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艾灸治疗失眠怎么治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艾灸治疗失眠怎么治

取神门,心俞,足三里,太溪,百会,肾俞为主穴,灸神门穴能养心安神,灸心俞穴能理气宁心,灸足三里穴能生长气血,灸太溪,肾俞穴能滋阴补肾,灸百会穴能宁静心神。

也可以选用百会,四神聪,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采用早上灸百会,四神聪,晚上灸足三里,涌泉的方法。

一般睡眠不好的人还常伴随有心情烦躁,抑郁等症状,这种情况可加灸太冲,阳陵泉等穴以行气解郁。

如伴随头晕耳鸣,腰酸痛,口干,手足心热及盗汗等,可加灸三阴交,以滋阴降火。

有的失眠者如容易生气,不思饮食,并伴随腹胀,消化不良,可加灸肝俞,脾俞穴,以调理肝脾。

如有心慌,记忆力减退,多梦,肢体乏力,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可加灸脾俞,三阴交,以健脾补心。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艾灸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中医论证来说,失眠的原因跟人体阴阳不协调有关,而我们的心,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健康程度对身体阴阳平衡有直接影响,通过艾灸对不同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来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起到缓解失眠的效果。

艾灸小腹的功效

1、艾灸小腹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艾灸腹部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艾灸小腹利于减肥

因为艾灸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艾灸,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艾灸小腹有助睡眠

艾灸腹部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艾灸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4、艾灸小腹防疾病

艾灸腹部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睡眠不好艾灸哪里好

定位:涌泉穴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治20分钟,可治疗失眠。施灸时,对准涌泉穴,距离1寸左右高度,让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使皮肤出现红润为止(防止被烧伤)。在治疗期间停用安眠药。患者可自己施术或由家人帮着施术。

10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休息2-3天,再进行第2疗程。若治疗过程中患者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后再灸,效果更佳。 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综上所述,下取涌泉,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提醒患者在失眠期间也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调整好心态,平时和多做一些运动,睡前小运动也可有效的防治失眠症状。

睡眠不好艾灸那里的问题,上面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平常的时候如果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可以采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来进行艾灸的治疗保健。这样就能让睡眠不好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样就能让身体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了。

甲亢突眼艾灸调理 甲亢艾灸能治愈吗

艾灸治疗甲亢的效果有限。

艾灸是运用艾草或者艾绒等艾制品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甲亢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要想彻底治愈甲亢,还是要依靠药物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艾灸只能够作为辅助治疗甲亢的一种方式,能够改善甲亢患者焦虑、失眠等症状,并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失眠多梦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 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你的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你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艾灸对失眠能有帮助吗

艾灸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中医论证来说,失眠的原因跟人体阴阳不协调有关,而我们的心,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健康程度对身体阴阳平衡有直接影响,通过艾灸对不同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来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起到缓解失眠的效果。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

神门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肌腱的桡侧缘。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在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即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

百会穴:在头部,发际正中线直上5寸,即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太溪:太溪位于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位置。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涌泉:足底中,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各1寸处。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阳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约4横指,胫骨侧后缘。

肝俞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疗法治疗失眠

失眠多由于思虑太过,心肾不交,血虚无以养心,或有烦恶,灸疗应以百会、三阴交为主穴,心肾不交配内关,胃不合配足三里。

百会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

灸法:艾条灸5~7分钟。

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晚上梦多,是以前有生气或闷气,肝阳上越,压太冲、膈俞。

隐匿性肾炎:可以艾灸腰阳关(督脉)、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

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举个例:按摩腿内侧一个点,反应就分三种情况:如果靠腿下边疼,属于肾寒不足。

如果中间部位疼,属于肝血淤滞。

如果上面部位疼痒,属于脾血虚。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艾灸治疗失眠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很多人对于艾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怎么样产生疑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失眠艾灸哪里最好

经常失眠睡不着可以试试艾灸以下六个穴位调理: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

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烦,惊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位于人体下肢(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帮助睡眠。

气海穴

气海穴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气海穴有温阳,强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该穴位可以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处于,产后体虚等症均可以起到调理作用。

