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是否有肿瘤
如何检查是否有肿瘤
要对肿瘤做出最后诊断,尚需做病理学检查,即通过细胞学检查,发现是否有肿瘤细胞存在。如果查出肿瘤细胞,就说明身体某一组织有肿瘤。病理学检查,不但可确定是否是肿瘤细胞,而且还可以查明肿瘤来源于什么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若是恶性,其恶性程度如何等。病理学检查包括:
(1)脱落细胞检查:由于癌细胞的脱落比正常组织快,凡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鼻、咽、喉、肺、消化道及生殖道等都可用此法进行检查。对经其它简单方法不能确诊的,可考虑胸腔、心包腔、腹腔及蛛网膜下腔穿刺等方法抽取体液或积液,进行涂片检查。
(2)活组织病理检查:这种检查是从肿块上切取一小块组织(在脏器内可通过内窥镜钳夹一小块病变组织、或者采用穿刺针吸取一些组织),作一定处理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直肠肿瘤 的检查
直肠肿瘤 的检查:
粪便吞噬细胞 癌胚抗原(CEA) 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1、病理学检查 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2、癌胚抗原测定 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1)体位:一般采用胸膝位或截石位,体质虚弱者用左侧卧位。这些体位可触及距肛门7~8cm的病变。必要时使用蹲位,可扪及10~12cm以内的直肠病变。
(2)视诊:观察肛门有无畸形,有无肿块脱出,皮肤有无结节、溃疡、红肿、瘘管等情况。
(3)进指:手指指套上涂足润滑油,用示指轻轻揉肛门以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在患者肛门放松状态下使手指轻轻进入肛门,并尽量进入最深处。
(4)了解直肠肛管黏膜:进指后依次检查直肠肛管四周壁,并逐渐退指。注意有无结节、溃疡、僵硬、肿块及触痛。
(5)肿块触诊:如触及肿块,应了解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表面情况、在肠壁上的所占方位、距肛门的距离等情况。如因肿瘤致直肠肛管狭窄,手指不能通过时不应强行突破。一般来说,来自直肠外的肿块,其表面黏膜较光滑,这是区别直肠肿瘤和直肠外肿瘤的重要特征。同时应注意鉴别正常的组织器官如子宫颈、前列腺等。
(6)退指:退指应检查指套有无脓血、坏死组织。
通过直肠指诊作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对有可疑病变者,可常规行此检查。方法是在指诊完毕后,将指套上的粪便或脓血、黏液直接涂在玻璃片上做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在80%以上。
3、乙状结肠镜检查 对直肠指诊未能触及肿块,而有可疑临床症状者或不能排除肿瘤者,必须进一步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直肠癌来说,一般硬质乙状结肠镜已足够,在镜下可直接看到病变的大体形态,并借以取得活组织标本。
4、气钡灌肠对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肠的多发癌灶,直肠癌的影像表现为:①结节状充盈缺损,多在直肠的内侧壁,圆形光滑或轻度分叶,局部肠壁僵硬,凹入。②菜花状肿块,较大,表面不平,分叶明显,其底宽,肠壁僵硬。③不规则的环状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断,分界截然。④不规则的腔内龛影,三角形、长条形等,较浅,周围环堤宽窄不均。⑤完全性肠梗阻,或肠套叠征象,阻塞近段有时难以显示(图4)。应该注意的是,钡灌肠的X线检查有时无法显示直肠病变,易让人们产生无病变的错觉。
5、B超检查 对发现直肠肿瘤的病例,可进一步作直肠腔内B超。这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其优点是可判断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同时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也有一定价值。肝脏B超尤为重要,以防直肠癌肝转移的漏诊(图5)。
6、CT扫描 对肠壁内浸润深度判断的正确性不及腔内超声,但对肠外中度至广泛的播散则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图6)。Thoeni等(1981)建议对CT所见按下列分期进行判断:Ⅰ期,肠腔内肿块,肠壁未见增厚;Ⅱ期,肠腔内肿块伴肠壁增厚>0.5cm,但未侵及周围组织;Ⅲa期,肿瘤已侵犯肠周组织,但尚未侵及盆腔壁;Ⅲb期,肿瘤已侵及盆腔壁;Ⅳ期,盆腔内肿瘤伴远处转移者。盆腔CT对肿瘤局部播散判断的正确性达90%。
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对施行Miles术式患者,术后3个月常规行盆腔CT检查1次,作为以后随访的对照,以后如有症状或复查,再作盆腔CT与术后3个月CT片对比,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骶前复发灶。
