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五类主妇最易患上糖尿病

五类主妇最易患上糖尿病

基本不在家做饭的主妇

外出吃饭虽然方便省事,但是餐厅的食物大多具备多盐分、多油脂、高热量等特点,长期在外就餐容易导致体内热量过剩,进而引发身体肥胖,而肥胖则是引发糖尿病的主因之一,因此建议家庭主妇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

经常吃蛋糕等甜点的主妇

家庭主妇通常喜欢通过吃点心、巧克力等甜点的方式来奖励自己,而经常食用这些高热量食物很容易导致体内卡路里过剩,进而可能会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所以家庭主妇一定要控制甜点的食用量。

家务运动量减少的主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家电产品越来越便捷,进而变相减轻了家庭主妇的家务负担以及时间,分析指出,电器产品的进步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增加的原因之一,建议家庭主妇多利用空闲时间加强身体锻炼。

运动不足的主妇

久坐、开车代步出行等都会削减日常运动量,运动不足会降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进而引发高血糖,实际上这是一种慢性糖尿病的表现,所以家庭主妇应该加强日常运动量。

日常总是焦躁不安的主妇

这是一种危险信号,一定要引起注意。长期处于焦躁状态会促进肾上腺皮质等xx的荷尔蒙分泌量增加,进而导致血糖值上升。另外,许多家庭主妇都习惯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减压,这会进一步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最好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减压。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1、过度进补

孕期过度进补易让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易生出体重超过4公斤的“巨大儿”。妊娠糖尿病会给孕妇的妊娠和分娩带来一定难度和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2、遗传基因

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朋友将来产生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译】: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相关。

3、肥胖症

肥胖症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它很容易引起II型糖尿病发生,同样也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当人体内缺乏胰岛素并且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病发,这就是总的糖尿病病因。

4、激素不正常

妊娠期女性之所以容易患上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在妊娠期间胎盘会出现多种供孩子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5、人胎盘催乳素增加

妊娠末期人胎盘催乳素血中水平可为人生长激素的1000倍。通过抑制胰岛素作用而导致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HPL增加不影响受体数目,但可能影响受体后,更加重胰岛素的抵抗;另外HPL水平升高,血中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游离皮质醇增多,这些因素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增高。

不吃早餐的危害

一项2012年发表的研究对29206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即便除去其他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甚至消除体重变化的影响,不吃早餐也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16%。也就是说,不吃早餐,哪怕并没有引起体重增加,仍然会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相比而言,两餐之间吃零食,容易导致肥胖,从而增加糖尿病危险;但如果体重不增加,就不会增加糖尿病危险。

另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则对26902名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冠心病风险会上升27%。还有一项对3598人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总之,这些研究证明,不吃早饭的人,会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如果再爱吃夜宵和零食,那就更加糟糕了。

高龄孕妇前三个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定时定量补充叶酸。补充叶酸一般在怀孕前1-3个月就开始,待怀孕满3个月开始停药。如果已经怀孕,现在需及时开始服用,每日总量在0.4-0.8mg,叶酸可以避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和避免唇腭裂,同时还有预防孕妇贫血作用,一般服用到怀孕12周为止。

2、更多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由于孕妇体内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原来就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很可能由于无法耐受而只得提前终止妊娠。

3、严格控制饮食。建议以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为宜,像茶、酒、烟、咖啡,以及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都不适宜。胚胎发育最初阶段必须有足够的锌,可以通过食用牛肉、海产品、动物肝脏等富含锌的食物来吸收。

4、注意控制体重。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比二十多岁怀孕要容易发胖、体重过度增加,结果易患上糖尿病,而且腹中的宝宝长得太大会给分娩带来困难。所以需要控制体重,一般妊娠40周的孕妇体重增加不要超过12.5千克,其中胎儿约占3-3.5千克。

天天喝可乐有什么危害 容易患上糖尿病

天天喝可乐,血糖容易升高,易患上糖尿病。因为可乐中含有丰富的焦糖,进入人体内以后经过麦芽糖的分解会大大增加,会让体内的血糖含量,如果不进行一定的运动进行消解的话,则会使糖分进入肾脏内患上糖尿病。

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胖的“历史”,发病后体重会有所减轻,但由于体重基数大,因此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即使是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患上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反而忽略自己的健康问题,常常会表现多饮、多食、多尿。目前医学上也极力在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下面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症。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症”。由于病情程度不同,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早期无任何异常表现,一般呈单纯体态肥胖,而食欲、体力正常,本人无患病感。这时期的主要症状是饭后尿里有少量糖,细心的人如能及时去医院作尿糖化验,就能了解病情。

