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关节疼 诊断查因子做X光检查不可少
怎么预防关节疼 诊断查因子做X光检查不可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查因子、做X光检查不可少。
1.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就没问题。
2.如果类风湿因子(RF)呈阴性,还得做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FA)、抗 类风湿关节炎-33、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这些鉴别诊断指标,可帮助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3.做X线检查,如果无异常而症状持续,还应做核磁共振(MRI)或者关节超声检查,有可能发现早期滑膜炎改变。
一旦确诊是“类风关”,就得治疗,治疗早期应尽早使用抗风湿药物,其中甲氨蝶呤仍然是首选;推荐使用小剂量激素、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方案要具体考虑是否备孕、怀孕、哺乳等,具体怎么治需遵医嘱。
关节痛 该做什么检查
影像学检查必不可少:X线、MR、B超
在门诊时,医生除了手诊外,一般都会要求患者照个X光片或者B超,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都是由于骨关节炎引起,只要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在X光片上是能够清楚的看到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软骨比正常人少了,此外,X光片也可以看到骨头间是否有骨刺、囊性改变、畸形或脱位等。
专家表示,但是如果只是出于早期的骨关节炎,X光片的作用不大,这个时候就要用到MR了,此外MR还能直接看到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损伤,还能看出是否有关节积液、软骨下骨的囊性变、骨髓髓肿等。
实验室检查:属于常规检查
不少关节疼痛的患者,在门诊时都会听到一声说,做一下血常规和尿常规,看看是否有异常,而这里的异常通常是指血沉,专家指出,一般出现关节肿痛的患者都要做血沉检查,但单纯的关节炎患者检验结果一般不超过30,若超过30就考虑不是骨关节炎,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可同时进行手术
如果专家对你的关节疼痛有极大的把握或者把握不大,都能用关节镜来看,专家介绍,在关节上打两个洞,把关节镜插进去观察、评估、鉴别诊断关节软骨损伤情况、滑膜皱襞情况、是否有半月板损伤、滑膜炎、游离体……一系列问题,比较直观,如果有问题可以同时进行手术直接解决。
乳腺癌的认识误区知多少
误区1:胸小的女人患病机率较低
事实:是否患乳腺癌与胸罩的大小关系不大。所有乳腺癌细胞的发展都与乳腺导管或小叶有关,这两者的数量是所有女性都相同的,其主要功能是制造奶汁并输送至乳头。而乳房的大小,一般与脂肪的基质(纤维组织)的量有关,而这与患乳癌的机率几乎没有关系。
建议:所有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进行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
误区2:乳腺癌一般都会有肿块
事实:约有10%的乳腺癌确诊患者乳房都不会出现肿块、疼痛、或是其它的异常症状。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囊肿或是非癌肿瘤,这称为纤维腺瘤。也就是说,医生应对一切的乳房肿块或其它的乳房症状,进行相关检查。
误区3:乳房x光检查能预防或降低患病风险
事实: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并不能预防或是降低患乳腺癌的机率。该检查只能是确诊乳腺癌,从而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6%。但是,通过x光检查确诊的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一般患病时间都长达6-8年,而该检查对肿瘤的漏诊率高达20%。
因此,所有妇女都应高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每年做一次乳房检查,及早发现乳房的异常。定期进行高品质的x光检查,以及临床乳房检查,是检测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能于乳腺癌最早期确诊。但我们仍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以做好乳腺癌的早期预防措施。
误区4:大部分乳腺癌具有遗传性
事实:只有5%至10%的乳腺癌是由brca1和brca2的突变所引起的。(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据美国癌症学会(简称acs)称,即使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反而是与共同的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相关。
事实上,科学家仍没有找到乳腺癌的真正病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从未患者乳腺癌的女性与确诊患者或是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从而找出病因。
误区五:乳房x光检查会导致乳腺癌
事实:相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好处,x光检查的辐射伤害显得微不足道。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检查一次乳房。美国fda规定的辐射量是相当低的,相当于平均每人从天然资源中吸收三个月以上的辐射量。据fda称,如今妇女照x光时的辐射量较之20年前,已经降低了50倍,对身体长期的影响几乎为零。
鉴于乳腺癌病情的差异性,妇女们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向医生反映可能的致病因素。高风险人群40岁前就应开始做x光检查,或结合其它的更精密的检测方法,如核磁共振成像。
怎么检查类风湿关节炎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2、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X线分期:①Ⅰ期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
(2)CT检查胸部CT可进一步提示肺部病变,尤其高分辨CT对肺间质病变更敏感。
(3)MRI检查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
(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研究认为其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抗CCP抗体检测、抗核抗体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
(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单关节难治性的RA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有皮下结节;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标准不足2项而具备下列标准2项以上者(a、晨僵;b、持续的或反复的关节压痛或活动时疼痛至少6周;c、现在或过去曾发生关节肿大;d、皮下结节;e、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阳性;f、虹膜炎)为可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风湿五项、X线、CT、尿常规、血常规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
(2)CT检查包括关节CT和胸部CT检查。
(3)MRI检查关节的MRI检查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病变很有帮助。
(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
(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关节炎性病变有多种,均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关节功能的障碍,且多数关节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因此,及时捕捉关节炎发生的信号,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防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关节炎的临床症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关节疼痛
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并不严重,患病关节往往仅表现为酸适或轻度疼痛,遇天气变化或劳累后,症状可加重,休息后则减轻,此期关节活动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就诊。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变得更为明显,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可表现出不同的疼痛特点。
2.关节肿胀
肿胀是关节炎症进展的结果,一般与疾病的正比。
3.关节功能障碍
炎症发生后,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和关节结构被破坏,可导致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另外,出现上述症状后,可适时地做一些理化检查,如X线、关节穿刺、血生化、血沉检查等,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节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
2)CT检查包括关节CT和胸部CT检查。
3)MRI检查关节的MRI检查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病变很有帮助。
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
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节炎早期给患者带来哪些不适
