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防治知识是什么

高血压防治知识是什么

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环境因素

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环境有着密切关联,高血压也不例外。

其他

(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怎样预防血吸虫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教育

加强社区,农村防治血吸虫病知识的教育工作;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开展预防血吸虫病活动;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制;普及预防血吸虫知识。

流感防治知识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对公众提出如下建议: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平时还要多注意运动,增强免疫力

... ...

结核病防治知识

1.1、梨

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偏凉,主要归肺、胃二经,具有润肺清热、消痰降火、清胃泻热、养阴生津、滋肾补虚及润肠通便等作用。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咯痰有独特而明显的效果。

1.2、黄鱼

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养元气、调理气血的功效。经常食用黄鱼,能增进食欲,还能防治脾胃疾患和尿路结石等病症;对于一些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辅助调养作用。

1.3、无花果

中医认为无花果性味甘平,人脾与大肠二经。其主要作用为健脾止泻、清肠除热、祛痰理气、益肺通乳及消肿解毒等。用它可治疗颈淋巴结核。

1.4、白木耳

白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润肺、生津、养胃、滋阴、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等功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痰中带血,潮热,咳血等。故用白木耳是6g水浸泡一夜洗净,加冰糖适量,上笼蒸是1小时即成,早晨是空腹服食每日1剂,可以治肺结核潮热咳嗽咳血。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高血压是很常见的病症, 很多的老年人都有这个现象。当下,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然而,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着不少误区。

1.降血压的药都是理想药

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同时还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除此以外,还要能压制与高血压有协同危害的hcy(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目前唯一同时治疗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依叶片已经上市。

2.血压降至正常就是治愈

有患者当血压降至正常以后就认为已经治愈而停止治疗,结果血压又复发,这样治疗,对身体非常不利。可依据患者不同病情灵活选药的具体化阶梯治疗方案,即所有药物初用时都应自小剂量开始,待血压下降至预定水平,且稳定一段时间(6个月)后,可减少用药种类、剂量,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并坚持治疗的顺从性。

3.自我感觉良好就不需要治疗

因为老年人有生理性退变,对高血压的应激反应不及时,其自觉症状不明显,自我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且不再检查,直到发生严重的靶器官损伤(脑中风、高血压肾病、心肌梗塞等)。因此,自行停止治疗是有害的。

4.降压越快、越低,就越好越安全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另外,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压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明显。倘若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使病人发生致命性脑血管问题。因此,按人类生物钟用药,即上午9~10时、下午14~15时各用一次降压药更为安全有效。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1、“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患有高血压病,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治疗。

2、“血压高了吃药,血压不高不吃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误以为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区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知道,高血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是由于药物的作用血压才降至正常,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但最近的医学信息认为,从某些选择性的病例里,小心地逐步戒断药物是可以做到的,这部分病人一般没有并发症、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被长期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最好是那单服一种降血压药物者。但这最好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3、“血压低于140/90mmhg就可以”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以为血压降至140/90mmhg就足够了。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据国外研究的最新资料显示,55岁时正常血压者在以后生命过程中90%发生高血压。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年龄40-70岁的个体血压从115/75至185/115mmhg的整个范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倍增。血压越高,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越大。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的新分类正是基于这一关系,修订了血压分类,列出了高血压前状态,将预防干预措施前移,干预力度加强。因此,目前主张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当然病人应可以耐受,没有其它任何不适表现,尽量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时,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日常生活习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种类比较多,对一些疾病治疗上,都是要对疾病进行很好的了解,这样对疾病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最佳,传染病也是很常见的,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而且这类疾病也是会传染给他人,那什么是传染病呢,也是需要对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解。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ndii),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二、传染病的后果和影响

病因不明产生恐慌

瘟疫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公元前430~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城中的人们生活在噩梦之中。1665年伦敦的鼠疫,病因一时不明,更加重了疫情的神秘、恐怖色彩,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猫也被当作瘟疫之源而被赶尽杀绝,老鼠泛滥,结果鼠疫更加肆虐,社会濒临崩溃。

人口骤减危及生存

公元前430~前427年的瘟疫,使曾两次领导希腊战胜波斯的雅典就此衰败。公元21~1266年间横行的瘟疫,最终加速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的衰落。1518~1526年的天花大流行,是拥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殖民者故意传播的天花病毒,令北美几个原有百万人口的印第安部落骤减至几千人或完全灭绝。

严重减员影响战斗力

1812年,拿破仑50万大军入侵俄国,1年后败退时仅剩3000余人,其中,因感染伤寒和痢疾而死亡的官兵远比战死的要多得多。二战期间,疟疾曾在盟军中流行,致使大量的士兵死亡或丧失战斗力。

三、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四、夏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首先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

再是要积极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二、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老人高血压防治四大误区

1.降血压的药都是理想药

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同时还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除此以外,还要能压制与高血压有协同危害的hcy(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目前唯一同时治疗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依叶片已经上市。

2.降压越快、越低,就越好越安全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另外,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压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明显。倘若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使病人发生致命性脑血管问题。因此,按人类生物钟用药,即上午9~10时、下午14~15时各用一次降压药更为安全有效。

