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脐炎护理 慢性期处理

新生儿脐炎护理 慢性期处理

小的肉芽创面可用10%硝酸银烧灼,然后涂以抗生素油膏。大的肉芽创面可手术切除或电灼去除肉芽组织。保持脐窝清洁、干燥即可愈合。有分泌物的创面不宜用滑石粉,避免刺激肉芽增生。

脐炎怎样护理

新生儿脐带的脱落一般在生后3~7天。脐部是个自然伤口,也是细菌侵入的门户,生后每天洗完澡后都要做脐部护理,即用75%酒精擦洗脐根部,使之保持清洁与干燥,避免被尿液浸湿。脐炎的症状是脐轮(脐周围皮肤)红肿,脐带脱落处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脐炎局部可用碘酒先涂脐根部,然后用75%酒精脱碘。若伴有发烧等全身不适症状,需到医院求治,注射青霉素等。

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局部保持干燥,可有效预防脐炎的发生。成人脐窝可用脱脂棉蘸乙醇轻轻清洁脐内皱褶处,消除脐窝深部的潮湿液体,去掉脱落的表皮,并使之干燥。新生儿出生时脐部应采取无菌处理,不可用不洁物品覆益脐部,并要保持脐部干燥。如脐部潮湿、渗液或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则应作脐局部消炎处理,必要时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防败血症的发生。普及新法接生,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新生儿脐带多久才能脱落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脐带在24—48小时里就自然干瘪了,3—4天后开始脱落,10天到半个月自行愈合。脐带正常脱落后,妈妈在宝宝的脐窝内可涂些紫药水消毒。而脐带脱落后的痂疤,则要耐心地等其自行脱落,不要人为地把它挖掉。

有个别宝宝的脐带,过了2周依然没见脱落,家长就会担心起来了。脐带逾时未脱落,爸爸妈妈们先别慌张,让我们先观察宝宝的肚脐,有没有潮湿、红肿、渗液流脓的迹象,若无则不妨再观察数天,静静等待脐带自然脱落;若出现上述的不良症状,则要及时去医院就医,配合医生的诊治。

新生儿脐炎怎么护理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细菌又容易在脐部生长繁殖。因此,细菌极易从宝宝的肚脐侵入体内,引起新生儿脐炎等其他脐部疾病。

当肚脐中间出现发红、潮湿的情况,新生儿就有可能患上脐炎了。感染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导致新生儿脐炎的主要原因,细菌还可以通过肚脐这个门户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患急性脐炎的宝宝,还常伴有厌食、呕吐、发热等表现。妈妈们切不可大意。

脐炎有哪些症状

1、宝宝自出生后肚脐愈合时间过长,超过一个半个月。

2、脐部潮湿,脐部周围的皮肤又红又肿。

3、脐部有出血甚至流脓现象,且分泌物伴有异味时。

4、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碰后有血渗出。当宝宝出现以上情况时,妈妈应怀疑宝宝得脐炎了。

新生儿脐炎严重吗 温馨提示

新生儿脐炎的治疗并不复杂。轻者脐周无扩散的,可局部涂擦2%碘酒和75%酒精,每日2-3次。若脓液较多、脐周红肿明显或有全身症状者,除局部消毒处理外,还应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到时医生会根据脓液的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总而言之,新生儿脐炎不是小病,它可以酿成大祸。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其实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及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人们不懂得如何护理孩子的肚脐,很多细节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脐炎,包括卫生、饮食等方面,一旦细菌感染,脐炎就成为必然。那么,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详细介绍。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宝宝出生后后3-7天脐带脱落,脐带脱落前伤口很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脐炎是指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肚脐疼、肚脐痒、脐周肿胀、脐残端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带感染、脐窝内有肉芽组织增生、脐血、脐周脓性分泌物较多,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新生儿脐带发炎严重吗

宝宝出生后,在残余的脐带未完全脱落之前,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最初的表现只是小肚脐里有渗出物,看上去湿乎乎的,脐窝周围的皮肤轻微发红。这时妈妈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以用75%的酒精,用医用棉签蘸上药液,轻柔的擦拭肚脐,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宝宝的脐窝就慢慢变得干燥,避免了局部的感染,炎症就不会进一步的发展。

