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治眼病
糖尿病人如何治眼病
糖尿病眼病主要呈现两个年龄高峰:一个是中老年人,另一个是工作年龄段的中青年人,主要与锻炼少、饮食中含有高糖高脂肪有关,并且,该年龄段的患者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治疗越晚失明概率越高。
令人遗憾的是,做手术者大多眼睛都已出现严重病变,部分人已丧失治疗良机。
糖尿病性视网膜脱落,一般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在失明以前,手术可帮助85%以上的病人实现眼部解剖复位,80%的患者术后裸视能达到0.2以上。但治疗越晚效果就越差,风险也越大,如果失明以后进行手术,只有30%至40%的患者能恢复到0.3以上视力,能裸眼看到一般物体,大部分人视力很差,几乎不能出门,部分人则会失明。
但是,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在出现水肿的时候都不重视,虽然在这个时候,视力已经在开始下降,但是很多一直到了眼病严重的时候才想到看医生。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眼病的双眼都有病变,但是发病的也会有先后的顺序,在当双眼皮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的人是不在意的,只有到了一只眼睛失明了甚至到了另一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才去看病,但是这个时候手术的意义已经是不大了。
叶黄素软胶囊适应症状
1、防治儿童近视斜视弱视等眼病。
2、治疗成年人视网膜色素变性,保护视功能。
3、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
4、防治眼睛的辐射伤害
5、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的视网膜病变。
6、强效抗氧化,保持体态年轻化。
7、具有显著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8、具有显著抗癌活性。
9、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现代“城市病”。
糖尿病眼病防治八招
一、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会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巨大。
二、控制血压
血压、血脂、血糖对预防糖尿病眼病都很重要。有人曾研究过两组糖尿病患者,一组是高血压,一组是正常血压,观察血压对眼底病变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了34%。每个人的视力主要是靠黄斑区的光反射,黄斑区出现水肿即影响视力,有人认为糖尿病最影响视力的是黄斑区的水肿。
有人做了实验,一组高血压,一组正常血压,结果是高血压组的视力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也就是说,平常控制血压很重要,血压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现阶段血压不好,但暂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长此以往,10年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非常大,还会导致失明。
三、控制血脂
血脂也很重要,当病人有严重高脂血症时,血液中含有大量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使视网膜血管颜色变淡而近乳白色。这些脂蛋白有可能进一步从毛细血管中漏出,这就是视网膜脂质渗出,在视网膜上呈现出黄色斑片。如果脂质渗出侵犯到黄斑则可严重影响视力。
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后果非常严重,且不易被及早发现。高浓度的血脂可以激活血小板,使其释放多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积性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
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且老年人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四、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从发现糖尿病
五、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
糖尿病病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另外,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都要加强重视。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很多种糖尿病眼部病变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六、与电脑和平共处
自我调节 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做5分钟眨眼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或者再做一下眼部按摩,眼睛周围有很多穴位,许多经脉由此而过,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明显改善视疲劳状态。
七、饮食或者药膳的调理
中医讲“药食同源”,可以利用一些食物来调节视疲劳状态。 没有糖尿病的眼病患者可以泡茶,比如菊花绿茶,在绿茶中加一些菊花;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泡菊花,加枸杞、决明子,可滋阴、养肝、明目。每天热水冲泡两次代茶饮,早上、下午各一杯。在水温不很烫的时候,把眼睛贴在杯子口,用代茶饮的热气熏眼睛,茶稍凉之后喝掉,这样,一次代茶饮起到了两次保护眼睛的作用,内外兼用。
八、出游防护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专家都主张的控制血糖三大法宝为:带着白开水,多运动,多吃蔬菜。
出游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但是夏日阳光好,紫外线很强烈,很多研究资料已经明确显示: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白内障,所以,不管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正常人,在夏季外出时,都需要打遮阳伞、戴上防护眼镜,比如墨镜。购买太阳镜时需注意,要选择真正能防紫外线的眼镜。
如何防治糖尿病眼病
由于糖尿病眼底病变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预防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患病开始就要坚持定期做眼科检查:
1.一般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应立即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相关病例档案;
2.对于没有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建议6~12个月散瞳检查眼底1次;
3.对于已出现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3~6个月检查1次,并及时进行治疗;
4.妊娠糖尿病妇女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
目前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一般来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措施。若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HbA1c<7.0%,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危险率会减少50%~70%。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眼底出血的重要诱因。高血压也可直接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因此,要求患者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3.药物治疗虽然目前尚未研制出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效药,但临床实践证明一些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4.激光治疗对于单纯型和早期增殖型病变,激光光凝可以减少视网膜氧耗、破坏新生血管和封闭渗漏的血管,改善正常视网膜血流的供给。