3.血压降至正常就是治愈

有患者当血压降至正常以后就认为已经治愈而停止治疗,结果血压又复发,这样治疗,对身体非常不利。可依据患者不同病情灵活选药的具体化阶梯治疗方案,即所有药物初用时都应自小剂量开始,待血压下降至预定水平,且稳定一段时间(6个月)后,可减少用药种类、剂量,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并坚持治疗的顺从性。

4.自我感觉良好就不需要治疗

因为老年人有生理性退变,对高血压的应激反应不及时,其自觉症状不明显,自我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且不再检查,直到发生严重的靶器官损伤(脑中风、高血压肾病、心肌梗塞等)。因此,自行停止治疗是有害的。

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相关推荐

高血压预防知识有哪些啊

预防高血压,常用果醋特别苹果醋,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钾离子,能够抵消体内过多的钠盐,从而降低钠盐的含量;同时,苹果醋的酸性成分能疏通、软化血管,帮助排出血液中的毒素。预防高血压果醋特别苹果醋,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钾离子,能够抵消体内过多的钠盐,从而降低钠盐的含量;同时,苹果醋的酸性成分能疏通、软化血管,帮助排出血液中的毒素。患低血压的病人食果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 果醋含有较多的天然芳香物质有机酸,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经常喝果醋好处多多。 因此,血压高的人不妨喝点苹果醋,一般一天喝250毫

花生叶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失眠:用于神经衰弱,夜不能寐,失眠多梦,易于惊醒,头胀痛,心悸健忘,食少。 2、治疗高血压:用于中老年高血压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镇定作用:补养心脾,镇静安神。

高血压患者最容易进入的八大误区

高血压心血管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在饮食生活上存在着很多的注意事项。比如主食的选择。盐的摄入量。心理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等都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另外,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也防止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但人们在治疗高血压期间很容易走入误区使得病情没能好转,下面介绍了患者容易进入的八大误区,一起来了解下。 1.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2.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3.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4

细数高血压防治的八大误区

如何预防高血压 1、注意养生和保健:中医认为,先天体质不足,后天情志不畅和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可导致人体肝肾阴虚、肝火上扰,阴阳失调、脾胃不足、血脉凝滞从而引起高血压。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度劳累,保持大便通畅。可按摩印堂穴、桥弓穴、双手拇指按压风池穴、按摩关元、气海、神阙穴、肾腧穴、合谷穴、曲池穴、太冲穴、太溪穴等达到调和阴阳、疏肝理气、补气养血作用。从而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使体液调节功能恢复正常,改善心脑血流供求平衡,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经常测量血压:预防高

麻风病的防治知识

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近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病患者人数已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人,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 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儿童患手足口病要及时就医,控制病情,严防病情加重,在尊医嘱用药的同时加强儿童护理;因手足口病为传染病,要及时关注家中其它儿童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为幼托儿童,要及时通知幼托机构,并请假治疗。 2患儿应清淡饮食,注意患处卫生,轻症患儿一般无需住院,在家中治疗、休息、防治交叉感染;将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进行煮沸消毒,清洗被褥、衣物,至于阳光下暴晒;保持每天房间通风两小时以上。 3全家总动员,人人讲卫生,严防各类传染病,日常生活应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长期服用西药降压有哪些危害

期服用西药降压的高血压患者,应该都有一个共识:西药降压虽快,但治标不治本,因为它无法抑制病情恶化,不仅不能阻断并发症,反而会加剧并发症的发生。 这因为,由降压药产生的大量的药物代谢毒素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服用越多沉积的也就越多,最终导致血管硬化、变薄、变脆;再加上降压药通过强力扩张血管以达到快速降压的,因此必然使原本已经硬化的血管变得更加脆弱,而这将会严重地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的人体器官,并加剧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危及人的生命。 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但目前不少高血压患者遇到降

失眠的原因及防治知识

1、生活压力太大。 郁闷日子压力的增大,如今而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不得不愈加卖命,他们由于家庭担负轻、应付、娱乐、加班这些无法的表象变成年轻人的家常便饭,也让睡觉时刻一减再减,一朝一夕变成失眠一族。 2、透支睡觉。 睡觉的时刻应当有规则可循的,而很多年轻人都在一夜乃至几夜通宵后在挑选一个时刻长睡一次。虽然各种缘由致使的黑夜睡觉无规则,所以白日张狂睡觉,以补偿前几天睡觉的缺乏。并且,黑夜作业白日睡觉逐渐成了一种习尚,这些思维都失眠的根源地点。 3、心思因素。 心思因素致使失眠最常见,很多心思应激,如人

高血压可以吃桂圆吗 哪些五谷杂粮能降血压

黄豆——营养学家推荐的高血压患者的优质食物;玉米——降糖降脂,保护血管,防治高血压;黑米——有利于控制血压;红薯——避免过度肥胖,有效保持血压稳定;绿豆——降压明目;小米——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薏米——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型高血压患者;荞麦——膳食纤维丰富,预防并发症。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何确定的

一次测量血压升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一定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因此确定高血压的存在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不仅决定于测量方法否正确,还要求尽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格活动、寒冷、精神紧张或饮茶咖啡等的影响,因此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测量前应先让患者安静休息片刻。 2、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测量均可,但被检手臂应放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者最好有靠背,手臂要有支撑。 3、气袖展平后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要距肘窝2-3cm。 4、听诊器胸件要放于淑脑动脉上,不要接触气袖。 6、放气速度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