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饮食与养生 科学饮食
如何健康饮食与养生 科学饮食
少吃一两口,奶豆天天有。人们在选择一个良好的科学饮食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少吃一两口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饱,一天吃个七分饱就差不多了,因为人们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反而会使身体变得更加的娇弱。同时,奶豆天天有的意思就是应该吃一些富含有营养的豆制品,这样可以增强身体里面的营养需要。
养生常识 健康饮食养生十个原则
1、饮水宜多
老年人本身身体水分就很少,所以对于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样的敏感。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水,尽量在选择一些清淡或者是白开水。也不要等到自己口渴的时候在喝。老年人缺水会导致代谢混乱,甚至便秘的产生。
2、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4、食物宜杂
在我们生活周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代替身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多吃谷物、果蔬、等多种食物。另外还要注意荤素搭配、谷物粗细搭配等众多方面。
5、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6、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7、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8、饭菜宜香
因为老年热对于食欲的降低,所以在平时食物制作上面一定要多注意。色香味俱全是最好的搭配。同时吃饭的环境也要多注意,干净、整洁、优雅的环境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人就餐兴趣
9、蔬果宜鲜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10、质地宜软
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老年人健康饮食养生的原则
饮食的不同,对人身体健康也有不一样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想身体健康,那么饮食就更加的关注,只有懂得合理饮食搭配,才能调理出健康的身体,那么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像大家介绍饮食养生的十大原则,做好这些事情,让你为健康加分。
1、饮水宜多
老年人本身身体水分就很少,所以对于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样的敏感。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水,尽量在选择一些清淡或者是白开水。也不要等到自己口渴的时候在喝。老年人缺水会导致代谢混乱,甚至便秘的产生。
2、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4、食物宜杂
在我们生活周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代替身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多吃谷物、果蔬、等多种食物。另外还要注意荤素搭配、谷物粗细搭配等众多方面。
5、温度宜热
食物的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6、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科学饮食进补让宝宝更健康
一、松子奶汤
材料:松子1杯,黄油2大勺,面粉2大勺,高汤1杯,固体汤块1个,牛奶1杯,精盐少许
做法:1.将去壳的松子放入碟中,放进微波炉加热1分钟;2.炒锅上火,放入黄油烧热,加面粉翻炒,倒入高汤,搅拌均匀,放入固体汤块煮开;3.放入松子,改中火煮,汤煮好后关火放凉,用搅拌机搅拌;4.盛入盘中,倒入牛奶,调好浓度,放少许精盐调味即成。
二、糖汁栗子
材料:去皮栗子300克,红薯300克,淀粉、食用油、黑芝麻各少许,砂糖1/2杯,精盐少许
做法:1.栗子放在淡盐水中煮熟后,趁热裹上淀粉,将红薯切成栗子大小;2.将栗子和红薯放入160℃的热油中榨出;3.将砂糖1/2、液体糖稀1/2杯、清水1/2杯、精盐少许加入锅中,搅拌均匀,用小火熬制成糖浆;4.将糖浆浇到炸好的栗子和红薯上,撒上黑芝麻即可。
三、鳗鱼蒸山药
材料:鳗鱼3条,山药100克,大蒜5瓣,苏子叶15张,洋葱1/2个,嫩尖椒、小葱各2个,调味酱(酱油5大勺,金枪鱼汁酱油和清酒各1大勺,生姜汁1/2大勺,白糖2小勺,精盐和胡椒粉各少许),黑芝麻少许
做法:1.将收拾干净的鳗鱼切成小段,入蒸锅蒸熟;3.蒜瓣切小片,苏子叶切成细丝,洋葱切成小丁,尖椒和葱切碎备用;3.调味酱烧开后,放入蒸熟的鳗鱼煮开;4.将山药用擦板擦成细丝,放入煮开的鳗鱼中,拌匀盛出,入蒸锅蒸熟,撒上尖椒末和葱花即成。
饮食养生
吃肉类“腿”越少越好
“吃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很多年前,我国营养专家就对人类食肉方式给出以上说法。意思是说,吃四条腿的牛、羊、猪的肉不如吃鸡、鸭等禽类的肉,吃禽类的肉不如吃鱼肉。
专家指出,食用过多的肉类会造成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超标,从营养角度来说,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属于白肉,自然比在地上跑的红肉营养均衡。不过,饮食讲究的是少食多餐的原则,只有当食物种类够杂,才能使营养均衡。而不是因为某一种食物营养好而盲目摄入很多。
吃粗粮类越杂越好
记者发现,报道中提到的领导食谱,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满是山珍海味,恰恰相反,他们吃更多的粗粮,更少的肉类;他们一系列饮食方法,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如法炮制。
专家指出,现在饮食单一,白面、大米,很少食用杂粮,使得人体热量增加,也是癌的发生诱因之一。现代人吃饭不注重粮食而摄入的菜类和脂肪太多。其实一个人每天需要摄入4两米饭,如果能增加一些粗粮的摄入,对身体会更好。盲目的光吃菜少吃或不吃饭也是违背营养学原理的。
零食选择越健康越好
油炸类、硼化类、酸辣类……现代人茶余饭后的小零食越来越多,但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据报道,领导们的零食多为酸奶、坚果、水果、银耳莲子羹或麦麸等。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健脑、养心,尤其是有宴请时,吃些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会避免胃黏膜损伤,所以需要在喝酒前用粗粮、杂粮、瘦肉、花生等“打底”。
健康膳食的一二三四五
一指每天喝一袋牛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膳食中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现象。如有牛奶不耐症,可用酸奶,低乳糖奶或两倍豆浆代替。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可依个人胖瘦情况而增减,如为超重者,应减少主食摄入量。>>吃豆芽能让人长寿(图)
