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骨骼健康的行为
影响骨骼健康的行为
盲目减肥
适当的脂肪,能通过生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等,增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不少都市现代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被发现有骨质疏松的症状。因此,白领女性保持适当体重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节食18个月以后,体重虽减了3公斤,但是骨密度也会随之下降。由于脂肪层和肌肉薄弱,一旦发生意外,比如不小心扭伤、摔倒、挤压时,就比其他人更易骨折。另外,体形瘦小的人脂肪组织和肌肉较薄,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并且伴随着骨质疏松性骨折。
爱穿高跟鞋
女性爱美是天生的高跟鞋更是给女性的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也给你的骨骼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正常情况下,脚部有三个受力点:第一、第五个脚趾和脚跟。而穿高跟鞋时,身体前倾,重心前移,人体重量几乎都落在前两点,这会引起上半身的脊椎问题。
常穿高跟鞋,会使前脚掌受过多压力,膝关节吸收更多震荡力,加快了韧带的老化,韧带对固定膝关节起到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提前老化等于让关节提前“退休”。因此,高跟鞋的鞋跟不要超过5厘米,每周穿高跟鞋的次数不要超过4次,另外,穿不同高度的高跟鞋还可以使踝关节适应性提高,减少下肢浮肿!
人体骨骼、关节的抵抗力和血液循环相关。穿裙子势必将下肢暴露在空气中,受到寒冷的刺激,会使腿部血管痉挛,使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最终导致关节抵抗力下降。经年累月,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整天宅在家里
如果说以前导致骨质疏松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现在阳光直照不足则成为主因了。现代人补钙意识有所提高,但25~35岁之间的人多为办公一族,进了家门几乎一天都不出来,也不喜欢运动,不爱晒太阳,导致维生素D缺乏,补了钙却无法充分吸收的遗憾便产生了。一旦有骨质疏松,就容易出现用力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部扭伤等问题。
酷爱碳酸饮料
常喝可乐也会降低女性骨密度,而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紧密相连,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喜欢喝汽水类饮料的女性,骨折的几率是不喝汽水者的3倍;而爱喝可乐的女性,骨折的几率是不喝汽水类饮料的5倍。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可乐中含有磷酸,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喝可乐的女性还有可能牛奶摄取量不足,使身体缺乏钙质。
游戏迷
医学研究证明,脊椎相关疾病患者越来越年轻,与电脑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鼠标的使用,导致右边颈部用力较多,颈椎协调不平衡,容易诱发一侧肌肉、韧带紧张。而长时间使用电脑使颈椎保持强直姿势,腰椎长期承受身体的重量,都会导致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生。
女性各时期骨骼养护方法
20岁。此时,女性的骨骼重量达到峰值,现在就要开始维持骨骼的强度。不要吸烟、适量锻炼、保持体重、补充维生素D。吸烟会阻碍骨骼生长细胞的工作,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锻炼强度过大会引起经期紊乱,让女性提早进入更年期,引起骨质疏松。多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和牛奶。
30岁。工作和家庭都会影响到骨骼健康。要做到:少吃盐少喝咖啡、少喝酒、补钙、了解家族是否有骨质疏松病史。每天摄入1300毫克的盐和200-300毫克的咖啡即可满足一天的需要。如果按照一般的咖啡杯(一杯为100毫升)计算,最多喝3杯即可。同时还要了解家族病史,如果有骨折或者骨质疏松的现象,要及早预防。
40岁。要做到:锻炼时加入力量练习,增强肌肉密度、力量和协调性。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如散步、游泳、跳舞等。同时,关注身体健康,排查身体的其他毛病,如影响骨骼健康的糖尿病和抑郁症等。
50岁。此时你进入了更年期,更年期后的3-5年是保持骨骼健康的最关键时间。要做到: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考?雌激素替代疗法。这一时期,要每天摄入1200毫克的钙质,在更年期的后半段,可以根据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摄入1500毫克的钙。