脐带被结扎后,一般3~7天就会逐渐干燥脱落。在脐带未脱落以前,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不要将新生儿直接放入盆内洗澡,避免脏水感染脐部;不要将尿布兜在脐上捂住脐部,以免尿液污染。在每天洗澡后,最好用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擦时用手将脐带轻轻提起,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盲目地来回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

新生儿脐炎可能会引发败血症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带着脐带的,从出生到脐带脱落这段时期,是脐炎的多发时期。大多数新生儿的脐炎都是这个时候发病。新生儿一旦发生脐炎,就要立刻治疗。孩子这个时候的肚脐与成人是没法比的。成人肚脐功能已经退化,可孩子的还处于过渡期。需要好好保护。

新生儿脐炎会导致败血症

据了解,目前由于脐炎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的确不少。正常情况下,婴儿脐带在出生后半个月左右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和入侵体内的门户。如果脐部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加上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很快会发展为败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有相当一部分的败血症患儿会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后遗症,如智力发育低下、运动功能障碍、癫痫等。

现今新生儿脐炎的发生,更常见的是由于脐带残端被污染而发生感染。如家长给孩子洗澡时,脐部很容易沾上水,若不及时擦干,或者消毒不完全就裹上纱布,使脐带浸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感染。其实,新生儿脐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首先,在脐带未脱落前,应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并用75%的酒精每天消毒脐带残端3~4次,再换上干净的纱布包裹好。

要提醒家长的是,消毒时一定要将未脱落的脐痂轻轻提起,消毒液要涂到根部,稍微晾干后,用纱布包好;保持局部清洁卫生,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以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衣服,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切勿撒痱子粉等以防感染。如果有脐带根部发红,或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流血流脓等表现,应尽早送至医院治疗。

关于败血症,它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忽略。进而延误治疗。所以作为家长绝不能粗心。要时刻警惕。还有尽管孩子的脐带没有自己脱落,也不要因为担心而去把他扣掉或者拽掉。这样会更容易让婴儿患脐炎,而后是败血症。家长们一定要普及好知识。

脐炎的症状

一、急性脐炎

1、新生儿脐炎:最初症状为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并有溢液有时有脐轮红肿,脐凹内可见小的肉芽面或脐残端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有红、肿、热、痛等蜂窝织炎的症状。感染更严重时可见脐周明显红肿变硬,脓性分泌物较多,轻压脐周,有脓液自脐凹流出并有臭味。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如感染扩散至邻近腹膜导致腹膜炎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白细胞增高。若由血管蔓延引起败血症,则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拒乳、呼吸困难、肝脾大等表现。

2、成人脐炎:急性期表现为脐窝或环脐部的疼痛、充血、水肿常有带臭味的浆液性分泌物。查体可见脐窝部湿润、脐周肿胀、压痛严重者脐窝内积脓伴有发热,可有腹股沟部的淋巴结肿大。偶可扩散至脐周围,并以深部感染、蜂窝织炎而有全身症状。

二、慢性脐炎

脐窝湿润肿胀,渗出有臭味,可为脓性或混有血性。因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可引起湿疹样改变甚至发生糜烂成人或年长儿自述有痒感,经常用手搔抓脐部。查体可见脐窝内有肉芽组织增生色泽暗红,凸起表面无黏膜被覆,触之出血。多数病程较长,迁延不愈。

三、并发症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脐部炎症如得不到控制,可向脐周蔓延形成腹壁蜂窝织炎或沿淋巴管扩散,导致腹壁大范围感染,甚至延及下胸壁;向深部扩散可引起腹膜炎;通过尚未闭锁的脐动静脉可造成腹壁深部感染,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肝脓肿、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亦可引起脐静脉血栓形成,如血栓延伸至门静脉则引起门静脉梗阻,以后发展为肝外型门脉高压症。

四、症状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结扎时污染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有:早期脐部有少量的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脐部伤口未愈合。脐部周围红肿,严重的会形成脓肿、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患儿有着不同程度的发热、不愿意吃奶、吐奶、哭闹不安、腹泻等。

新生儿这里护理不当危害太大

如何护理新生儿?这对新手爸妈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脐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位,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母婴专家指出,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危害大。

新生儿的脐部,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护理时不注意,就会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若有上述症状出现,尤其是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那就是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

