三关穴500次。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2)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④拿肩井3—5次。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小儿推拿可以治疗咳嗽吗

小儿咳嗽初期手法

咳嗽初期,咳嗽力度较轻,没有带痰,这时以宣肺止咳的手法为主。

捏脊5~10遍

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上。两个手指共同拿捏皮肤,边捏遍前进。

分推肩胛骨300~500次

用双手的大拇指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缝边缘往两侧推。

揉按肺俞穴

按揉肺俞穴2~3分钟后,横擦肺俞以透热为度。

小儿咳嗽中期手法

咳嗽中期,咳嗽力度加重,咳嗽较用力,且咳白痰。这时在宣肺止咳的基础上,要加用健脾化痰的手法。

运内八卦300次

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的手掌上,沿着大小鱼际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动作要轻柔,掌心有酥痒感最好。

揉按小横纹2~3分钟

用拇指甲按揉位于掌面小指根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按揉时如果感到穴位下面有疙瘩般的颗粒感,可以将它们想象成痰,尽量将其揉化掉。

揉按天突2~3分钟

用中指指端揉按锁骨的中心,要往锁骨骨头的外缘发力,不要往咽喉深处发力,否则会刺激气管而引起咳嗽。

小儿咳嗽后期手法

咳嗽后期,宝宝的咳嗽快好了,痰也差不多了,这时以治疗内伤久咳的手法作为巩固期的主要手法。

补脾经、肺经、肾经各200~300次

用大拇指指面在分别在宝宝的大拇指、无名指及小拇指的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转推动运动。

揉膻中穴1~2分钟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揉足三里1分钟

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支气管肺炎推拿手法 正虚邪恋型支气管肺炎推拿手法

症状:有肺气虚与肺阴虚之别。肺气虚者面色㿠白,动则汗出而喘,四肢欠温,咳嗽无力,喉中痰鸣,发热不甚,舌淡苔薄,脉细,指纹色淡而沉伏;肺阴虚则见低热多汗,咳嗽痰少,咽干唇干,面唇红,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数,指纹淡红而沉。

推拿取穴:肺经,脾经,三关,胃经,精宁,中脘,足三里,涌泉,肺俞,心俞。

推拿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坐其对面,以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补肺经,胃经,脾经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按,揉精宁10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摩中脘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推涌泉100次。

3.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先揉心俞50次,再揉肺俞100次。

相关推荐

小儿感冒居家治疗妙招

妙招1 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敬请告知妙招2 施行中医推拿法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小天心30-50次。 鼻塞:迎香。擦鼻旁

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第4招:推拿止咳

对于小宝宝半夜一直咳嗽的情况来说,家长们不知道如何用药,也不能随便用药,但此时又不方便去医院,最好最安全效的止咳方法,便是小儿推拿止咳,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位置:宝宝拇指外侧缘。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

治疗小儿咳嗽推拿方法 小儿脾失健运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或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则:健脾养肺,化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脾俞,肺俞,摩中脘,按足三里,按天突,推膻中,乳旁,乳根,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肺经以健脾养肺;摩中脘,按足三里以健脾胃,助运化,祛浊;按天突,推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止咳;肺俞乳旁,乳根以宣肺止咳。

宝宝支气管炎推拿手法图解 湿阻肺型支气管炎推拿手法

症状:咳嗽盛,色白而稀,喉中鸣,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推拿取穴:脾经,内八卦,一窝风,外劳宫,肺俞,膻中,乳根,乳旁,中脘,丰隆。 推拿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推脾经400次,运内八卦50次,一窝风,外劳宫各50次。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右手食指,中指肺俞5分钟。 3.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儿一侧,依次推膻中100次,乳根,乳旁各20次,中脘50次,按丰隆100次。

小儿咳嗽怎么通过按摩来治愈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家长用小鱼际按患儿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 (2)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点天突穴50次,膻中1分钟。 (3)按并弹拨患儿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外感风寒型:咳嗽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或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合谷穴各10次。③推太阳30次。 (2)外感风热型:咳嗽黄咯吐不畅,咽于咽痛,甚则胸痛,或发热汗出,舌苔薄黄, ①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

小儿咳嗽推拿图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二扇门,按天突,推膻中,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天突,推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止咳;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止咳。

小儿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小孩子咳嗽症状时,应辩证分型,根绝实际病情进行按摩,具体按摩方法以下一些: 小儿外感咳嗽按摩 开天门,推坎宫,太阳,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内八卦,掌小横纹各1分钟;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肺俞,分推肺俞各1分钟;按弦走搓摩10遍,拍上背部30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太阳,耳后高骨,能疏散表邪;清肺经,运内八卦,推膻中,乳旁,乳根,肺俞,分推肺俞掌小横纹,摩胁肋,拍上背部,助于肺气顺畅,化止咳。 外感咳嗽辩证加减 外感风寒表现加推三关,一窝风各1分钟,掐二扇门

宝宝咳嗽可以吃柚子吗

宝宝咳嗽可以吃柚子。 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健胃化食、下气消等功用。在宝宝咳嗽的时候吃柚子不仅具理气化、润肺清肠、清热下火,还能促进食欲,治疗宝宝咳嗽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对于咳嗽一定的辅助疗效。 但不是所宝宝咳嗽都能吃柚子治疗的,还要看是否符合以下病症,否则食用柚子会起到反效果,加重病情。

宝宝咳嗽是什么原因 如何判断宝宝液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根据宝宝液颜色和质地区分。 风寒感冒:宝宝咳嗽,其的颜色为白色。 风热感冒:宝宝咳嗽,其的颜色为黄色。 风寒感冒:宝宝咳嗽,其的质地稀、粘,容易咳出。 风热感冒:宝宝咳嗽,其的质地稠、不易咳出。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小妙招 推拿治疗宝宝外感咳嗽

治则: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穴位:开天门、推坎宫、肉太阳、清肺经、运内八卦、推膻中、乳房、乳根、肺腧、分推肩胛骨。 功效:开天门、推坎宫、太阳可以疏风解表;推膻中、运内八卦可以宽胸理气化止咳;清肺经、乳房乳根、肺腧、分推肩胛骨可以止咳化。此推拿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