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什么感染的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毒是一种小型黄病毒,属于黄热病毒属,能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
以毒攻毒,蚊子寄生菌能防治蚊子传播疟疾和登革热 寄生菌的作用
人类寄生菌是生活在我们体表和体内微小生物体的总称。这些微小的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能调节免疫系统,抵御致病菌,甚至还能影响到我们的体重。如果我们停止观望(观察肚脐),而付诸行动——是说真的,现在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寄生于肚脐上的细菌——寄生于人体其他组织的微生物体还有很多亟待发现。
-
以毒攻毒,蚊子寄生菌能防治蚊子传播疟疾和登革热 蚊子寄生菌
现在我们来聊一聊讨厌的蚊子。几年前,科学家们在巴拿马的蚊子体内发现了一种名叫紫色色杆菌Csp_P的土壤微生物。在进一步研究之后,研究者们发现这种寄生于蚊子的生物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它可以用作对抗疟疾和登革热病毒,是对抗这两种疾病的一把利器。因为紫色色杆菌Csp_P寄生于蚊子体内后会缩短蚊子的寿命,而这些蚊子可以传播上述两种疾病;并且这种细菌还能有效杀灭蚊子的幼虫;通过实验证明,紫色色杆菌能有效杀灭疟疾致病菌和登革热病毒。
-
登革热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 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 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 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 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 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 3次/日。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 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 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
-
登革热会人传人吗 哪些蚊子可以传播登革热
能传播登革病毒的伊蚊种类较多,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一样.蚊子分布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地的媒介伊蚊种类也会有一些差别,但主要传播媒介还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是登革热大部分流行区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本病流行时.这种蚊虫的带毒率很高,是传播能力最强的蚊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海南及其他少数沿海地区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
登革热的特征有哪些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由伊蚊所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上的主要流行地区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过流行,登革热的发病季节与雨季有关。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 登革热的主要特征是突发高热,患儿在24小时内体温可高达40℃。在高热的同时,有头痛、眼球后疼痛、全身肌肉疼痛、骨骼和关节疼痛等症状。有的患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且可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突然高热,发热持续5~7天后骤然退热,热退后1~2天体温可再度升高,
-
拍死蚊子会传染登革热吗 被蚊子咬了怎么办
1、切忌乱抓乱挠,一般15分钟后痒感明显消退,但抓挠可能形成皮下结节,也容易导致感染和化脓。 2、如果只是普通的小包,最好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止痒凝露等,大约15分钟以后,包就会逐渐消去,如果局部形成了较大的肿块,最好用激素类软膏涂抹,以缓解症状。 3、在叮咬处抹一些肥皂、小苏打水等碱性物质可有效止痒,也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会儿缓解瘙痒。
-
登革热是什么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俗称花斑蚊)。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夏秋季节由于高温多雨,蚊虫容易孳生,因此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 2.登革热主要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高热(39摄氏度以上),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脸、颈、胸皮肤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病程5至7天出现皮疹,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少数患者会进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3.登革热有
-
登革热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 (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二)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
-
登革热的注意事项
1预防登革热我们平时的时候要多进行煅炼,增强抵抗能力,同时要在饮食方法调整,注意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要熬夜,因为熬夜多了,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虚弱,容易给蚊子叮后得登革热这个疾病。 2预防登革热我们要在我们自己住房的周围要做好消毒,不要留下让蚊虫有生长的死角,同时要在家里的窗户上装可以挡蚊子的网纱,要保持我们自己住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卫生,让蚊虫没有发展的源头。 3得了登革热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延误病情,因为登革热治疗不及时的话是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的,严重的还会一起死亡的严重后果的,在治疗的时候要积
-
突发高热要警惕登革热
目前是登革热高发期,登革热发展成重症可致死亡,市民切勿大意。若您在长假期间曾到过潮州、台湾等登革热流行地区,又出现以下可疑症状,务必及早就医。 登革热的一般症状 1、突发高热:即起病急,发热伴畏寒,可在24小时内达39℃-40℃。 2、“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3、“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 4、胃肠道症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有可能发展为重症的登革热患者 1、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
-
登革热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 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 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传播媒介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 及伊蚊和白伊蚊。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 给人。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 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免疫力。
-
得了登革热吃什么好
尚无有效食疗方。 二、登革热吃哪些对身体好?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3、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牛奶、肉汤、鸡汤等。 三、登革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2、忌烟、酒、咖啡, 3、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
-
登革热后遗症严重吗
登革热通常情况下不会留下后遗症。 什麽是登革热和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最早是在西元l779年由david bylon在爪哇岛首先描述。由於可引起很厉害的高烧及肌肉疼痛,犹如裂骨一般,又俗称「断骨热」或「天狗热」。不同於肠病毒的人对人的传染,它必须藉由「蚊子」叮咬患者,成为病媒蚊,当病媒蚊再叮咬健康的人,才会使人致病。所以此病多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蚊子易滋生的地区,尤其以东南亚、非洲及印度为最多台湾中南部夏季酷热也易成为疫区。 它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这两种蚊子,喜欢在白天咬人,栖息於阴凉有
-
登革热和感冒的区别
登革热的症状与感冒十分相似,因此常常有人误以为是感冒而疏忽治疗,导致后果严重,那么登革热早期有什么症状? 症状1:激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头关节或肌肉痛; 症状2:发烧至38℃以上,3~4 天后身上出现红疹; 症状3:发病期间全身发痒。 如果发现有以上3项的其中一项症状,就算是疑似登革热病例,需在24小时内到医院检查,家长们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应该要及时带娃治疗!
-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d,但通常为4~8d。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将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典型登革热,临床上又可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热。至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实际上是登革出血热的两个临床类型。 典型登革热 1.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痛,24h内体温可达40℃。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已可见。儿童病例起病较慢
-
登革热的治疗
治疗: 登革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 (2)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3)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高热时先采用物理降温,高热不退或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如口服强地松5毫克,每日3次,也可使用冬眠疗法,慎用止痛退热药,忌用水杨酸钠。剧烈肌肉或关节疼痛时,可用醋柳酸0.3~0.5克或可待因0.03克口服。必要时也可用吗啡0.01克肌内注射。呕吐时可用硫酸阿托品
-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登革热是怎么传染人的
易感者被感染了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叮咬后,无论是显性或者隐性感染,均可产生一定病毒血症(显性感染者的病毒血症期为发病前24小时至病后2-6天),此时如果被再被雌性伊蚊叮咬,吸血后,病毒穿过蚊虫中肠屏障经血淋巴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再将病毒传播给新的易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