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用药需注意哪些事项
高血压患者用药需注意哪些事项
一、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治疗也离不开药物。说到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就要提到降压药,我想降压药估计高血压患者能如数家珍:有人说吃这个药降压效果好,有人说吃那个药血压平稳。既然都能降压,又何必制造出那么多种降压药呢?这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肥胖者最好多吃蔬菜和粗粮,老年人最好多吃高钙食品一样,各种降压药也是各有适合。该吃哪种降压药,应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现在的降压药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可以选择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目前临床上超过一半的患者用单药治疗无法使血压达标,需要服用两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但即使采取多药联合治疗策略,总体血压达标率依然只有三成。“这说明,要有效控制高血压就应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治疗手段。我国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近70%,血压每一毫米汞柱的降低都会为患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只有强效降压才能使他们远离高血压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这才是血压达标的根本所在。
二、饮食治疗高血压也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方法。饮食上也一定要遵从少盐多醋的原则。饮食治疗高血压就是要改变膳食结构:大家都清楚,进食钠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因此应少食盐,每日用盐量控制6克为宜;另外进食钾盐过少,可引起高血压,应多食蔬菜、水果,补充钾盐;低钙也可使血压升高,可食牛奶、蘑菇、木耳,补充钙盐;进食脂肪过多也与血压升高有关,因此应减少脂肪摄入能有效辅助治疗疾病。
三、运动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有一些适当的运动,这样对身体有益,同时也可以增强抵抗力。有些高血压病人常问:运动后是否会使血压升高?实际上运动可以治疗高血压,一些耐力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滑雪等都能降压,但举重降压效果不明显。因此,运动对高血压病人是有益的。
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高血压的出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平时应该注意一些生活事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必须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运动,而且要注意科学用药,以免造成疾病严重,带来更多困扰。
预防高血压要记牢
1、高血压患者要做好保暖的工作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外出时适当的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出现一系列的感染性疾病。在气温差别较大的时候还要注意定期的测量血压的状况,防止血压波动异常加重病情。
2、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
高血压患者用药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所有的季节用药剂量都是一样的,很多高血压患者一年四季的用药都是相同的药剂量,导致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如何用药要根据医生的要求,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3、高血压患者要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多喝水有助于降压,稀释粘稠的血液,使血液流通顺畅,防止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出现。同时,还能补充身体水分。
4、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饮酒
高血压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有吸烟饮酒的习惯,但是,患病期间要注意及时的戒除,防止酒精摄入过多,血压升高。
预防高血压的“四不要”有以下几点:
1、降压不要太快
很多人都觉得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其实不然,降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血压下降过快,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脑缺血或低血压现象。
2、不要把降压药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标准
很多的降压要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副作用,因此,降压的理想药物应是降压期间身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影响自身的新陈代谢,这样的药物才是降压的做好药物。
3、不要盲目轻信偏方治疗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患者用偏方治疗,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所以,提醒大家,药物治疗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盲目服用很容易出现问题。
4、不要血压下降就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这是不对的,高血压患者须长期用药,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适当的调整药剂药量。
吃西柚的禁忌 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不宜吃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服用降压药期间是不宜吃柚子的,因为柚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各类胰岛素等成分,本身就具有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吃柚子,会导致其血压急剧降低,到了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血压降低等不适症状发生,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
中风患者用药需谨慎
专家观点:中风患者进补人参要辩证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因此,无论是小疾病,还是大疾病,一般患者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家人就会给予适当进补,以帮助其尽快恢复体力。秋季是中老年人中风的高发季节,而人参又是滋补的佳品,因此就有人买来人参,炖汤给中风患者服用。殊不知,人参虽是滋补圣品,用错了也能变成“毒药”。