5.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如新生血管引起的玻璃体出血一个月仍不能吸收者;而对视网膜玻璃体增殖条带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则应尽快手术。对玻璃体积血合并白内障的病例,可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人能吃莴笋吗 糖尿病人能多吃莴笋吗
糖尿病人不能多吃莴笋。糖尿病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而糖尿病眼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莴笋中的某种物质会对视神经产生刺激,容易诱发眼疾,糖尿病人吃了以后会使糖尿病眼病的症状更加严重。
糖尿病并发症在眼部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在眼部有什么症状?糖尿病是现在中老年人中比较普遍的疾病,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病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痛苦。那么,糖尿病眼病有什么症状,下面请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硬性渗出斑
硬性渗出斑是糖尿病眼病并发症的症状,患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白色、黄白色的斑点,大小类似于微血管瘤或小的点状出血,是水肿后神经组织分解产生的脂质堆积。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仅次于老年性视网膜变性之后的四大致盲因素之一。
视网膜出血斑
这种症状可以与视网膜血管瘤同时出现或前或后发生,多位于视网膜血管下,呈圆点状暗红斑,在糖尿病眼病严重时会有浅层条状或火焰状出血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
如何防治糖尿病眼病
定期做眼科检查
由于糖尿病眼底病变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预防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患病开始就要坚持定期做眼科检查:
1.一般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应立即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相关病例档案;
2.对于没有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建议6~12个月散瞳检查眼底1次;
3.对于已出现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3~6个月检查1次,并及时进行治疗;
4.妊娠糖尿病妇女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
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就有糖尿病眼病,由于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很大,严重的会造成失明。所以,专家希望糖尿病人要做好糖尿病眼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容易患糖尿病眼病的人。那么,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呢?
一、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还包括同时口服避孕药丸、吸烟等患者。
二、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人。这类患者发病早、病情重,容易患眼病。
三、低龄患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
四、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者。高血糖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糖尿病眼病。
五、病史较长的患者。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有多年病史,还有出现眼病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的。
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议这类患者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
以上就是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的详细介绍,专家温馨提示: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不要让糖尿病伤害了自己,请关爱自己的健康。
糖尿病眼睛模糊还能恢复吗
1、糖尿病眼睛模糊还能恢复吗
西药疗法主要是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前三期。糖尿病眼病如何预防如今比较常用的西药有:胰激肽释放酶、弥可保及多贝斯等。但是,西药缺少整体观,治标不治本。同时,由于糖尿病眼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导致心、肝肾等器官受损,而西药更会加重损害,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衰竭等。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一些化学成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淤滞、疏通,属于治标的一个范畴,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眼病。
2、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眼病怎么办
一、首先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眼病应积极使用抗凝药物。激光治疗糖尿病眼病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然而光凝治疗并不是对所有的病人都有效,应用不当,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即使正确的光凝治疗本身也是一种损伤,会对视力、视野等造成一定损害。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轻重程度不一。因此,如何把握激光治疗的时机对糖尿病眼病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二、临床试验表明,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方法。积极使用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如新药诺和龙之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可避免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三、血压高是诱发糖尿病眼病的罪魁祸首,糖尿病眼病的高血压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是十分重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同高血压有关。积极控制血压,可预防高血压对视网膜循环的有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