60岁。雌激素减退是这个时期骨骼密度变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骨质疏松不可避免,骨折会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造成更大的伤害。要做到:测试自己的骨骼密度;避免摔跤;采用一些药物疗法,增加骨密度。
酸性体质有什么危害 影响骨骼健康
酸性体质会影响到骨骼正常的健康状况。
偏酸的体液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开释到血液中的钙增多,长期“借”钙的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及牙损害等。
女人喝蛋白粉的副作用
影响肾脏功能
蛋白质是需要经过肝脏加工才能转化成人体自身物质,且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尿素、氨、肌苷等含氮物质,要经过肾脏来排泄。如果健身期间大量的食用蛋白粉,会增加肝、肾的负担,从而导致肾脏功能的下降。
影响骨骼健康
健身期间,过多的食用蛋白粉,容易因过高的蛋白质摄入而增加尿中的钙质的流失,从而对骨骼健康有所损伤,严重的甚至导致骨质疏松。
不利于减肥
人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在经过消化吸收之后,肝脏会使其转化为肌糖原或肝糖原储存,而如果健身过程中,大量的食用蛋白粉,会使得体内储存的肝糖原或肌糖原已经足够,多余的就会转变成脂肪贮存起来,从而引发肥胖。
增加结石风险
长期大量的食用蛋白粉,会导致蛋白质过量摄入,尿钙排出量增加,也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米醋和陈醋哪个对身体更好 经常吃陈醋有什么危害
1.伤胃:陈醋醋本身富有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加重溃疡和胃酸的分泌程度,因此胃溃疡、胃酸过多患者要少吃陈醋以及其他的醋。
2.影响骨骼健康:因为醋能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所以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在骨骼创伤期大量食醋,会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延缓骨折愈合。
孕期补钙影响年老时骨骼健康
孕早期不宜大量补钙
因为一是会影响孕妇胃口,妊娠早期激素对胃酸有抑制作用,胃酸偏低就影响胃口;二是消化功能降低,又容易导致影响钙的吸收。孕早期胚胎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孕妇在孕早期的钙推荐摄入量和孕前一样。如果膳食均衡,只要注意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及其制品、虾皮、豆制品、芝麻酱、海带、深绿色蔬菜等)即可。
孕中期除了补钙还要进行一些辅助工作
孕妇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妊娠中期妈妈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到了1200毫克。除了食物补钙还应该配合吃 钙片。平时应多运动晒太阳,适量运动对肌肉和胎儿都有好处,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的合成,有助于改的吸收。
孕晚期也要坚持补钙
妊娠晚期是宝宝蓄积骨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妈妈每天提供150-450毫克的钙,平均每天约350毫克。准妈妈应该坚持之前的好习惯继续补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应摄入1200毫克的钙,这样才能够保证妈妈和宝宝骨骼的“双赢”。
产后补钙生产高质量乳汁
产后妈妈补足钙,不仅有利于自身产后的快速恢复,更能提高乳汁的质量。同时妈妈每哺1000ml乳汁约会使母体丢失钙300-400mg,哺乳6个月的妈妈,大约需消耗骨骼中4-6%的钙。如果钙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
小贴士:钙的吸收需要和维生素D结合,维生素D可帮助肠道钙的吸收、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和减少肾脏钙的排出。维生素D缺乏可使钙吸收率降至10%以下。如果孕妇维生素D充足,则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钙片中含有适量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非常重要。
影响肾脏功能 影响骨骼健康
健身期间,过多的食用蛋白粉,容易因过高的蛋白质摄入而增加尿中的钙质的流失,从而对骨骼健康有所损伤,严重的甚至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吃什么 骨质疏松病人的饮食宜忌
1、镁对保持骨骼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骨质疏松症者宜多吃绿叶蔬菜、瓜子、花生、紫菜、香菇等富含镁的食物。
2、牛奶、豆腐、豆浆是钙的理想来源,骨质疏松症者宜适量多吃。
3、吸烟会影响骨质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会增加钙流失。骨质疏松症者应改正上述不良习惯。
4种行为影响产妇健康
1.平卧