中医治病要求辨证论治。同一种病,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即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饮食调理也一样,要分型,要辩证。
周国平教授解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中风可分为五种证型,即风痰瘀血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和肝阳上亢型。前三种中风类型属于实证,只能泄。人参大补,中风患者若服用人参,无疑会加重病症,使身体更燥。因此,这三种类型的中风患者都不适合进补人参。而后两种中风类型不能单纯的运用补法,宜攻补兼施。如气虚血瘀患者,应该益气活血,通经络;肝阳上亢患者,应滋养肝肾,潜阳熄风。如此,才能更好的调理中风。
周国平教授建议,中风病人是否要食补,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误区二:中风急救必用安宫牛黄丸
专家观点:中风急救不能盲用安宫牛黄丸
除了饮食调理上的误区,周国平教授还指出了中风患者家庭常犯的一个用药误区——用安宫牛黄丸急救。
周国平教授认为,安宫牛黄丸药性寒凉,痰热神昏的患者可以服用,但痰热不明显或脾胃虚寒的患者却不适合,用之反而会加重病情。而对于在这些症状,一般人是无法辨明,需要中医辩证处理。
中医认为,中风急性期出现神志昏迷,首先须区别闭证、脱证。闭证属实证,系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据有无热象,又有热闭、寒闭之分。热闭为痰热闭郁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寒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脱证属虚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神昏,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治疗时,闭证应开窍,热闭宜清热开窍,简称凉开;寒闭宜温通开窍,简称温开。脱证宜益气回阳固脱。安宫牛黄丸药性寒凉,具有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之功效,属于凉开之品,只能适用于热闭。其他证均不能使用。
开窍剂多为芳香药物,其性辛散走窜,久服易伤元气,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同时,周国平教授还解释,安宫牛黄丸常用于心窍被蒙蔽(神智昏迷)时,作开窍之用。也就是说只有热闭中风,即出现“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歪斜”时,才能服用安宫牛黄丸,其他类型的中风都不是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比如中风脱证神昏(包括舌苔白腻、寒痰阻窍者)就不宜用安宫牛黄丸,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①忌有病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有病就乱投医的习惯,因为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对药品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并且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不适合患者们经常服用,所以高血压患者们用药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②忌以凭感觉估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和降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显现出来,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以自己的感觉来评判估测血压的高低,而且还会导致错失治疗的时机,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二次。
③忌不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谨遵医嘱进行用药,不要按照自己的推断进行药物治疗,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的治疗,因为一旦药物的选择不当或者是不按照医生的知道进行用药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
④忌血压降得过快
高血压患者不要觉得血压降得越快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的时候要注意缓慢的降血压,不雅求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高血压合理用药原则
1.高血压用药要在病情受到正确诊断和疾病得到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选药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通常选择2种以上合适的药物配合治疗。
2.高血压用药要根据药品的特点选药。每种药物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医生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虽然选择老药比较让人安心,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新药都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医生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合理地搭配新老药物。
3.高血压用药要遵循搭配原则,使得药物的副作用能在搭配使用的过程中互相抵消,又或者是使得疗效叠加。有的时候某些药物搭配使用可以降低风险,增强疗效。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药物的性价比。
4.高血压用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医生应该为各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尽量使得治疗的效率得到最大化。
5.高血压用药要对其危害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医生开药的时候要避免对高危患者用药不足,防止对低危患者用药过量。
只要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就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危害。
痫病患者用药需要长期坚持
(1)癫痫的诊断必须明确,对可疑的病例不能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2)需要估计反复发作的机会和抗癫痫治疗改善这些机会的程度,只有当这种发作反复的危险性超过药物在医学及社会心理上的危险性时,用药才是合理的。临床上许多医生在诊断为癫痫后,不做任何影像学的检查就不顾后果地用药,导致许多不适合长期用药的病人长期服药。
(3)癫痫发作应每年超过2次或2次以上,如果只有每年1次或数年1次,用药就得不偿失。
(4)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应考虑在内。
(5)个人因素也是决定开始治疗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坚持规律服药,间断服药的危害可能比不服药更大。
(6)对存在促发因素的癫痫,在没有消除促发因素之前就迫不及待用药,如低血糖、糖尿病、酗酒或一些药物及环境因素引起的癫痫,用药效果差。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讲究
1.用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此要选择药性温和、药力持久,便于患者服用的降压药。
