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的形态特征
虎刺梅的形态特征
虎刺梅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株高1-2m,多分枝,体内有白色浆汁。
茎和小枝有棱,棱沟浅,密被锥形尖刺,刺长1-1.5(2.0)厘米,直径0.5-1.0毫米,常呈3-5列排列于棱脊上,呈旋转。叶互生,常密集着生新枝顶端,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长1.5-5厘米,宽0.8-1.8厘米,先端圆,具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叶面光滑、鲜绿色;无柄或近无柄;托叶钻形,早落。
花序2、4或8个组成二歧状复花序,生于枝上部叶腋;复序具柄,长4-7厘米;苞叶2枚,肾圆形,上面鲜红色,下面淡红色,紧贴花序;总苞钟状;雄花数枚;雌花1枚。
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花形美观具观赏性。但是虎刺梅浑身上下都带“毒”,还会释放出刺激性的难闻气味,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因此,室内环境中最好不要摆放虎刺梅。
乌梅的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淡灰色,小枝细长,先端刺状。单叶互生;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状宽卵形,春季先叶开花,有香气,1-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
花梗短;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5cm,宽倒卵形;雄蕊多数。
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核椭圆形,先端有小突尖,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春季,果期5-6月。[2]
具有强大的根系和发达主根,地温在4-5度时新根开始生长,而且随着地温的上升,根系加快生长。每年春末夏初新根生长最快,侧根大量长出。植株顶端优势明显,自一个生长枝,先端常抽出少数长株,其中,下部多数的侧芽抽生成短枝。这些短枝得到适宜的营养时,能形成许多花芽,而成中果枝和短果枝。长枝基部与顶端的粗度相差不大。容易弯曲下垂。长主枝如任其开张,仰角降到30度以下,则抽生出大量徒长枝,扰乱树形和造成荫蔽,树冠下部枝条衰弱枯死,导致树冠外围结果,增加无效空间。适当短截长枝,可以促进中、短果枝的生长。
植株在每年2-3月开花,花谢后,果实逐渐发育。果实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3-5月为硬核前期,是幼果生长迅速时间;5月中、下旬进入硬核期,果实的核开始进人硬化和完全硬化;6月上旬以后进入硬核后期,果实迅速增大,直至近采收期,增长才减缓。在幼果期,白天若遇到太阳曝晒,夜间降雨,或温度过高,会引起严重落果。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落果现象较为严重,一般出现三个高峰期:早期落果在盛花期后10天左右,随着花的凋谢而脱落;第二次落果在开花后30天左右,是由于受精和营养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在硬核期至完全成熟,是结果过多和施氮肥而引起
虎刺梅在家居中的作用
虎刺梅灰绿色的干枝带刺,枝端开出鲜红、玫红的小花。花期长,花色鲜艳,形姿雅致,栽培容易,是人们喜爱的好花。盛开的刺梅花,远看像一粒粒红宝石,又像一颗颗小星星;近看却像小娃娃笑脸。当所有枝头上的花儿开放时,绿叶丛中数点红,更是美丽可爱。
虎刺梅是大戟科藤蔓状多刺植物,大戟属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树体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汁,有毒。虎刺梅类植物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误食会引起恶心、头晕等。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有利武器。
家庭养植只要不随意折花给孩子玩,就不会造成危害。人们可以利用大戟属植物茎、叶浸渍滤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花卉害虫由于其汁液有毒,最好不要盆栽于室内,作为室外花卉观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刺老芽的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1.5~3.5m。枝密生长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大型,常集生于枝端;叶柄、叶轴、及小叶轴均有刺;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圆形,宽楔形或微心型,先端渐尖,疏锯齿缘。伞形花序集生为顶生伞房状圆锥花序;花萼杯状,萼齿5;花瓣5,淡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浆果状核果,黑熟,球状五棱形,直径0.4c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刺老芽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在长白山,小兴安岭,辽宁东部,吉林及黑龙江,四川等地,西北地区有零星分布。日本、朝鲜、及俄罗斯等国有少量分布。
