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破伤风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的护理要点

1、病室要求遮光,安静,温度15~20℃,湿度60%左右,避免外界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协助排痰、吸痰;给雾化吸入;给氧;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防止受凉;防止进食时误吸等。

3、加强营养,维持体液平衡给口服、管饲或静脉营养;静脉输液、输血浆、清蛋白等。

4、预防损伤如加床防护栏,防坠床;抽搐发作时,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垫,防舌咬伤。

5、加强基础护理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6、人工冬眠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冬眠药物滴速;观察冬眠并发症。

总结小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做好一般护理。置患儿于安静房间,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戴黑布眼罩,避免声光刺激。剪指甲,手心放置干燥棉球,防止抽搐时自伤手掌心。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尽量在镇静剂发挥最大作用时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二,要控制痉孪。小儿破伤风的特征性特点为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孪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导致肌肉强直性痉挛,而痉挛引起的窒息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痉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第三,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作用在于阻止伤口破伤风杆菌的生长,减少外毒素的产生,还可预防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首选青霉素,再联合应用甲硝唑静脉滴注。

第四,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患儿抽搐频繁,不能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极易造成痰液阻塞而引起窒息发绀,床旁应备好抢救设备,如氧气、吸引器、复苏皮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等。

第五,注意患儿的脐部护理。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2次用3%双氧水清洗脐部后涂以2%在碘酊或用甲硝唑0.5克加生理盐水30毫升稀释后脐部滴注,以杀死局部的破伤风杆菌,用过的敷料和棉签应焚烧。

什么样的伤口易致破伤风

并非只有生锈铁器弄伤才致破伤风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生锈铁器弄伤才会致破伤风。这是一种误解,也因为有这样的误解,不少人弄伤后忽视防范破伤风。

其实,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动物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并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所以,破伤风都发生在受伤后。

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破伤风的发生除了和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免疫力低等情况有关外,局部伤口的缺氧是一个有利于发病的因素。因此,当伤口窄深、污染较严重、坏死组织多,破伤风便容易发生。

“一般来讲,伤口深或者污染重,比较容易发生破伤风。铁锈、泥土这些污染物的沾染非常容易引起破伤风。锈钉扎伤、木屑扎伤,是最常见的情况,一般要做破伤风免疫治疗。还有就是动物咬伤、开放性骨折、严重烧烫伤等,均可能发生破伤风。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未经消毒的脐带残端和消毒不严的人工流产术后。但如果仅仅被干净刀片轻轻划破手指,伤口较浅,一般不会引起破伤风。”

肌肉痉挛,破伤风的典型症状

人受外伤后, 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因此,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如果受伤后伤口没有进行及时消毒、清创等处理,破伤风杆菌在生长繁殖时会产生一种外毒素,正是这种毒素引起了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 日,亦有短于24 小时或长达二三十日甚至数月的。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等前驱症状, 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2~24 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张口困难,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以后顺次为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痉挛、抽搐。

患者常常会牙关紧咬,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仰,有时,声、光、震动等轻微刺激,就可引起患者剧烈抽搐,严重的还会妨碍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和致死性窒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轻微的外伤,可进行简单的家庭护理,用碘酒消毒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包扎。重要的是应避免伤口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若有异物扎入肌肉或有伤口化脓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外科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比如,出现较深的伤口,或伤口被泥土、铁锈等污染, 都应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 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要先进行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与破伤风抗毒素区别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的一种免疫疫苗.为了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病的目的. 而破伤风抗毒素是用对破伤风策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的作用、但这种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此、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使体内产生自动免疫抗体、从而达到长久的预防皮伤风的目的.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才会产生自动免疫力.因此、如果人体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而发生外伤、或是刚刚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而自身尚产生免疫抗体时发生外伤、为防止感染破伤风、应首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使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衔接起来、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的目的.若已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人类发生外伤后、没有必要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做为类毒素的抗原和抗毒素的抗体同时注射后也会发生拮抗作用而使相互作用降低、失去免疫效果.生活护理

百白破能预防破伤风吗 多久百分百排除破伤风

6-12日。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在6-12日,若是过了这个时期并没有出现破伤风的早期症状的话,是可以基本上排除破伤风,但是建议最好还是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其实患上破伤风具有一定概率,是需要其划破伤口的物体上有破伤风杆菌,才会有机率患上,而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细菌,所以在受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伤口,不给破伤风杆菌有生存的环境,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上破伤风的概率。

得了新生儿破伤风怎么办

1.止痉药:破伤风的抽搐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痉挛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所致,反复严重抽搐会造成重要脏器,特别是脑、心、肾的缺氧而导致严重后果。抽搐的能量消耗大,同时还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故有效地控制抽搐,就成为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止痉药以能控制抽搐,使患儿处于嗜睡状态,刺激能醒为宜,理想的止痉药物应该是能很快控制抽搐而不具有呼吸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2.中和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病毒(TAT)1-2万U稀释后肌注或静脉滴注,另取3000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阳性者需用脱敏疗法注射。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U肌注,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30天,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但价格较昂贵。

3.抗生素:用于杀灭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的应用青霉素、四环素对动物感染破伤风杆菌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亦证明其疗效。青霉素每日20万U/kg,或头孢菌素、钾硝唑、静脉滴注,每日15mg/kg,分次静脉滴注7-10天。

4.其他治疗:脐部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涂抹碘酒以消灭剩余的破伤风杆菌。发作时缺氧者予以间歇性吸氧,严重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5.护理营养: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保持体温稳定,必要的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病初应禁食,予以肠道外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

打破伤风针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无效。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什么情况要打破伤风针 打破伤风针后要注意什么

1、注射破伤风之注意护理伤口,注射免疫获得的抗体是中和毒素而不是杀灭破伤风杆菌,打完破伤风针后仍然要注意预防伤口感染,按照医嘱服药,注意不让伤口沾水,以免伤口受到严重污染后感染,产生素毒多,导致常规用量也不能完全中和外毒素。

2、后一周内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酸性食物,不喝浓茶和咖啡,不喝酒,吃了禁忌食物容易造成破伤风类毒素失效。

3、因为破伤风针是即时预防,在打破伤风针后,如果在短期内再次受伤,需要看情况看是否需要重新打。

破伤风的护理

(1)病人所住房间应有帘,避免强光刺激,有条件者可用红灯泡.