三指每日进食三到四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以鱼类、豆类蛋白较好。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日摄盐6-7克,上海型8-9克,北京型14-15克,东北型18-19克。以广东型最佳,上海型次之);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分餐次数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五指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及水果,是预防多种疾病的有效措施。当然配餐时可再用适量烹调油、干果及调味品等。
冬季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冠心病养生攻略一、科学饮食
气温低,人们对能量和营养的要求增高,饮食养生攻略方面应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取,如瘦肉、新鲜鱼肉等,坚持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每天不超过6克)、低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晚餐不宜过饱。
冠心病养生攻略二、防寒保暖
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气温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病情发作和死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寒冷的冬季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更大。冠心病患者冬季养生必须做到防寒保暖,特别是患者面部和四肢的保暖。在寒潮和大风雪的恶劣气候时,应减少外出和室外工作时间,外出时应穿好防寒衣,戴好口罩和帽子。
冠心病养生攻略三、适量运动
体育运动对心绞痛发作较频繁的患者不宜,尤其不适合晨练。冠心病患者运动养生方面要注意,天气寒冷时,不要进行剧烈活动,尽量少参加长途旅行。不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应该坚持,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
中医饮食养生应当遵循的原则
(2)饮食有常,物我相适
饮食有常,“常”即指常规、一定的规律性、规范性而言。
祖国医学“饮食有常”,在饮食卫生方面,包括按时、按量、细嚼、寒热适宜等内容。如《养生庸言》云:“不论饭菜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张呆在《医说》中说:“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
“饮食有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我相适”,即食物的性味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如人体质有偏于寒热虚实之分,饮食上则主张分别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燥者濡之”的原则进食。如气血虚的人,冬春季宜进食温热生血的当归羊肉汤和桂圆肉、大枣等滋补食品。
(3)饮食以时,四季五补
中医在养生中主张顺应四时养生。《内经》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这一思想被后世养生家奉为宗旨,在饮食方面讲究在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
《饮膳正要》阐述了四季适宜食物:“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获以凉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燥;冬气寒,宜食枣以热其寒。”
这些四季进补的养生要则,对养生延年大有裨益。
(4)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也是祖国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食物宜新鲜洁净,富有活力;必要时尚要辨别有无毒性,慎从口入。
《饮膳正要》指出:“猪、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浆老而饭嫂不可食”,《食疗本草》亦载“鳖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河豚鱼其肝、子与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诫;病体有别,因而有宜食宜忌之谓。元代贾铭《饮食需知》中,论述了共325种饮食性能及宜忌。所谓“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养体;而“忌”指不相宜食物应禁食,又称“忌口”。(本草纲目》中就列举出63种饮食禁忌。<随息居饮食谱》载:“糯米,性太粘滞,难化也。小儿、病人尤当忌之。”诸如此类,中医书中记载颇丰,形成了祖国医学饮食养生学说的一大特色。
我国饮食养生的基本要则,是祖国医学瑰宝中珍贵科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我国饮食养生学与现代营养学融为一体,将给人类医疗保健和养生长寿事业带来新的活力。
糖尿病健康饮食的科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确地吃饭,是调治糖尿病的关键环节,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病情发展。
第一.制订饮食方案。每个患者情况不同,可以请营养师综合膳食结构、患者主观症状、客观化验结果,初步制订饮食方案。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多一个月就应复诊一次,再做凋整。另外,日常应根据就餐情况、体力活动、血糖监测情况、胃肠道功能等,及时调整膳食。
第二.合理搭配能量比例。合理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主要原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蛋白质一定要占到每日总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30%。
第三.三餐分配要合理。病情稳定的糖友,至少保证一日3餐,血糖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就需要适当加餐,每日进餐5~6次,同等重量的食物分成6份,每一份的压力自然就小了,既保证了一天总摄入量,又不让一餐摄入过多,使血糖升高。
第四.饮食控盐有讲究。很多患者经常说自己盐摄入量控制得很好,比如每次做饭都用限盐勺等,但却忽视了很多“含盐大户”,比如味精、鸡精、酱油、酱豆腐、酱菜、咸菜、泡菜、膨化食品等。所以,避免吃盐过多,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少吃看得见的盐,二是少吃隐形盐。