新妈妈们剖腹产之后,随着麻醉效果的逐渐消退,就会出现切口的疼痛。而平卧使子宫收缩的疼痛更为敏感,所以新妈妈应采取侧卧。新妈妈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个时候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产后的24小时,新妈妈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因为活动了肠道才能活动,肠道活动了才能排气,排气了才能慢慢进食,恢复饮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东西,让乳汁进一步分泌。
2.不敢大小便
剖腹产后,因为害怕触动腹部伤口,导致疼痛或者伤口开裂,很多新妈妈都不愿意下床大小便,宁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剖腹产后应及时大小便。需要注意的是,下床前要用束腹带绑住腹部,全面保护住伤口,也乐意用一只手捂住腹部一只手扶着墙。这样就不会因为走动的关系而碰到伤口引起疼痛。
3.坐浴或盆浴
新妈妈在月子期间,应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的分泌物,保持下身的洁净。而新妈妈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洗澡时必须坚持擦浴,不能坐浴或者盆浴,以免让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4.大鱼大肉
剖腹产坐月子的饮食方面宜清淡,不宜即时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剖腹产后一周内禁食蛋奶、发酵食物及牛奶,以防止胀气,一周后可开始摄入鱼、鲜奶、鸡精、肉类等高蛋白含量食物,以协助腹部受创组织修复。同时,不能使用含深色色艳跟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营养、高暖量、易消化的食品。
骨骼健康魔法书
你以为骨质疏松是阿公阿婆们的专利?错!最新的调查发现,40岁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的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不过,也别只顾着惊慌失措,你还需要了解的是:骨质疏松其实是一种完全能够预防的疾病。
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的 “专利”
如果你以为骨质疏松症是更年期以后才可能发生的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专家最近所做的调查显示,在20~40岁的女性中,患骨质疏松的人数和程度都比我们想像中严重得多。其中,在18~30岁之间的女性中,有2%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有18%的人有骨质疏松隐患。有些正值壮年的女性或者骨质稀少,或者骨密度明显降低。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前兆。
是什么导致了不断上升的发病率?为什么这个老年“专利”疾病如今频繁找上了年轻女性?
怎样做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 带着这个问题,《时尚健康》请专家分析了5种关键的致病因素,并给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瘦瘦瘦,瘦到骨头里
减肥风暴仿佛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地球。它卷走的除了爱美女士们腰间的脂肪,还有餐桌上无数的健康美味以及其中的钙元素。奶制品就是这场减肥战争无辜的牺牲品之一,被称为奶中“极品“的奶酪更被连带着蒙受了不白之冤。在追求苗条这个强大的诱惑下,爱美的女人们把跟“奶”字沾边的食物统统请出了食谱。殊不知,“断奶”之后,我们无疑就是人为阻断了平日最自然的钙质来源。据美国医学专家的研究统计:大多数美国妇女的钙摄取量仅占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须的一半左右,钙缺乏就这样成了流行病。
另外,因为渴望苗条而过度节食也会耗损钙质的供应。研究发现,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节食食谱会增加血液的酸性,为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就必须消耗骨骼中的钙质以达到中和血液酸碱性的目的(钙能够减轻血液酸性)。营养学家认为,其实最古老的饮食金字塔的模式还是最科学的,每天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也是骨骼健康的最基础保障。
骨骼保护TIPS:
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取量应该达到1000~1200毫克。一小杯牛奶中大约含有282毫克的钙, 而奶酪的含钙量更是牛奶的3倍以上。营养学家建议,不妨在办公室的抽屉里预备一小盒干酪,每天下午3点大脑短路的片刻吃上一块,既补充精力又补充健康。
如果你天生对奶制品不感兴趣,那么,新鲜的橘子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谷类、全麦面包等也都是富含钙质的好食物。
建议:每个成年女性每天应吃3种含钙丰富的食物。要是少吃了1份,就需服用300毫克的钙片(最好是抗酸的钙片或是含有维他命D的补充剂,维他命D能促进钙的吸收)。
坚强的骨骼是怎样“炼”成的?
