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肌梗塞越发年轻化
为什么心肌梗塞越发年轻化
1、熬夜抽烟是病根
熬夜加班经常会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很多人都有染上了烟瘾。经常抽烟、熬夜,心脏负担很大,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是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的祸根。冠状动脉内巨大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了心肌梗塞的发生。
2、心肌梗塞趋于年轻化
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冠心病的发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预防心肌梗塞并不都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需要注意,目前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肥胖是最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关于年轻患者心肌梗塞的报道越来越多,很多医院近年来也相继发现了一些30岁左右的心肌梗塞患者,有数据显示,最年轻的患者年仅26岁。
3、每天至少运动半个小时
专家表示,年轻人懒惰,又经常加班熬夜,专家提醒你,每天至少要运动半个小时,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远离高脂、高盐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戒烟,因为吸烟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专家介绍了心肌梗塞的病因,特别是年轻的上班族要多注意了,另外日常生活中做好心肌梗塞的预防工作,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老觉得胸闷是怎么回事呢
冠脉缺血胸闷当先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有年轻化的趋势。
胸闷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但以内科疾病为主,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寒冬时节,心脏病猝死的发病率较高,尤以12月份至次年2月份这段时间为甚,特别是在连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急性心梗发病率显著增高,四五十岁的壮年人,更应该加倍注意。
冠脉缺血胸闷
隆冬季节,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苯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此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生。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苯酚胺本身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液浓缩,使血小板易于凝聚,形成血栓,这也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加重了心脏负担,这些都可能导致心梗猝死。
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剧烈的胸部疼痛。但是,对老年人一般指65岁以上者却不尽然。据资料分析,将近1/3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会产生剧烈的胸痛,而胸闷则是最常见的症状。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人,不宜将有无胸痛作为鉴别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
绝大部分的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前都会有先兆,当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有时还会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心绞痛,及时去医院诊治。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脑梗塞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3∶2,起病突然,并在短期内进行性加重,ct、mri检查可明确病变范围及分期。但是,这几年来脑梗塞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四十岁的病人越来越多,大概占到了5%。
中青年人为什么被“老年病”缠身?这是由于,中青年人多为平时比较劳累、应酬较多的人,不少年纪轻轻已经出现“三高”症状。此外,他们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体态偏胖、运动量小,经常吸烟酗酒等,阿华就是如此。
多运动少烟酒预防脑梗塞
专家提醒,脑梗塞常见的症状有:一侧肢体无力、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丧失;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至脑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而要预防脑梗塞,应该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平衡膳食,多吃蔬果,尽量远离烟,不过度熬夜,还要学会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心肌梗塞
心理因素会诱发心梗
目前,心脏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这部分人群中,不少人从没有心脏病的发病史,也没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心脏病的诱发因素。但生活过度紧张、超长时间工作、经常处在压力下和睡眠不足,是引发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猝死的原因。年轻人突发心梗,很多是因长期过度劳累引起的,如果救不回来就是“过劳死”。因为这些人群中,有的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而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现代人出门以车代步,进门乘电梯,就连购物都用网购,而电脑族们更是整日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加之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更进一步加剧了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会变慢,血液黏稠度因而增加,血流速度也就相应减缓,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并且长期不运动的年轻人,心脏功能得不到锻炼,心脏的代偿机制没有建立,如果发生意外,很容易缓不过来。有资料显示,久坐少动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比经常运动的人或体力劳动者高4倍。
女人吸烟比男人更易酿成心肌梗塞
长期抽烟无明显症状心肌梗塞易致死
事实上,因长期抽烟所造成的心肌梗塞,平常是没有明显的症状,若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有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医学统计,急性心肌梗塞有1/3的患者当场死亡,有1/3送医途中死亡,只有1/幸运逃脱死亡风险,因此千万不可轻忽。
女吸烟酿心肌梗塞风险较男性高
心肌梗塞有年轻化趋势,其中最主要因素与长期吸烟有关。主要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但会造成血管收缩痉挛,也会使血小板黏性提高,加速血液凝固,因而容易造成血凝块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
特别是,女性吸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危险,比男性吸烟者高25%,与男性相比,女性烟龄每增加1年,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就增加2%。而近年来,女性吸烟率不降反增的原因,多少和生活压力与工作情绪有密切关系。
戒烟周年心血管风险可减半
基本上,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联。根据台湾健康署资料指出,吸烟者在停止吸烟20分钟后,血压便开始降低、心跳减慢至正常频率;停止吸烟8小时后,血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浓度减半,氧气浓度回归正常值。
就长期而言,戒烟更是好处多多。国民健康署研究发现,戒烟2周至3个月后,肺功能便开始改善,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也逐步下降;戒烟1年后,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风险减半,5年后,中风机率可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当,因此建议民众远离“烟害”刻不容缓,或是向各县市医院戒烟特别门诊谘询。
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大家总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光顾”着年轻人!在我国,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
心梗:老人PK青年,谁更危险?