7、MRI检查 MRI可从三个方位检查盆腔,对显示直肠癌非常理想。在T1加权像上,肿瘤呈低于或等于肠壁组织信号强度的软组织肿块,在T2加权像上肿瘤的信号强度增高,接近或超过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在肠管内气体和肠壁外脂肪组织的对比下,肠壁增厚及腔狭窄易于发现。轴位扫描有利于观察肿瘤与肠腔的关系,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范围、大小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肿大。使用小视野和直肠内线圈,可观察到肿瘤对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犯情况。
8、排粪造影 直肠癌伴有便秘症状时,应行排粪造影检查。可显示肠壁僵硬、充缺、黏膜破坏,会阴下降和直肠前突。
肿瘤筛查有哪些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2、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4、X线胸片
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5、肛门直肠指检
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6、胃镜和肠镜
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脑肿瘤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放射性核素脑造影、脑室和脑池造影、脑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过去曾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不仅具有病变定位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但是这些检查除X线摄片外,都有损伤性,应根据需要慎重选择。
2.CT检查
CT对颅内肿瘤的确诊率可达90%以上,是脑瘤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颅内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在组织学上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不同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CT值,表现出不同密度,从而在CT图像上显示病灶。
3.磁共振成像
MRI能提供清晰的解剖背景图像,特别是头部图像不受颅后窝伪迹的干扰,有鲜明的脑灰、白质反差,可作冠状、矢状及轴位层面的断层,比CT更为优越。用顺磁性物质钆(Gd)的化合物(Gd-DTPA)作静脉注射,可使组织的 T-1弛豫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可作为增强剂来增加病变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提高MRI的分辨率。目前已普遍认为对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应首选MRI。
乳腺癌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病史:诊断乳腺癌,可查看患者的病史,像有无乳腺癌的家族史、婚育史、月经情况、哺乳史、乳腺疾患史、乳腺外伤、乳头有无溢液或糜烂、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
二、体征:首先应观察患者两侧的乳腺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其次观察女性乳头的皮肤是否有改变、乳头回缩、乳腺皮肤炎性样的表现,及是否有桔皮样水肿、卫星结节等。再进行检查时了解女性的肿瘤质地、活动度及其边界状况。乳腺癌应怎样诊断?还应该了解腋窝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三、细胞学诊断:针吸活检:主要适用于个头较大的肿瘤。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大的准确率。切除活检:多适用于诊断一些个头较小的肿瘤。乳头刮片:在乳头伴有糜烂、溃疡的表现时适用。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此种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管内癌的诊断。
四、X线检查:此种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率较高,一般可达到95%以上。而X线检查是普查时筛选乳腺癌的一种非常有力的辅助方法。
宫颈癌初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宫颈癌的指标
宫颈癌主要的指标还是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的检查,有明显的癌变, 在显微镜下做病理切片,可以看到细胞癌变的倾向,或者是已经癌变了。
第二个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检查出来有癌细胞的存在。
第三个是碘实验,如果碘实验染色以后有不能够染色区,说明该处是上皮缺乏糖原,可能会存在病变。
第四个是阴道镜的检查,可能检查出来可疑癌变区,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看到癌细胞。
第五个B超、CT、核磁等等,可以发现肿块占位的现象,这些都为宫颈癌的指标,当然还有肿瘤标记物的异常,最主要的还是依靠病检的指标来判断是否是宫颈癌。
乳腺纤维腺瘤的检查