调查显示:这个城市里有2/3的人没有规律性的锻炼,1/4的人甚至从不运动。所以,很多人年纪轻轻,骨骼就开始变得脆弱无力。
但是,即便是那些每天都抽时间去健身房的人,也未必懂得锻炼骨骼的正确方式。因为专家发现,一些轻柔的锻炼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的过早发生没有任何作用。专家近来的一项研究发现,步行,做家务,还有其他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都无法阻止骨质流失;游泳,骑自行车,利用健身器械锻炼,也都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保护骨骼的作用。所以,医生建议我们有必要“超负荷”,加大骨骼的负载,以期达到保护骨骼健康的目的。
骨骼保护TIPS:
慢跑、跳绳、有氧步行,特别是力量型的锻炼都会让骨骼受益。手持约合体重10%~15%分量的哑铃,蹲举,前举,上举,都能增强腿骨的力量,尤其是髋骨的力量,因为这个部位最容易骨折。
还可以做下面这样的锻炼,效果弱一些,但简单易行:双脚离地,向前跳跃,落地时双膝弯曲。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跳跃50下,对增加骨质很有帮助。
要加强上肢骨骼的锻炼,可以做双臂屈伸,胸部扩展,双臂侧举。如果你专注于步行,可以在口袋里放上一包足够重的沙袋或石块,大约是体重的10%就可以了,这样在步行时也可以锻炼骨骼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只锻炼一年半载就放弃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一旦停止锻炼,骨密度又会回复到你开始锻炼前的状态。
当心孕期“钙饥荒”
怀孕期间,肚子里的宝宝从你骨骼中征收的“税款”与你对他的爱一样多。具体地说,怀孕期间你的身体全神贯注于宝宝的需要,你的需要则被排在了其次。假如你的饮食无法对小宝宝骨骼的形成和发育提供足够的钙,那么,你子宫内的小家伙就会从你的骨骼中拼命汲取这种重要的矿物质。确实,一些孕期女性的骨骼非常脆弱,以至于生产时发生了骨盆骨折。
所以,倘若准妈妈不按医生的指导服用足够的钙,那么她的骨骼确确实实可能遭受腹中宝宝的“横征暴敛”。对孕妇来说,钙的指导用量应该是在每天1500毫克左右,稍微高于普通人的钙摄入量。
骨骼保护TIPS:
在孕期和哺乳期,以钙片作为辅助的补钙手段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要喝比平时更多的牛奶。“再次怀孕可能需要至少间隔两年时间,”阿肯色州立大学的Turnerto建议,以便你的身体能在两次怀孕期间有机会重新恢复骨骼的力量。
避孕方法,与骨骼健康何干?
如果告诉你,你的避孕方法造成了你怀孕分娩时的骨骼脆弱,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每3个月1次的皮下注射避孕法,看起来既便宜又方便,但它也有一个重要缺陷:抑制排卵的同时降低了保护骨骼的雌激素。“一旦雌激素水平降低,骨质也随之流失 ”,致力于健康研究的健康组织合作中心的医生这样说。在近日一项针对18~39岁之间女性的调查中,使用注射避孕方法的人,每年以1.1%的速度流失髋部骨质,而对照组没有使用注射避孕的人,髋部骨质的流失速度仅为每年0.5%。随着时间流逝,这么小的百分比也会给骨骼健康造成重要影响。
骨骼保护TIPS:
放弃皮下注射避孕法就会免除它所带来的伤害。很多曾经采用这种避孕方法的女性发现,终止注射避孕后骨质很快就能重新修复,终止30个月后骨质便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骨骼的健康状况与那些从未采用过注射避孕的女性一样。“如果你有骨质疏松症的家族病史,那你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略微高些,也更容易在三四十岁的年纪骨骼就开始变得脆弱。” 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的Cosman博士这样说。
烟草——骨骼健康的另类隐患
吸烟严重影响肺的健康,这个道理无人不知,但专家也同时指出,吸烟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能够渗透到骨髓,并能成倍地增加患骨质疏松的危险。
哈佛大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项目,护理健康研究,跟踪调查了12万名女性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不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吸烟的女性都比不吸烟的女性易患髋部骨折,其危险性多出20%。
研究人员虽然无法确定吸烟影响骨骼的原因,但是他们怀疑吸烟降低了体内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减少了钙的吸收。“烟民通常更容易兼有其他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比如生活懒散导致的缺乏锻炼等等。”哥伦比亚大学的Warren教授这样分析。
骨骼保护TIPS:除了戒烟再无其他更好的选择。
晚上吃钙片好的原因是什么
白天食用食物的时候,人体不断从食物中吸收钙离子,补充到血液中,替换掉骨骼中不断代谢出去的钙质。
而晚上没有食物的补充,血钙被吸收到骨骼中,导致体内钙质降低,离子水平出现改变,因此晚餐后半个小时补充钙质最好。
可以缓解钙离子减少导致的代谢不平衡,也不会影响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