(2)走路,说话轻,避免粗鲁的翻身动作和频繁地触动病人.

(3)电动吸引器尽量远离病人,保持室内安静.

(4)护理工作应有计划性,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护理,检查等操作应集中进行,尽量在用镇静剂后进行.

(5)必要时可加大镇静剂,减轻病人对刺激的反应.

加强心理疏导.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目前解痉的治疗方法,解痉的效果及情绪紧张对疾病的不良影响.

夏季热伤风护理手册

1、控制室温

夏天气温较高,发烧后体温不容易发散,所以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室温。在盛夏时,可适当开启空调降温,但室温要控制在26~28℃。不要认为孩子发烧了就把空调调低,认为这样才能降温。实际上,室温过低的话,孩子的血管会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另外,空调房要注意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控制体温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有时孩子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高热,为避免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要及时进行退热处理,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泰诺林、百服宁等) 或布洛芬(美林)。

3、饮食清淡

孩子患热伤风后,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有的妈妈心疼孩子,看孩子感冒、发烧食欲不好,吃不下多少东西,就想给他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回来,鱼、肉、虾这些高蛋白的食物没少做给孩子吃。其实,在这个时候吃太多这样的食物并不适合,应该给孩子吃得清淡一些,比如炒百合、炒苦瓜等,又清爽又去火,而鱼和肉暂时不吃或少吃,这样对孩子的康复才有好处。

相关推荐

哪些情况需注射破伤风疫苗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破伤风针用了比不用好。所以在受伤后,为了保险起见,总要打针破伤风抗毒素,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是否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应根据伤员的划伤程度、伤口的感染情况以及伤员的免疫基础,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伤口表浅,伤口清洁,受伤者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百白破疫苗)的,只要对伤口作清洁、消毒、包扎就可以了。 2、伤员虽然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但时间比较久了,且伤口比较深、比较脏,对此除了清洁消毒伤口,只要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TT)疫苗即可。 3、对于从来没有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伤口比较深又比较脏的

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区别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的一种免疫疫苗,为了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病的目的。 破伤风抗毒素是治疗用药,是用对破伤风病具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的作用。但这种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此,对于预防破伤风病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使体内产生自动免疫抗体,从而达到长久的预防皮伤风的目的。

铁锈上面有破伤风杆菌吗

1、铁锈上面有破伤风杆菌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如果是被铁锈金属划伤表皮,伤口不深,只需做好适当的清创,可以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果伤口较细较深你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到医院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

破伤风防治的四大误区

破伤风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致命性感染性疾病,但是对于破伤风的防治人们存在不少误区,以致耽误了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者大有人在。专家告诫大家,有伤口确实有必要预防破伤风,但是也要分情况,千万不要进入了治疗的误区,给自己徒增烦恼。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很多医院在接诊到受伤的患者后,甚至只是一些轻微的擦伤,无论患者以前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

破伤风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破伤风患者的饮食有哪些呢?破伤风的饮食治疗方法虽然不是主要治疗破伤风的方法,但是对于破伤风的治愈也是有着一定的作用的,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破伤风的食疗方法,对于那些患有破伤风的人群,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了。那么破伤风患者的饮食有哪些呢? 破伤风患者的饮食之一、1块蜜蜡,适量的酒。取5到9克蜜蜡,然后用1杯热酒化开之后服下。此方和玉真散一起服用更好。 破伤风患者的饮食之二、蚕子、酒。将3克的蚕子放进碗中研磨成细末,取50毫升的暖酒一起调服,隔一个小时之后再服一次。 破伤风患者的饮食之三、50克杏仁、5

破伤风死亡率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后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死亡率为20—40%左右.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动物的粪便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如果伤口很浅,血运丰富的地方不易感染,因为破伤风杆菌在有氧的地方不易感染.若伤口较深,污染较严重,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一般而言,破伤风潜伏期为6—10天,也有少数人潜伏期会长达1个月左右,破伤风一旦发作,想治好比较困难,,首先您需要放松心情,小伤口一般不会感染破伤风.可到医院查查有无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铁锈上面有破伤风杆菌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如果是被铁锈金属划伤表皮,伤口不深,只需做好适当的清创,可以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果伤口较细较深你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到医院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

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吗

应对破伤风要避免四个误区 误区一: 有创伤就要注射 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 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 只在外伤后24个小时之内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

烧烫伤后应如何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它通常并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但人体皮肤出现外伤时,如开放性损伤、开放性骨折、烧烫伤等,甚至细小的伤口如刺伤,均可能发生破伤风。临床上,破伤风的治疗非常困难,死亡率高,而预防的效果极佳,普遍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被动免疫法预防的外伤者,发生破伤风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烧烫伤属于开放性创伤,它符合破伤风发病所需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特别是严重性烧烫伤,创面愈合时间长达数月,都会给破伤风杆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