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1、肩胛骨缝是膏肓穴
人体的肩背部有一个重要穴位——膏肓穴。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这个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2、艾灸膏肓穴的作用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着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天髎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背部左右肩胛骨上侧)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简易取穴:位于肩胛部,在肩胛骨上角有一凹陷处即是,按压时有酸痛感。
疏通天宗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怎样精准找到天宗
天宗的定位是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穴常呈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七星台(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
秉风,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七星台,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肩内陵: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取穴。
以上就是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的解释,肩胛骨周围的穴位对治疗肩,颈疼的意义很重要,肩胛及上肢按摩在于松弛肩胛骨周边韧带、缓解疲劳、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等。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来说,可以外敷药物以及配合穴位的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
天宗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2/3交点凹陷中。l
简便取穴:在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臑俞,肩贞成三角形即是本穴。
推拿治疗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5-10分钟。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有宣肺、镇咳作用。
主治: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按揉肺腧1分钟
位置: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
操作:患者取舒适俯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钟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主治:咳喘胸闷,痰壅气急,恶心呕吐,咽喉肿痛。
4、按揉膻中1分钟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关
[外关]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臂臑]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天宗]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灸法:艾条悬灸,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1~2次,15天为1个疗程。
脖子僵硬的按摩方法
患者端坐椅子上,按摩师站在患者背后20公分处左右,以便于施术。
先对患者左右肩背部进行放松,方法为揉动。以右边为例,用右手张根部(与大小鱼际配合)对患者的肩背部逆时针揉动,力量要柔和而有力,均匀而全面。揉动范围为肩部之肩胛骨下沿。左右两边持续揉3分钟,以达到活跃气血的目的。
拍击,揉动完毕后要进行拍击,手指内扣为空掌,抖动腕部,拍击肩背部,力量要轻,不可用力过猛,部位为肩部斜方肌,脊柱两侧至肩胛骨下沿。
两手掌张开,捏揉肩部斜方肌,力道要轻柔,有渗透力。揉捏一分钟。
两手掌张开,大拇指推揉脊柱两侧,另四指前扣作为固定,可重点推揉患者感觉酸胀的部位,动作不易过快,力量要有渗透入内,持续3分钟。
点按天宗穴、肩井穴,另外横向弹拨肩胛骨缝处的筋肉,更有助于舒筋活络
用大拇指按揉颈椎两侧各三次,力量要轻柔有渗透力,对于有酸困感的部位要重点按揉。按揉完毕后点揉风池穴,大椎穴各1分钟。
双手握患者一只手前臂顺时针、逆时针各活动三次,另一只手同样,让患者站起来自行转动脖子顺时针、逆时针各三次。
肩周炎的艾灸方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关
[外关]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臂臑]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天宗]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灸法:艾条悬灸,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1~2次,15天为1个疗程。
肩胛骨酸痛怎么缓解
肩井穴在人体脖子根部与肩头连线的正中,按压这个穴位,会感觉有很舒服的压痛,比较容易找到。
还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推拿 分推肩胛骨:150次
位置:宝宝肩胛骨骨缝内缘。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
作用:理气顺气,顺其定喘,止咳化痰。
脖子落枕拔罐图片大全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悬钟穴位置:
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3.悬钟穴功效:
清热生气、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1.悬钟穴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昆仑穴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俯侧卧取之。
3.悬钟穴功效:
散热化气。昆仑穴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丰胸针灸穴位有哪些呢
针灸丰胸天宗穴:这个穴位是位于肩胛骨中央。
针灸丰胸屋翳穴:这穴位是位于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之间接缝处。
针灸丰胸中府穴:位于腋下往上一寸半、乳头旁间二寸、锁骨下第一条与第二条肋骨之间的接缝处。
针灸丰胸乳根穴:乳根穴是位于身体两边乳头对下来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处,实际上它是一边一个。
针灸丰胸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
针灸丰胸乳中穴:指的就是乳头的位置。
针灸丰胸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丰胸针灸穴位有哪些呢,其实还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洗澡时按摩两乳中间的檀中穴、肩胛骨中央凹陷处的天宗穴、小指指甲下方外侧的少泽穴.可以根据医学原理,按摩或针灸穴位能刺激腺体和内分泌,可以促进乳房发育哦,效果也很非常的有明显哦。
肩胛骨缝疼是怎么回事
①由肌肉长时间痉挛变形引起的。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③如果患者上肢受到外伤,并且肩部固定过久的话,则会导致肩周组织续发萎缩、粘连,从而出现疼痛症状。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风热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①风池大椎合谷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②少商中商老商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③少商太阳肺俞大椎手太阴肺经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④大椎然谷
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2)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
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
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4)按摩疗法
①推按正顶法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②推偏顶法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③推揉脊背法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④ 点按肩胛法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