多数病人是在症状明显时才去就医,如多饮、多食、多尿。如每天尿次数增加,每次排尿量也增加,一般每天排2000~3000ml尿液,因尿里含有糖分,尿有特殊气味,在野地里撒尿时,附近的蚂蚁都会集中到尿液淋湿的地面。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作尿的检查。由于排尿量增加,失水也增多,便出现口渴,不管天气冷热,也一味地饮茶、喝冷水,饮而复饮,许久不肯罢休。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尽管如此,饮进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利用,而身体逐渐消瘦、易疲劳、虚弱、无精神,在临床症状明显时还会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低、阳萎、月经不调、视力障碍等。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二、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三、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身上有此物易患上糖尿病

最近,医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糖尿病被人称为“富贵病”,其原因是生活条件太好、摄入的营养成分过多、缺乏体育锻炼、家族遗传等原因。然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其后天因素引起,少部分患者是先天遗传。但,有一部分患者是由其出生时的生辰八字的属性作用而得。那么,具有哪些八字和五行易患有糖尿病的危险呢?

四柱中水弱、金脆、火旺、木躁、土焦,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标志。金在身中主肺、氧气、大肠、鼻、皮毛、胰腺、呼吸、宣化等。金脆主身体中,肺火量大、氧化气热、血液及其它营养成份氧化不良、胰腺热燥分泌不良、皮肤干燥、三焦运化中气水转化出现障碍等。

木主肝、目、神经系统,主解毒、转化、代谢功能等。木燥主机体中的解毒、转化、代谢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紊乱,糖的转化、利用功能减弱,致使血糖升高、随尿流失。土主脾胃、消化系统。土焦主脾胃肠热躁,消化、吸收、分解营养成份的功能减弱,生化出热燥之气,致使三焦运化中出现热气猖盛,迫血妄行。

水主肾、膀胱、水液循环系统。水枯弱主肾阴亏阳亢,水液循环不畅,热气欺水,水失去充润周身的功能,随尿流失。火主血、心脏、气,火旺主血热、气热旺、热气横行、迫血妄行。总之,身热躁、宣化功能弱、运化系统热燥,致使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是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的发展和形成,往往是以身热躁开始,待五脏六腑共热、阴亏阳亢时形成,以身寒、阴阳双亏而告终。四柱金脆、木燥、土焦、水枯弱,是糖尿病形成的既定因素,这种出生时空的必然性与遗传基因有重要关系。(母亲生育期,是父母生命规律的反应)。行运见土热、火旺是既定因素的催化因素,流年火旺、土焦是糖尿病形成的外界因素。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糖尿病的形成。

病例统计中发现,火旺流年是糖尿病患发率的高峰年。如丁巳年(77)、戊午年(78)、丙寅年(86)、丁卯年(87)、甲戍年(94)、丙子年(96)、戊寅年(98)等。生存的地势、方位气场与生活习性也对糖尿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如生活在北方、宿住阴凉之地、经常饮食寒凉食物、性宽柔静者,患病率较低,生活在南方、宿住干燥之地,经常饮食热躁性食物,性孤、恐、暴躁、急者患病率较高。

然而人的生存环境的必然性和生活习性的必然性,又与出生时、空气场有重要关系。如身热躁者,多性暴躁、酗酒者也众多,生存在热躁气场中及饮食热性食物者,也众多。命柱现象,给人们的生命运动,圈定了轨道范围。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因为当一个人步入老年期,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老年朋友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对周围事物易产生看不惯的心理,情绪往往不稳定,心态往往不平衡,容易急躁甚至火暴,所有这些都可能加重内分泌功能失调,这不仅容易引起衰老加速,而且也易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原因。

也应当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糖耐量会相应下降。实验证明,老年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在早餐后都偏低,当血糖在每升11.1毫摩尔左右时胰岛素原成分都上升,说明活性胰岛素相对下降。也发现年龄越大,胰岛B细胞数量越少,所以患糖尿病机会就越多。

再者,由于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对环境顺应性下降,体内清除自由基功能大为减弱,加上平时缺少运动,饮食营养及其消化吸收不均衡,形体超重肥胖,这都给糖尿病的发病平添了几分危险。