很多人认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少吃或不吃主食。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首先,主食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体,食用后血糖不会迅速上升。其次,主食可以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也是最经济的人体营养来源,少吃或不吃,可能导致脂肪和蛋白质超标,而总能量却不够,从而令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同时每天足量饮水,可常饮用些逍降茶,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增加身体需要的水份。此外,还要做到: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多运动;定期检查;控好血糖,争取五六个月就有一个阶段性的效果。
科学的饮食
饮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辛甘之品助春阳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少酸增甘保脾胃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对于已经出现有肝气上逆的朋友,饮食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对于一些他以前上火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吃,平时吃饭也应该要细嚼慢咽,尽量吃一些比较容易被人的胃肠道所消化的食物,比如适当的喝一些稀粥,吃一些烂面条对于疾病的恢复是非常有好处的。
中学生如何健康饮食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营养不均衡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如果缺少人体内的必要元素,会造成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状况,严重危害中学生的日常生活。
中学生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取得优良成绩的根本
尽管当前我国中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原来营养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又待纠正。可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明白如何合理搭配营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研究中学生的营养搭配,并且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给予家长们在合理膳食方面的建议。
经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应该获得的食物,供家长参考。
中学生每日需求的食物:
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500克
动物性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5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100克
豆类及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150克
蔬菜和水果:水果100克、蔬菜300克
烹调用油:食用油15~25克
而在节假日中,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持一日三餐原则,饮食要有规律。
②粗细粮搭配,做到食品多样化。
③不能吃过多油腻的食物。
④每日喝200~250毫升牛奶。
⑤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7克。
⑥限制零食摄入量。进餐时不能喝过多饮料。 严禁饮酒。
如果当中学生面临着考试时,我们也给予以下几条营养搭配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①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安排考生的膳食,应该做到蛋类、牛奶、肉类、豆制品质不可少。(蛋白质是维持人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原料。)
②保证主食供应:要粗细粮搭配,除以大米、小麦粉为主外,应配以适量的粗杂粮和薯类。
③保证维生素与无机盐的供应:新鲜蔬菜与水果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如橘子、 草莓、油菜、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
④少吃含糖和脂肪类的食物。
⑤少吃或不吃街头小吃的冷饮。
⑥要特别注意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成酸性食物吃得多,体液偏酸,人容易疲乏倦怠、昏昏欲睡,使大脑反应迟钝;而成碱性食物则使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反应灵敏。所以,要想使孩子的大脑发挥最大的功能,则应特别注意膳食中安排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豆制品都是成碱性食物,其中海带、菠菜碱性最高。一般认为,进食酸碱性食物的比例以1:3为好。
希望通过以上几个合理搭配营养的建议,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中学生合理膳食,当然,中学生还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行有氧运动来保持自己的健康。
宫劲炎吃什么好呢
1、清淡饮食,多吃蛋白质。科学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宫颈炎的调养十分有益。患者可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多吃带抗菌功能的食物,如红豆、绿豆、扁豆、薏米、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菊花脑等。可适当进食一些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山药、桂圆肉、栗子、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蛋类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忌食辛辣、油炸、温热性食物:例如辣椒、洋葱、芥末、烤鸡以及牛肉、羊肉、狗肉等。因为这些食物多为热性,大量进食的话可能会导致上火,不利于病情康复。
男性健康饮食养生的食疗处方
鸭肉+山药
作用:补阴养肺,适于体质虚弱者。 原理:鸭肉补阴,并可消热止咳。山药的补阴作用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同时可以很好地补肺。
鸡肉+栗子
作用:补血(补血食品)养身,适于贫血之人。
原理:鸡肉为造血疗虚之品,栗子重在健脾。栗子烧鸡不仅味道鲜美,造血功能更强,尤以老母鸡烧栗子效果更佳。
瘦肉+大蒜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 原理:瘦肉中含有维生素B1,与大蒜的蒜素结合,不仅可以使维生素B1的析出量提高,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
红葡萄酒+花生
作用:有益心脏 原理:红葡萄(葡萄食品)酒中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花生米中含有益的化合物白梨醇,二者同吃能预防血栓形成,保证心血管通畅!