在某医院心脏中心的一间病房里,住着一位71岁的李大伯和一位35岁的小王,他们是因为同一个病住院的,那就是“心肌梗死”。
据了解,入院前4小时,李大伯突然发生左胸疼痛,胸闷,伴大汗淋漓,因为老人曾有过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没有效果,于是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后老人病情很快缓解。
而同样是心肌梗死,35岁的小王却差点没送命!得病时,小王在开会,由于讨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会议开了很长时间。突然,小王出现烦躁不安、微汗、头晕、胸闷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谁知过后胸闷得更加厉害,全身大汗淋漓,恶心……不一会儿,他就倒在了办公桌上,人事不省。大家马上拨打了120,经过医护人员一番紧张的抢救后,小张的一条命终于被挽救回来了!医生说,如果再晚点儿送医院,病人就没命了!事后,小王心有余悸地说,自己的命是被同事和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为什么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危重
为什么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送到医院时,病情往往会比老年人更危重?甚至发生猝死的几率也比老年人更高?这是因为,年轻人往往无心绞痛等心肌缺血预适应,而且年轻人心肌需氧量较大,一旦发生心梗,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早期猝死率较高。
中青年该如何防范心肌梗死的“突袭”?
与老年人发病不同,年轻人在发作心肌梗死前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因此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中青年心肌梗死是可以避免的:
1、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2、规律运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3、膳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5、此外,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则有助于早期干预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生。
有无胸闷不宜作为辨别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
冬天是天气改变最大的季节,温差、风速以及大气压等处于极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能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梗死。由于气候变化,人体抵抗力薄弱,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而这些感染性疾病又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常伴有剧烈的胸闷。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症状主要是突然的胸部和相邻部位疼痛,或是胸部不适,常表现为胸部有一种闷堵、压榨、紧束的感觉。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胸闷等症状,首先应想到很可能是心肌梗塞。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除以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30%的病人胸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胃痛。另外,约有3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属于无疼痛发作,即无痛型心肌梗死。
年轻人心肌梗死常无明显冠心病史,出现胸闷痛等先兆症状也多不介意,一旦胸痛急剧发作,常有心脏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即使抢救成功,有时坏死心肌太多,梗死后心肌形成瘢痕、室壁瘤,影响着以后工作和生命质量。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剧烈的胸闷。但是,对老年人,一般指65岁以上者,却不尽然。资料介绍,将近1/3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会产生剧烈的胸痛,而胸闷则是最通常的症状。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人,不宜将有无胸闷胸痛作为辨别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
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梗塞的元凶
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人成为了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且超越了老年人成为了主要人群,最小的心肌梗死患者才21岁,近年来许多高级白领突发猝死的事件,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其中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梗死的元凶,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
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
1、吸烟过多:
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增大患心梗的危险。另一个方面,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很多人就是在吸烟时心梗发作的。前面提到的这位23岁的心梗患者有7年的吸烟史,平均每天吸1包烟。
2、暴饮暴食:
导致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3、过度劳累:
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4、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年轻人患心肌梗死危害更大