相关推荐

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

身体过于肥胖的人也很容易糖尿病,因为肥胖的人需要人体提供胰岛素来促进身体对糖分的吸收,而大部分糖尿病者身体都是缺乏胰岛素的,所以肥胖的人容易因为身体胰岛素不足而糖尿病。对此病者一定要注意预防,而要预防糖尿病,首先应该要定期的测量血糖,平时应该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千万不要暴饮暴食,要避免热量过度摄入,平时应该要多参加运动。 过度劳累也是有可能诱发糖尿病的,因为当人的身体过于劳累的时候,身体里面的器官,比如心脏、肾脏受到损伤,消耗了大量的胰岛素,长期劳累下去,胰岛素出现不足就容易诱发糖尿病。另外缺

孩子糖尿病怎么办

1、首先,不要惊慌失措。此刻你也许觉得很害怕、迷茫并为你的孩子感到担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记住现在1型糖尿病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可怕。在个世纪20年代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是一个致命的疾病。但现在它已经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医学界在努力地探索研究糖尿病的治疗和治愈方法,这使得糖尿病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具有威胁性。现在糖尿病儿可以做一切其他儿童可以完成的事情——参加运动队、旅游、去派对。也许现在你很难相信,但是最终糖尿病会成为你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你要教他们如何去应对。你周围也有很多相似的家庭愿意为你提供

糖尿病影响到性生活怎么办

1. 控血糖:糖尿病病人体内血糖过高,糖代谢失调以及维生素代谢紊乱,致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神经传导受阻,从而降低性兴奋性,这也是糖尿病者ED的原因之一。 2. 控血压:对于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的男性糖尿病者来说更易糖尿病ED,尤其是部分降压药物影响较大。 3. 控血脂:糖尿病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一旦波及阴茎动脉,便会使血管狭窄,供血量锐减,从而造成阳痿。 4. 调整心态:糖尿病者发生了阳痿,不全是糖尿病所引起的,有些糖尿病者,因为疾病引起的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很大,生怕爱人会厌恶,心理压

妊娠糖尿病怎么引起的

1.高龄怀孕 超过30岁的女性孕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机率更高。在合适的年龄段内怀孕,身体既能承受得住,胎儿的质量也高。 2.体形肥胖 肥胖不是一天养成的,与长期的成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吃的太好控制不住体重容易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3.遗传原因 种族、地区和家族病史对产妇是否换糖尿病也有一定影响。据统计,每个大洲、每个人种和每个国家,孕妇妊娠糖尿病的比例

妊娠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肥胖因素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进补过多、控制不住体重容易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诊断糖尿病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如今都在定期监测血糖,这其中不仅包括糖尿病者,还包括很多不是糖尿病的人,因为他们很害怕会得糖尿病,所以他们也要定期监测血糖,他们认为监测血糖就能确诊是不是糖尿病。 据过去相关资料显示,空腹血糖值偏高者有9%的人会在5年内糖尿病,如果血糖值偏高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偏高者则糖尿病几率为38%,所以这是为何将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列入糖尿病预测方法中的原因。 糖尿病预测新方法包括血糖测试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其中血糖测试值: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范围内,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

多囊卵巢能怀孩子吗 多囊卵巢综合症调理注意事项

很多多囊卵巢综合症者会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症状,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因此不论有没有生育要求,都要注意控制体重,调理饮食,合理用药治疗。 合理调理身体,并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以保证月经按时来潮,这样才能保证子宫内膜正常脱落,预防子宫内膜增生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

快走的好处 防治糖尿病

中老年人容易糖尿病多半是因为她们容易饮食过量又运动不足,再加精神压力较大造成。如果能够限制他们的饮食量、减少积蓄在身体糖分的摄入,再加运动把存在肌肉里面的葡萄糖大量消耗,自然就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前面我们也知道,快走的前20分钟主要消耗的就是糖分。

高龄孕妇前三个月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控制体重

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比二十多岁怀孕要容易发胖、体重过度增加,结果易糖尿病,而且腹中的宝宝长得太大会给分娩带来困难。所以需要控制体重,一般妊娠40周的孕妇体重增加不要超过12.5千克,其中胎儿约占3-3.5千克。

哪些肥胖者更易糖尿病

“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这一观点已然成为一种常识,随着肥胖人群的愈发庞大,糖尿病人数也开始不断扩大。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者人数达1.14亿,发病率超过10%,其中2型糖尿病占到93%左右。糖尿病作为一种不可根除的疾病,一般人以预防为主,尤其是肥胖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肥胖者糖尿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 为何肥胖者更易糖尿病 胖人更易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缺陷,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多数学者认为肥胖者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细胞的代谢要求,胰岛需要分泌比常人多几倍的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