鱼+豆腐
作用:味鲜,补钙,可预防多种骨病,如儿童(儿童食品)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原理:豆腐含大量钙质,若单吃,其吸收率较低,但与富含维生素D的鱼肉一起吃,对钙的吸收与利用能起更佳效应。
猪肝+菠菜
作用:防治贫血。 原理:猪肝富含叶酸、维生素B12以及铁等造血原料,菠菜也含有较多的叶酸(叶酸食品)和铁(铁食品),同食两种食物,一荤一素,相辅相成。
羊肉+生姜
作用:冬令补虚佳品,可治腰背冷痛、四肢风湿疼痛等。 原理:羊肉可补气血和温肾阳,生姜有止痛祛风湿等作用。同食,生姜既能去腥膻等滋味,又能有助羊肉温阳祛寒。
芝麻+海带
作用:美容(美容食品),防衰老。 原理: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海带则含有丰富的碘和钙,能净化血液,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同食则美容、抗衰老(抗衰老食品)效果更佳。
春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科学饮水
每天需饮八杯水的概念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但事实上大部分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主要原因是饮水不足。身体长期缺水容易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使人体代谢废物堆积在毛细血管,从而让人体器官功能减退,产生疾病,加速衰老。
具体来说科学饮水主要包含如下4个方面:
每天八杯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一天应该饮多少水合适呢?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补充水31克,而水的消耗量相对较多的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47克水。这就意味着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要引用2升水。
饮水的时间需生理需求相适应才能起到较好的养生作用。在古代,有“朝盐水、晚蜂蜜水”的养身发。现代医学同样提倡早晨喝水,因为晨起喝水摄入的水能很快被人体吸收,不但可以增加血容量,促进新陈代谢,还可降低血液粘滞度,对降低血、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大有好处;而餐前少量饮水,可以促进消化;睡前少量喝水有助于睡眠。
有的人图痛快,喜欢喝比较烫的茶,有的人为解渴,喜欢饮用冰水,但最好的是引用温度25度左右的温开水。
饮水要洁净,尤其不要喝生水,春季细菌肆虐,饮用生水很有可能导致病菌感染,如肝炎、消化系统疾病。
中年男人的科学养生饮食
每天一杯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饮食营养摄入应该尽量均衡。比如,早餐中除了谷类、面包、馒头、粉面等,还应该保证早餐有一定的蛋白质。简单的方法是,可在面包里放些肉片、鸡蛋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有条件的话,每天都要喝牛奶,甚至一天喝两次都可。如果担心牛奶会变得肥胖,就选择脱脂牛奶。
为确保营养均衡,三餐都应该进食一定的蔬菜和水果。其实早餐也应该适量进食水果蔬菜以达到营养均衡,然而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
常吃水果可以达到营养均衡
另外,三餐要有规律,不要一饿了就吃,因为人的消化系统需要有规律地运作。从传统角度而言,午餐应该进食最多。因为早上已有很大的消耗,而下午又有大量的工作,所以,合理的搭配应是早晚餐各占30%的营养摄入,午餐占40%。同时午餐可尽可能的丰富。
如果应酬比较多,外出就餐比较多,就应该注意,外出就餐时尽量不要点太多动物类食品,尽可能地使用植物油。
早餐晚餐都要吃好
早餐一定要吃好
是不是每天工作繁忙,睡醒后提着早餐就匆匆忙直奔办公室?是不是常常抱怨早上起来不想吃早餐只能勉强进食,上班后又饥肠漉漉饿得不行?或者应酬不断,生活缺乏规律,时常深夜还在吃夜宵?身体是否日益发胖,健康进入警戒线?
人体内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种自律神经。交感神经是在身体活跃的白天使消化器官频繁运作,促进消化吸收;到了夜晚,副交感神经活跃,在身体休息的同时,让摄取的营养素储存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