关节炎性病变有多种,均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关节功能的障碍,且多数关节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因此,及时捕捉关节炎发生的信号,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防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关节炎的临床症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关节疼痛。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并不严重,患病关节往往仅表现为酸适或轻度疼痛,遇天气变化或劳累后,症状可加重,休息后则减轻,此期关节活动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就诊。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变得更为明显,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可表现出不同的疼痛特点。
2、关节肿胀。肿胀是关节炎症进展的结果,一般与疾病的正比。
3、关节功能障碍。炎症发生后,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和关节结构被破坏,可导致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另外,出现上述症状后,可适时地做一些理化检查,如X线、关节穿刺、血生化、血沉检查等,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生活中关于关节炎的有关常识
关节炎对于大家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了吧,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病患的部位也有很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到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关节炎,这节我们来简单了解下他的病因及检查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
病因
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疼痛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2.肿胀肿胀是关节炎症的常见表现,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3.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及炎症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4.体征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体征也不同,可出现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液、骨性肿胀、骨擦音、压痛、肌萎缩或肌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体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2)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2.影像学检查(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2)CT检查包括关节CT和胸部CT检查。(3)MRI检查关节的MRI检查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病变很有帮助。(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3.特殊检查(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等,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预后
关节炎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及治疗方法不同,其预后也各异。反应性关节炎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近十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早期联合应用,对关节外病变的治疗以及新疗法的不断出现,使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已有明显改善。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缓解。
预防
1.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易感人群应避免强紫外线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
2.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是预防某些关节炎发生的措施,如减少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禽肉、豆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能有效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戒烟已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3.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提高机体免疫力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由自身免疫病引起的关节炎。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有关关节炎的病因及检查的有关资料,大家读后应该会有所帮助。对于关节炎这类疾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多预防,适当的锻炼,避免超强度的复合运动,生活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祝安康。
股骨头坏死的检查注意事项
只有准确的诊断出病情,才能进行有效的诊断,但是对于股骨头坏死这种骨科顽疾,诊断起来并不容易,临床上因为误诊而耽误治疗时间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的时候务必要谨慎。股骨头坏死误诊不仅不会给病情的好转提供援助,反而会造成病情的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股骨头坏死诊断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易患人群本身需要加强股骨头坏死基本常识
股骨头坏死的潜伏期往往比较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会对我们造成身体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所以,大家要了解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发病原因,以做到及早发现,甚至是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它的一般症状是
疼痛,腰部,髋部和膝盖部位有间歇性或者是持续性的疼痛,有时候还会有麻木的现象,在休息的时候,疼痛会减轻,过度的劳累时疼痛较重; 髋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关节不能外展和内旋,伸屈不便,下蹲困难等;有跛行现象,多为进行性或短缩性跛行。这种疾病大多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骨质疏松,外伤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可以检查自己是否有股骨头坏死的诱因存在。
2、医学影像片是主要依据
现在诊断这种疾病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通过检查医学影像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股骨头坏死的状况,然后根据这些状况及时做出准确判断,以免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
3、血液动力学检查
包括髓腔内静脉X线摄影术和髓腔内压测定。髓腔内压测定较常规X线和核素骨扫描检查,能更早发现骨组织异常变化,对早期诊断骨坏死有一定价值。
4、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髋关节髋关节【译】: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运动的范围,双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髋关节局部的压痛,做双下肢的“4字试验,托马氏征、艾利斯征和叩击试验。
5、组织病理检查
可作为股骨头坏死的确诊依据,目前很少单独应用,常与骨髓减压术和植骨术同时应用。
6、实验室检查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是有时候也有做实验室检查的必要。
7、影像学检查
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诊断时必须要做的检查,主要有X线检查、核素扫描、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中X线是诊断股骨头坏死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但是敏感性比较差,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单凭X线片不易诊断;核素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高达80%,比常规X线检查能更早地反映病变情况。在其他检查阴性而高度怀疑缺血性坏死时,应作核磁共振检查。
温馨提示
股骨头坏死患者必须坚持按疗程治疗,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时断时续。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它影响疗效的药物,慎用抗炎镇痛的药物。不饮酒、不抽烟,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多食含钙、磷类较高的食物;防止扭伤,跌伤及过度劳累,适当减少夫妻性生活,并避免粗暴动作。减少负重,坚持到骨修复正常。按治疗阶段,适当进行髋关节功能体操锻炼,塑行、动态、爬行替代6注意保暖、避风寒湿。
关节疼痛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一到冬季,不少中老年人的关节就开始疼痛起来,较轻的还能用热敷、按摩缓解缓解,重的却连走路都有困难,可一到医院检查,面对大量的检查项目又让不少人觉得是不是没有必要,到究竟关节疼痛,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项目呢?
