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冻疮的预防
冬季冻疮的预防
诱发冻疮的因素很多,有气候因素也有个体因素,如生活环境寒冷潮湿、营养不量、贫血、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缺乏运动,手脚多汗、衣物鞋袜过紧;或暴露、低温空气数小时,复温过快,也可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成分渗出,可能诱发冻疮。此外,家族倾向、冷球蛋白血症或其他微循环功能不良者,也会增加冻疮的风险。
尽管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发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每当寒冷季节到来,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而那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指出,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事实上,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冻疮关键在预防,首先是遇冷时要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要穿着过紧鞋袜,特别是足汗多的人,要勤换鞋袜和保持鞋子的干燥;其次是要多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同时,可吃些活血化瘀、温阳的中草药,如附片、当归四逆汤、肉桂以及党参。
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
冬季冻疮预防方法
1、冬天用热水泡手脚对预防冻疮也有一定的作用。
2、冷水,可以从夏冬开始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甚至洗脚或进行洗澡,也可适当冬泳等,可明显提高抗寒能力。
3、一些女性在冬季依然喜欢穿哪些尖头高跟的皮鞋,这样的鞋穿起来肯定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所以在冬季还是少穿这样的鞋。
4、想预防冻疮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保暖,出门戴上手套、防风耳套、围巾,鞋子要能够保暖2、出汗的可以用一些吸汗鞋垫和袜子,尽量要保持脚部的干燥。
5、用合适的鞋垫。要穿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出汗受冷。同时鞋不要系太紧,避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6、持体育锻炼或随时适当运动。通过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比如随时可以做的是——手不用时玩滚球。经常的搓手也可防止手被冻伤。
7、如果已经有冻疮的人不能直接用热水来泡或者用电暖器来考,这样可能会加快冻疮的溃烂,冻疮需要循序渐进的来复温,可以先在温水中,如15℃水中来泡手脚,泡上5分钟左右再在比较热的水中,如45℃水中浸泡,这样还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8、如果你去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增加维生素E。可以每天3次的分别口服E胶丸100毫克/次。如果已长冻疮,可用20%维生素E软膏涂擦患处,2星期为一疗程。使用维生素E后能使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增快,皮肤温度升高,对寒冷防御能力增强,故治疗冻疮疗效较佳。
9、食物预防,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
10、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
12、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拉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
13、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冬季预防冻疮的方法
一、冻疮的发作原理冻疮,按现代皮肤病的分类,是属于一种物理性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寒冷刺激,通过神经反射的作用,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出现瘀血,组织缺氧所致。局部皮肤潮湿或平素周围循环不良的人,尤易得此病。本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亦早有记载,对它的发病原因也有清楚的认识、认为是由于皮肉受寒,阳气不能通达,血液流通不畅,经脉阻滞,气血凝结所致。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初起为局部性红斑;继而肿胀发紫,自觉局部痒痛,遇热更甚;严重时可发生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愈后可遗留瘢痕及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一般多发于手指、足跟、耳垂、耳轮等暴露部位。在寒冷季节,病程通常经过缓慢而易反复发作。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一度:开始可因暂时渗出,色紫红或青。可伴有浮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或结痂。三度:由于受冻较重而织坏死,形成溃疡。
二、 冻疮的预防1、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
2、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
3、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或进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显必判决避部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4、要穿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5、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间过久,如骑车外出,回家后马上遥温水浸泡受冻较重及局部受压的部伴随,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6、加强营养,注意减肥等也是预防冻疮的重要环节。