专家提醒

脐部感染危害比较大,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最重要。为了防止脐部感染,新生儿出院后,医院给带回稀碘酒、龙胆紫、双氧水及消毒棉球等。母亲可用上药给婴儿脐部消毒。

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小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育儿温馨提示

肚脐是宝宝出生后第一个与外界接触的“伤口”,易受感染,且此部位血管丰富,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引起败血症,后果严重。所以初为人父母,除了兴奋外,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医生。

温馨提醒: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危害大。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我们要注意以上的护理事项,除了搞好清洁卫生外,在宝宝百日之内,不易有太多的人来探望,以免造成感染。

孩子肚脐眼红什么原因

一旦脐窝湿润、流水,这就说明脐带有发炎的迹象。新生儿脐炎的最初表现只是小肚脐里有些渗出物,看上去湿乎乎的,脐窝周围的皮肤轻微发红,不肿,宝宝也没有发烧、厌奶等症状。

这时如果能及时发现,注意保持肚脐的干燥,并让肚脐暴露于干净的环境中,避免局部污染,炎症就不会进一步发展。

75%酒精、生理盐水、3%硼酸液、1∶1000新洁尔灭液、氯霉素眼药水等中的一种,用医用棉签或棉球蘸上药液后,轻柔擦拭肚脐。

如果干枯发黑的脐带残端还没有脱落,可一并清洁。

脐部化脓怎么办

当宝宝肚脐周围的皮肤变得红肿,用手轻触时能感到皮肤表面轻微发热,脐窝里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带臭味,同时宝宝还出现厌食、呕吐、发热的症状,说明宝宝的脐部可能已经化脓。

你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引起脐炎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对新生儿来说它们都是致命的细菌,必须应用抗生素治疗才行。此时,仅仅进行局部消毒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引发败血症或者腹膜炎,将非常危险。

脐肉芽肿怎么办

如果急性脐炎未能完全治愈,可能会逐渐发展成慢性脐炎与脐肉芽肿;也可能因为脐带脱落过早,留下的未愈合创面长期受到局部感染或者脐窝里不小心进入异物(如爽身粉),长期慢性刺激引起脐炎长期不愈,形成脐肉芽肿。

症状表现为肚脐处有一小块红色突出肉芽,并分泌出黏性液体。

你应该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处理。

由于肚脐上没有神经末梢,所以整个脱落的过程中,宝宝都不会感觉到疼。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应分两个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棉签蘸75%的酒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脐带脱落之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棉签蘸75%的酒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家长再发现婴儿肚脐发红的话应该知道怎么去做了,希望大家能够按照上面的要点去做,早点将孩子的肚脐恢复正常,这样担心也能消除了。不过如果您看了上面文章后还是不会操作的话,建议您将孩子送至医院,让医生护理肚脐,这样也有把握一点。

相关推荐

新生儿脐带少量出血怎么办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扭带,是胎宝宝吸收营养的通道,有的宝宝出生后会发生脐带出血情况,其常分为两种情况。 1.脐带脱落后局部肉芽组织的渗血较为多见,常继发感染,并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可用1%硝酸银烧灼肉芽组织,或用1%碘酒消毒处理。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维生素K等药,以利于尽快恢复。 2.脐动脉出血较少见,由于脐带粗大,干缩后线结松脱,易致出血,此种出血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生。有时因脐带剪除过多,线结松弛而自行脱落,还可因为 扎脐的线过细、过紧,将血管扎断而致出血。这种出血应在脐凹处重新处理,结扎脐带,缝扎

新生儿脐炎怎么治疗

新生儿脐炎治疗原则 1.轻症者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脐部,再涂以75%酒精,每日3次。 2.脐部化脓,蜂窝组织炎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用青霉素、新青霉索Ⅱ、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可切开排脓。 3.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每日更换敷料,直到愈合为止。如肉芽肿较大,可作手术切除。 新生儿出生时脐部应采取无菌处理,不可用不洁物品覆益脐部,并要保持脐部干燥。如脐部潮湿、渗液或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则应作脐局部消炎处理,必要时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防败血症的发生。