影像学检查必不可少:X线、MR、B超
在门诊时,医生除了手诊外,一般都会要求患者照个X光片或者B超,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都是由于骨关节炎引起,只要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在X光片上是能够清楚的看到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软骨比正常人少了,此外,X光片也可以看到骨头间是否有骨刺、囊性改变、畸形或脱位等。
专家表示,但是如果只是出于早期的骨关节炎,X光片的作用不大,这个时候就要用到MR了,此外MR还能直接看到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损伤,还能看出是否有关节积液、软骨下骨的囊性变、骨髓髓肿等。
实验室检查:属于常规检查
不少关节疼痛的患者,在门诊时都会听到一声说,做一下血常规和尿常规,看看是否有异常,而这里的异常通常是指血沉,专家指出,一般出现关节肿痛的患者都要做血沉检查,但单纯的关节炎患者检验结果一般不超过30,若超过30就考虑不是骨关节炎,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可同时进行手术
如果专家对你的关节疼痛有极大的把握或者把握不大,都能用关节镜来看,专家介绍,在关节上打两个洞,把关节镜插进去观察、评估、鉴别诊断关节软骨损伤情况、滑膜皱襞情况、是否有半月板损伤、滑膜炎、游离体……一系列问题,比较直观,如果有问题可以同时进行手术直接解决。
网球肘就诊指南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关节肿胀消失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肘关节酸痛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一般摄片检查
X射线的用途主要是探测骨骼的病变,但对于探测软组织的病变也相当有用。
2.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骨关节及软组织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骨关节及软组织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主要针对骨关节及软组织的损伤和疾病。适用于患有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的患者。
3.前臂伸肌紧张试验
前臂伸肌紧张试验是对肱骨外上髁处进行检查,用于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诊断标准
网球肘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查体,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做下列活动时疼痛加重:握手、旋转门把手、手掌朝下拾东西、网球反手击球、打高尔夫球挥杆、按压肘关节外侧。
哪些体检女性必做
体检一:HPV检查。70%的子宫颈癌(妇科 肿瘤科)是因为两类HPV(人类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在女性30岁后,清除会减少患癌风险。有专家表示,同时接受Pap(巴氏涂片)检查和HPV检查。而且这两种检查结果都正常,那之后3年可以免查。
体检二:性病筛查。因为衣原体和淋球菌会造成盆腔炎(妇科)症,因此,女性一定要重视。近年来发病情况越来越多。专家建议24岁以下每年查一次。有多个性伙伴,必须每年查一次。如果怀孕,那么就必须尽快接受检查。
体检三:甲状腺检查。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未被发现的美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在1200万以上。甲状腺机能减退对女性影响的严重程度是男性的7倍。如果女性忽视甲状腺机能减退,会造成肥胖、关节疼痛、不孕、甚至心脏病。因此,从35岁开始,每5年查一次。
体检四:乳房X光检查。乳房X光检查对发现可能预示乳腺癌(乳腺外科)的乳房组织细微变化有帮助。经期之后1周,最好可以接受乳房X光检查。因此,40岁后每年查一次。
体检五:血糖检查。通常来说,空腹血糖水平不应该超过5.6-6.9毫摩尔/升。不然,就有可能患糖尿病(内分泌科)。专家建议,从45岁开始,每3年查一次血糖。
体检六:妇科检查。女性需要每年定期做一次妇科检查,判断是否患有妇科疾病,以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