相关推荐

经期艾灸肚脐眼可以吗

1、因人而异看是否经期可以艾灸肚脐眼 经期是否艾灸,我感觉就要因人而异了,这些都不给一个死套路。艾灸疾病是具双向调整的功,比如妇科病,如果你功血用艾灸他可以调整使功血正常,如果你经量太少,用艾灸还可以调整经量逐渐增多。至于经期是否可以艾灸,专家的观点也各不同,我以前也是赞成经期艾灸的,可是很多人会不同的意见,只好告诉她们,经期过后再艾灸,这样也免去了很多麻烦。我个人认为经期艾灸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如果你经量比较大,那么你经期就停一停,免得你自己因经期艾灸了,使经量更多或

艾灸这4个穴位养生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肚脐正上方四寸的地方,中医认为,艾灸中脘穴对于腹胀、腹泻、呕吐、便秘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不错的功效。当人们出现肠胃不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艾灸中脘穴来调理身体。另外,中脘穴对也缓解人们精神不济、神经衰弱等病症。 2.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腰,人说艾灸命门穴可以肾虚,起到养肾固肾的功效,其实艾灸命门穴对女性来讲也不少好处。中医认为,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病也灸一灸此穴。 3.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养生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调理气血,改

艾灸后可以马上喝水吗 一天中艾灸的最佳时间

艾灸最佳时间需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症状和个人体质决定,是不一概而论的,具体如下: 对于健康人群艾灸用于保健的话,时间没特殊讲究,只要时间、空间方便进行艾灸,都可以做艾灸,一次灸个15-20分钟就可以,避免过于饥饿和过饱的时间段。 对于风寒湿痹类疼痛性质疾病者,8-12点之间为宜,这时候阳气处于上升阶段,加上艾灸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好的除痹止痛。 对于阳虚体质,畏寒怕冷,神疲气短症状的患者来说,11-12点左右为宜,这时候自然界阳气正盛,可以达到补虚驱寒的效果。 对于失眠患者,睡前1小时艾灸比较好,

艾灸后的常见反应

1、 艾灸后常常会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阴阳之分,不可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2、 失眠艾灸后常常会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

艾灸脚底什么好处

1、温补肾阳:艾灸整个脚对身体补充阳气的作用。 2、引火向下:艾灸整个脚对去火很大的作用。 3、改善睡眠:艾灸整个脚对睡眠很大的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4、脚气:艾灸整个脚,可以祛除脚气的作用。 5、改善亚健康:艾灸整个脚对整个身体,可以起到恢复神气的作用。

5种艾灸失眠

5种艾灸失眠: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足三里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壮,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2)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4)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5)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

艾炙后的排湿反映 艾条熏肚脐妇科

1) 艾灸后常常会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在很多文章里也提到了,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阴阳之分,不可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

早醒型失眠是什么

早醒型失眠方法,早醒型失眠患者晚上正常入睡,失眠症状主要表现为醒来时头脑特别清楚,然而却很难再入睡,导致患者睡眠不足。失眠症状时,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如果阳气过早的离开阴经,患者就会出现像朱先生那样的早醒型失眠。要

孕妇艾灸可以吗

一般普通健康孕妇是建议不要做艾灸的。 艾灸是一种中医养生的疗法,它用艾条熏穴位以达到病养生的功效,失眠、身体乏力、记忆力不集中、关节疼痛等症状。 但是普通孕妇是不适宜做艾灸的,特别是妊娠初期,艾灸讲究穴位疗法,可致动血,稍不慎对胎儿反而害无益。

艾灸天天做

进行艾灸养生保健,或者是疾病的,很多事情都应当注意,比如说学会选择需要注意,如果学会选择不准确,那么在艾灸的时候不但起不到应的效果,而且还会让人感觉更加痛苦,或者导致身体严重不舒适。另外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防火,避免引起火灾。艾灸还应当注意在时间上的选择,下面就来介绍艾灸到底天天做。 如果是疾病,每天艾灸,自己把握,时间以自己适合为度,如果是为了保健,就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适合到什么程度,这里的“度”很重要。当然笔者也觉得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艾灸了,如果艾灸之后身体反应情况比较大,那么建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