1.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涂片中可见成堆导管上皮细胞,散在或成群的成纤维细胞,背景见黏液,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
2.组织病理学检查:用于下列情况:
①患者年龄较大,或同侧腋下有肿大淋巴结;
②乳腺特殊检查疑有恶性可能者;
③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④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异形细胞或有可疑癌细胞者。
3.钼靶X线片:X线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其密度高于乳腺腺体,少数病人可见钙化,多为颗粒柱状,树枝状,细砂状,如果为大颗粒状或大块状钙化,则具有诊断意义。
4.B超检查:声像示肿瘤为圆形,椭圆形,实质性,边界清楚,内部为均质的弱光点,后壁线完整,有侧壁声影,后方回声增强。
5.液晶热图:肿瘤为低温图像或正常热图像,皮肤血管无异常。
6.红外线透照:肿瘤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透光度基本一致,瘤体较大,边界清晰,周围没有血管改变的暗影。
乳腺纤维腺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涂片中可见成堆导管上皮细胞,散在或成群的成纤维细胞,背景见黏液,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用于下列情况:①患者年龄较大,或同侧腋下有肿大淋巴结;②乳腺特殊检查疑有恶性可能者;③有乳腺癌家族史者;④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异形细胞或有可疑癌细胞者。
1.钼靶X线片 X线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其密度高于乳腺腺体。少数病人可见钙化,多为颗粒柱状、树枝状、细砂状(图5)。如果为大颗粒状或大块状钙化,则具有诊断意义。
2.B超检查 声像示肿瘤为圆形、椭圆形,实质性,边界清楚,内部为均质的弱光点,后壁线完整,有侧壁声影,后方回声增强(图6)。
3.液晶热图 肿瘤为低温图像或正常热图像,皮肤血管无异常。
4.红外线透照 肿瘤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透光度基本一致,瘤体较大,边界清晰,周围没有血管改变的暗影。
肿瘤的检查
1)钳取活检:常用于皮肤、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食管、胃、直肠及乙状结肠、膀胱等体表或腔道粘膜的表浅肿瘤,尤其是外生性或溃疡性肿瘤。取材不应在肿瘤溃疡中心而应靠近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肿瘤组织,并应避免挤压。
2)切取活检:适用于病变体积较大,部位较深,或尚未溃破的胂瘤,以及剖胸、剖腹探查时,确定病变性质或肿瘤是否转移。切取部位要准确,深度要适当,标本切勿挤压。
3)切除活检:常用于病灶较小或病变较浅的肿瘤,如乳腺小肿块、表浅的淋巴瘤及其他软组织肿瘤和转移瘤等。切除活检对那些局限性的体积不大的病灶作完整的切除,既可达到活检的目的,也是一种治疗措施。
4)针吸活检:适用于皮下肿块、头颈部、口腔内、腮腺、乳腺和骨组织肿块,以及区域淋巴结。对肺、纵隔、肝脏的肿物也可以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慎重地进行针吸活检。但有可能引起出血、血行转移或沿穿刺针道种植的危险。对深部脏器的病变不宜采用。
5)痰液及胸水、腹水沉淀物用薄纸包裹固定,作切片检查。
自己做乳房自检
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乳房的形状、表面的肤色、有无凹陷、乳头有无分泌物等。
双臂叉腰,再抬起,分别再查看一次上面的内容。
涂好沐浴露,然后张开五指,用指腹掂掂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
并拢除拇指外的其余4指,在乳房上滑动,以划圈的方式或先从内侧滑动到外侧、再从外侧滑动到内侧。如果滑动被卡住,则可能有肿块。
仰躺,将一个坐垫垫在一侧胸部的下面,然后移动四指指腹,检查有无肿块
把四指放到腋下,检查有无肿块。然后稍稍用力抓乳晕,检查有无溢液
睾丸损伤如何鉴别
1.急性附睾、睾丸炎 亦有睾丸疼痛及阴囊肿胀等症状,检查睾丸及附睾肿大、质硬、触痛明显。但本病多见于成年,发病较缓,阴囊虽有肿胀,却无皮肤青紫淤血等改变。常有尿道内使用器械和留置导尿的既往史,且伴有发冷、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嵌顿性斜疝 腹股沟斜疝嵌顿时,可有阴囊部剧烈疼痛症状,且触痛明显。但本病一般有可复性阴囊或腹股沟部肿物的病史,且有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无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检查腹部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可扪及阴囊内椭圆形肿物,睾丸正常、无触痛,移动时疼痛症状无改变。
3.睾丸肿瘤 睾丸进行性肿大、质硬。但无外伤史,肿块有沉重感且无弹性,无明显触痛。AFP甲胎蛋白、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肿瘤标记物检查有时可呈现阳性。腹膜后淋巴结CT检查或淋巴造影检查有时可发现癌肿浸润的肿大淋巴结。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和活体组织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