刺玫果的形态特征
小灌木,具长匍枝,成弓形弯曲,散生短小而弯曲皮刺,有时被刺毛。小叶7-9,稀5,连叶柄长4-11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5-3(-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无毛或在中脉上有稀疏柔毛,或有小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腺毛。花数朵成伞房状排列;苞片长卵形,边缘有腺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长渐尖,全缘,有时有1-2裂片,内外两面均有柔毛,内面较密,萼筒和萼片外面有腺毛;花直径3-3.5厘米;花梗长1-2.5厘米,有腺毛;花瓣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基部楔形,花柱结合成束,伸出,无毛,约与雄蕊等长。果实卵球形,直径8-1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萼片在果熟时脱落。花期6-7月,果期9月。
虎刺梅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我们在进行盆栽养殖的时候首要注意的就是土壤,土壤对于盆栽来说就相当于我们的家居环境,要想生长得好,那么土壤是首要,盆栽要求用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1/2的沙土和少量肥料配成。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喜欢稍湿润的环境。耐高温、不耐寒。
二、浇水
虎刺梅属于多肉植物,耐干旱,浇水不宜多,因为是沙性土质,所以吸水性很好,能够长久保持土壤的湿润,很利于它的生长,所以不用长期胶水都能够长得很好,若经常胶水盆里太湿润,不仅引起烂根,而且危及植株生存,因此平时浇水以盆土稍干燥为好。夏天水分蒸发快,浇水要适当多些,冬天水分蒸发的慢,那么你在胶水的时候就要适当而为了。
三、施肥
肥料一般少给,春季、冬季可以少量施肥。虎刺梅生长期一般3~4周施1次稀释过的肥料即可。施肥过多会造成枝叶过于的生长旺盛,而光长叶子不开花,观赏性受到破坏,而在他们打花苞时期可以少量施肥,这样不仅叶繁而且花茂盛。
四、关照
我们都知道一般植物都是要光照充足才能够长得茂盛,而虎刺梅也是一样,最好是一年光照充足,开花期间尤为要注意,由于是养在室内,所以我们需经常把虎刺梅搬到能够受到光照的地方,阳光充足了,花色彩鲜艳,叶片才茂盛。若长期放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势就不好,因为这种植物他是喜温不耐寒的。
五、修剪
虎刺梅的花开在新枝的顶端,要想让虎刺梅多开花,就必须进行适当的修剪。而修建的季节和手法也是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要选在开花季修建,而且要需要注意的是主枝,因为主枝太长,开花就少。所以应在花期之后将过长的和生长不整齐的枝剪短,一般这样在下次开花的时候就能够保证花的数量和长势了,修建一般在枝条的剪口下长出2个新枝,当新枝长到5~6厘米时就能开花。几年后,整个植株就会开满鲜艳的小红花。
六、支架
由于枝条细长较软,随植株长大,主枝承受不了重量容易弯曲,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就可用竹棍或铁丝扎成不同形状的支架,将枝条牵引捆缚其上,使之成为花柱状,这样一来能够保证虎刺梅的生长,还能与之造型,增添美感。如果你不管,任其自然生长,其主枝就会越长越长,不仅开花少,而且株形也不美观。还容易则断。
梅子的形态特征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
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
虎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虎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1、浇水太多
虎刺梅属于肉质茎叶,不怕干旱,就怕水涝,浇水太多会伤根系,导致叶子发黄脱落。
解决方法:减少浇水,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虎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2、施肥过多
虎刺梅不喜肥,养殖过程中如果施的肥料太多或施用没有发酵的生肥,会烧伤根系,导致叶子发黄。
解决方法:适当施肥,施肥前要检查了解肥料是否适合虎刺梅的生长。
虎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3、空气不良
虎刺梅对周围的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最适合通风透气的地方,所以一般种植在庭院、阳台的比较多,如果室内通风透气不好,比较闷热,会导致虎刺梅叶子发黄。
解决方法:尽可能不要把虎刺梅摆放在比较闷的不透气地方,最好种植在庭院,毕竟虎刺梅有一定毒性,出于安全也不适合放在室内。
虎刺梅叶子发黄的原因:4、药物侵害
虎刺梅浇水时,如果是自来水要晾放几天再进行,不然水中氯化物对植物有毒,造成虎刺梅叶子发黄掉落。
虎刺梅容易栽培,一般很少出现虫病害情况,而且花姿优雅、花期长,是人们最喜欢的摆设植物之一,不过虎刺梅带刺,要当心别被刺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