2.服用降压药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增加剂量。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剂量应该由小到大。如果血压能降下来,患者就只需服用足以维持疗效的剂量,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3.高血压的用药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患者各有不同的情况,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用药治疗。例如:病情的缓急,病人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合并的症状,有没有会影响降压药疗效的其它疾病用药,患者的经济状况等。
4.高血压的形成是由于基因、血管、血液受损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调节血脂,活血化瘀,恢复血压来修复受损器官。在这一方面,中药的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5.当服用单一种降压药没收到良好的疗效,不要加大剂量,而是应换另一种降压药。
6.如果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已经持续多年,不要服用能快速降压的药物,否则患者会不适应药效而导致其他突发症状。
7.高血压患者不能长期服用西药来降压,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高血压患者用药存在三个误区
吃药时间因人而异
很多高血压病人都认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确是越早吃越好,少数病人并非这样。每个病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掌握好吃药时间。
人体的血压变化在一天中基本遵循“两峰一谷”的规律。第一个血压高峰是上午6点至12点,第二高峰是下午4点至6点,血压低谷则出现在晚上睡着后。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后会出现血压的迅速升高,这被称作“晨峰现象”,对于这些病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少数高血压病人情况相反,是夜间入睡后血压升高,白天则血压相对平稳,对于这部分病人降压药应该放在晚饭后吃。
吃短效药不如选长效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认为短效降压药比长效降压药好。专家认为吃短效药不如选择吃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每次服用都会引起血压的一次波动,长此以往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对服药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目前高血压病人中一部分是中青年,他们的工作很忙碌,一忙就忘记吃药了。另一部分是老年人,他们的记忆力比较差,也常常会忘记吃药,或是吃了却想不起到底吃了没,这样便会造成漏服、多服、错服,这些都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血压平稳也不能停药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后,会有部分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得很好。这时候,有的人担心长时间用药会产生依赖性,或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把降压药停了下来。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在轻度的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的人在血压控制后也许可以停药,但这并不能保证血压就不会反弹。
对于高血压病人,一般建议要终生服药。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好,医生在进行评估后,可能会把病人的药量减至很低,比如每天半粒,甚至隔天吃半粒,而不建议病人完全停药。在临床中有些病人自行停药后不久就出现脑中风了,高血压病人自行贸然减药、停药会增大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的风险。
连花清瘟胶囊治风寒还是风热 莲花清瘟胶囊治风热感冒怎么吃
根据连花清瘟胶囊的药品说明书可以得知,通常成人口服剂量为:一次4粒,一日3次。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用药及特殊情况(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用药需咨询就诊医生。
通常建议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用莲花清瘟胶囊。
高血压有哪些用药上的注意事项
一、首先,我们的高血压患者在用降压药的时候不要乱用药,并且还应该症状发生时候服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服药类型不对路,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高血压患者用药注意循序渐进,要明白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也不要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因为很容易发生意外。
三、高血压患者用药注意的事项还包括患者不应单一用药。我们高血压的病人当中,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所以也要多加注意。
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则
吃药不跟感觉走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凭自我感觉用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停用降压药物。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中风危及生命。
联合用药效果好
大约有2/3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至正常;1/5的患者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只有联合用药才能奏效。
加大剂量要慎重
对高血压的用药原则是,首先从小剂量开始,并认真观察用药后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如用一种降压药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但大剂量用药不可取,虽然大剂量用药能使血压降的多一点,但如血压降的太快,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肌缺血,发生意外。另外,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间断服药有危险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有多久血压再度上升。如此这般,不仅使病情加重,还容易使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造成难治性高血压,甚至诱发中风。
没有症状也用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治疗。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治疗,也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