7、在寒冷潮湿环境工作和生活时,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局部干燥。
8、手足暴露受冻后,不宜立即火烘和热水浸泡。
9、鞋袜不宜太紧太窄,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10、夏季可用蒜泥(大蒜捣烂如泥)晒热后,经常涂擦患冻疮的部位,可以预防复发。这属于“冬病夏治”的方法。
在冬季如何预防冻疮
一要注意保暖。防冻疮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肢体的保暖,并保持局部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受冻部位不宜立即采用烘烤的方法,以免患处溃烂。晚上睡觉前不妨泡泡脚。
二要适当锻炼。经常锻炼身体,能够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简单的慢跑、原地跳跃运动,经常按摩自己的手、足、耳廓,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三要合理饮食。适当选择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手脚容易冰冷的人平时要多吃富含烟酸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这类食物能扩张末梢血管。此外还可以吃些牛肉、羊肉等温阳散寒的食物,以促进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我们特意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简单的方法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穿过紧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护好皮肤至关重要。
冬季冻疮怎么根治
1、茶叶包治冻疮
将茶叶包放在热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将冻疮部位浸泡在茶水中,直到水温降至室温。
2、香蕉皮治冻疮
用香蕉皮治疗冻疮非常有效,将新鲜的香蕉皮敷在冻疮表面,能减轻肿胀,简单有效。
3、红辣椒或生姜水治冻疮
吃红辣椒或者每天喝200毫升的姜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疮感染引起的疼痛。
4、芦荟治冻疮
直接将新鲜的芦荟汁涂抹在冻疮表面。
5、洋葱治冻疮
将洋葱捣成泥,放入冰箱冷藏,然后将其敷在冻疮上。
6、新鲜的生姜片涂搽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2次,连涂3天,效果良好。
7、十滴水外擦
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效果良好;如果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8、鸡蛋黄外敷
鸡蛋一个,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黄,放于铁勺中,文火烤至黄油析出,冷却备用,用时外敷患处即可。
9、萝卜片烘软外贴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冬季预防冻疮按摩篇
A.按摩双手:双手合掌,反复搓摩,直到双手发热。然后,用左手紧握右手的手背进行上下摩擦,之后再用同法摩擦左手手背。如此反复摩擦双手,直到手背发热。一般需摩擦20次左右。
B.按摩双臂:先用右手紧贴左手臂内侧,向左手臂上方用力摩擦,直到肩膀,然后让右手翻过肩膀,沿左臂的外侧向下摩擦至左手手背,如此摩擦为1次,共需摩擦20次。然后,如上法用左手摩擦右臂,也需摩擦20次。
C.按摩双腿:双腿伸直坐于床上,先用双手紧抱左侧大腿根,并从大腿根向下用力摩擦至脚踝部,再从脚踝部摩擦至大腿跟。然后,用同法按摩右侧大腿。如此上下摩擦双腿为1次,共需按摩20次。
D.按摩脚心:屈膝坐在床上,两脚心相对。用左手按住右脚心,用右手按住左脚心,然后两手同时用力按摩,共需按摩20次。
E.按摩双耳:分别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两侧的耳廓,从耳上至耳下反复进行摩擦,直到两耳发热为止。或者用两侧手掌轻轻压住双耳,反复地上下摩擦,直到两耳发热为止。
冻疮是怎样发生的
通常情况下来说,冻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受冻后其血气运行不旺,从而导致贫血等从而造成血管的淤血,因为有淤血所以会发痒,慢慢的就会形成冻疮。要治疗冻疮只有等淤血打通了,从而肿才会消失,从而痒才能停止,进一步的冻疮才可能会根治。
因为冻疮是冬季里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所以对于经常性的冬季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如果能在夏季提前预防,一般性的冬季就可以避免冻疮之苦,从而可以很好的有效的避免冬季冻疮的发生。
冻疮患者应该注意哪些
通常情况下发生冻疮这种病千万不要用火来烤,因为采用给手部加热的措施会使患处受不了太大的刺激。一般性的在温暖的环境中可以给病人少的热酒,从而促进血液的循环以及扩张周围的血管。
如果说是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中,那么是不适宜饮酒的,以免造成身体热量的丢失。同时在冻疮的急性期,应该尽量的避免进行一些伤肢运动,应该尽早的活动关节,从而有助于肌肉张力的恢复,从而保护好韧带的灵活性。
冬季怎样预防冻疮
1、注意保暖
穿着暖和是最简单的预防冻疮的方法,穿保暖的衣服,外出的时候可以戴围巾,手套,帽子,避免裸露部位的皮肤受到寒风的袭击,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的习惯这样都可以防止冻疮的发病。
2、多用冷水洗脸
在天气转冷之前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药用甘油、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
3、多喝热水
多喝热水能够促进皮肤和身体的血液循环更畅通,热水给全身输送热量,达到很好的保暖的效果,给身体驱走寒气。
4、进行温补
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吃热性祛寒食品,如胡椒、生姜等,也会起到一定的御寒效果。
5、暴露部位涂抹护肤品
在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易受冻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