首先,中青年很难想到自己会得心梗。中青年心梗患者可能没有心脑血管病史,即使发生胸闷、胸口疼等症状,也不会想到心梗上去,许多患者因此耽误了抢救时间;
其次,是中青年身体内没有代偿机制。从儿童期开始,一些脂肪纹就会附着在血管内膜上,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里面的内容物流出,极易引起血栓。
以上就是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对于有不良嗜好的年轻人们,你们一定要注意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敲响警钟。祝您身体健康。
什么是心脏麻痹
什么是“心脏麻痹”
专家解释,当有电流通过人体的达到90-100毫安,作用3秒以上时,会出现心脏麻痹,心室颤动的状况。另外利用某些高溶度的溶液(氯化钾)过量注射时也可以导致高钾血症,可使得心率减慢逐渐停搏导致死亡。
但是目前情况看,像张娜拉经纪人这样的身份不太可能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猝死。初步分析还是考虑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劳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可能性大。
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原因即是心肌梗塞
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常常会因为心脏问题而出现猝死的情况,而比较常见的心脏问题就是心肌梗塞了。
心肌梗塞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之一,指冠心病患者在激动、劳累、生气、寒冷、饱餐、大便干燥等条件的刺激下,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被激活,形成血栓,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心肌梗死。
以往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现在有的病人只有30多岁,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忙碌、劳累,不仅容易诱发过去已患的慢性病,而且极易使平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发生疾病,甚至引发“过劳死”等意外情况。
而医院也收治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病人,这些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中不少人突发急症的诱发因素就是过度劳累、应酬太多,不注意日常体检,饮食不规律,最终导致发生心肌梗塞。
心脏猝死,预防为主
有专家就建议大家,中年人甚至就是年轻人都是要注意以及预防出现心脏猝死的情况出现的,而且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疾病了。
1、定期复查
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若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胸痛、胸闷或血压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应立即就医。
2、加强自我保健
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防范。坚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盐饮食,禁饮酒、浓茶、咖啡,禁烟,注意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睡眠充足(8小时以上),要午休。
3、讲调节情绪
究心理卫生,注意调节情绪。勿怒、勿忧,防过喜、过悲。
4、治疗原发病
认真继续治疗原发病,即针对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进行治疗。
5、心肌梗塞
注意防止和避免能诱发心肌梗塞形成的因素。如:过度劳累,长期高度精神紧张或情绪不佳,饱食、酗酒、大量吸烟以及受寒等。
心脏麻痹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在看完文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班提醒大家预防心脏麻痹,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所以要从生活小细节做起。
年轻人心肌梗塞的前兆有哪些
首先是会在夜间或者是休息的时候有胸痛的现象,但休息时或者是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那我们就应该高度怀疑是否发生心肌梗塞疾病,一般夜间或者是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肌梗塞发作的先兆。心绞痛的症状加重,也就是说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在近一个月之内心绞痛的症状逐渐的加重,或者是胸痛的次数要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那么这时候一定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心肌梗塞疾病。
其次是没有明显诱因的胸痛,也就是说以往虽患有心绞痛,都能找到其明显的诱发因素,比如说劳累激动等等,但是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的出现,同时还会伴有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的情况的时候,需要及时就医。突然的出现了心慌憋闷,年轻人出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胸闷乏力心慌等症状,或者是在活动的时候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并且症状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应该立即就医。
最后是和劳动有关的其他部位的疼痛,躯体疼痛的现象和劳累激动等都有关联,有可能会出现在上腹疼痛牙痛,左肩痛后背痛等等,这个时候也应该加以重视。还有就是突然出现了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的时候,也要高度警惕是否心肌梗塞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