BB肚脐没有保护好 这些问题很危险

一、新生儿肚脐常见问题 1.脐茸 如果新生儿的脐部粘膜出现残留物,那么就称之为脐茸。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肚脐流水,那么就对新生儿有所伤害,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处理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应该通过手术切除。 2.脐肉芽肿 如果新生儿在断脐之后,伤口还没有愈合的情况下就受到异物刺激而形成了小肉芽肿,那么就会产生脓、血性的分泌物,这种情况也应该马上到医院处理治疗。 3.脐湿疹 如果新生儿的肚脐内或者是周围皮肤出现了红丘疹、皮肤糜烂、有分泌物,那么就是新生儿患脐湿疹,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清洗治疗。 4.脐出血 新生儿

新生儿脐炎症状 注意事项

为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必须做好脐部的护理,防止污染,并经常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在脐带脱落前后,每天坚持拿碘酒给脐部周围皮肤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家长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以免宝宝的各种排泄物会对脐部造成污染。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出血怎么办 第3步:持续出血或出血较多处理

如果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出血持续的时间长而且量又多的话,宝宝可能是脐带受到感染而导致的脐炎,这时家长除了做好以上的消毒止血措施以外,还要赶紧带新生儿就医治疗。若新生儿还伴有发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的,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新生儿脐炎怎么办 新生儿脐炎处理方法

家长的选择很多,以下药物任选一种即可:75%的酒精、生理盐水、3%的硼酸液等。首先拿干净的消毒棉球或者棉棍,在上面滴上药液,轻柔的将药物涂抹在宝宝的脐部,来帮助缓解病情,控制脓液等分泌物。要是宝宝的脐带残留还没有完全脱掉,也要用药物进行消毒,一天一两次即可。此法适宜单纯性脐炎等脐部感染患儿使用。 家长要遵循医嘱准备药物,当给宝宝的脐部进行了妥善的清理之后,可在周围的皮肤上涂抹药物,比如40%氧化锌油、含依沙吖淀的脐带粉、百多邦软膏或红霉素眼膏。一天一次即可,不要用紫药水和红药水,否则伤处有异色影响观察。家

脐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1、急性脐炎 (1)新生儿脐炎:最初症状为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并有溢液,有时有脐轮红肿,脐凹内可见小的肉芽面,或脐残端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有红、肿、热、痛等蜂窝织炎的症状;感染更严重时可见脐周明显红肿变硬,脓性分泌物较多,轻压脐周,有脓液自脐凹流出并有臭味。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如感染扩散至邻近腹膜导致腹膜炎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白细胞增高,若由血管蔓延引起败血症,则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拒乳、呼吸困难、肝脾大等表现。 (2)成人脐炎:急性期表现为脐窝或环脐部的疼痛、充血、水肿,常有带

新生儿脐炎如何护理

脐部护理 断脐后要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清洗脐部可用3%过氧化氢、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处理,每日2-3次,清除脐部脓性分泌物,提起脐带残端硬痂擦及每一条皱襞,有创面时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生活护理 1、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孩子哭闹时要检查尿布有无湿,及时更换,不要等到大小便之后很久才换。而且要注意尿布更换的方法,别让尿布遮挡住脐部,否则排泄物很容易会污染脐部的皮肤。 2、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枝吸干脐窝水,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护理脐带可防止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而感染,更常见的是由于脐带残端被污染而发生感染。可以说父母对宝宝的脐带是十分重视的,一是担心感染,二是担心经此处容易着凉。因此,脐部除医生给予包裹的纱布外,上面还垫上一层厚布,将所兜的尿布再盖在上面,内内外外好几层。当尿布被尿湿后,尿液将纱布和垫的厚布浸湿,而换尿布时,尿布内面的纱布和垫布又不会换,使脐带浸在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病原菌在脐带这适宜的环境下繁殖感染。 脐部感染轻者表现为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脐部及周围皮肤发红或有肿胀;重者感染扩散形成腹壁感染

脐炎的危害

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体娇嫩,尤其是肚脐部,若护理不周,受到粪尿浸渍,极易使肚脐因感染而发炎。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脐炎是小毛病,不及时看医生,致使病情加重而祸及生命和健康。 不要忽视脐炎危害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3—7天,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成为黑色而脱落。但有的新生儿在断脐时或断脐后,如果消毒不严或稍有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而引发脐炎。引起脐部发炎的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宝宝得了脐炎后,一是病情发展快。初起时脐带根部发红,脐窝湿润、流水,随后很快脐周围皮肤出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