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乳越浓就越会营养吗

母乳越浓就越会营养吗

有些母乳喂养的妈妈会有这样的困扰:我的奶水很稀,会不会不够营养?其实,母乳浓或稀并不代表母乳的营养好或不好,关键要看喂养结果。

在母乳喂养上,妈妈们最应该还是要注重喂养的结果,也就是孩子是否吸收很好。而并不是喂养的过程,不管母乳是怎么样的,只要还是消化吸收好,发育正常,那么就说明母乳是营养足够的。

举个例子,一个妈妈的奶水看似很浓,但是,宝宝吃完之后,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体重长不上来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太过在意奶水是否浓好还是稀好,关键还是适应于宝宝的就是最好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宝宝长得好就可以了。

那么怎么看出宝宝是否长得好的呢,那么小编建议你们,可以用生长曲线来判断。可以从宝宝一出生,到不同阶段,把生长曲线画出来,生长结果,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每个孩子都是个体,不可以能跟别的孩子一摸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指导,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看你们自己摸索,来让自己的孩子能够生长很正常,千万不要和别人的孩子比。

母乳喂养要避免这些误区

1,初奶是坏了的奶。

初奶的颜色是淡黄,粘稠的,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初奶就像是憋坏了的奶水,是不能够给孩子吃的。其实刚好相反,初乳是最最营养的,它不仅能增强宝宝抗病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2,奶水清淡就没用营养。

通常老一辈的人都会奶水清淡,那么就是没有营养的。其实对比与牛奶,配方奶来说,清淡的奶水中所含有的营养素都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3,产后没奶不让宝宝吸允。

宝宝的吸允能促进乳汁的分泌,所以当宝宝出生后的半个小时,妈妈们就要让宝宝吸允乳头了,就算是没有奶水,也要让宝宝吸允,持续半个小时。千万不要因为开始没有奶就放弃母乳喂养了。

4,六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妈妈的乳汁质量并不会因为孩子的成长而变化的,所以一般是建议妈妈能将母乳喂养进行到六个月以上,或者是是坚持母乳喂养两年或者是两年以上是最好的。

这2种错误母乳观念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三、四个月以后,有些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

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如何让乳汁丰沛而有营养

关键词1:初乳

所谓初乳,是指产后头几天的乳汁,质稠而带黄色,所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抗体、微量元素、钙磷、白细胞等免疫物质都比较多,比其他时间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强,对新生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正确做法:早开奶

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新妈妈生完孩子稍事休息后,第1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喂奶了。让宝宝多吸吮,不仅能刺激乳房分泌乳汁,还可以增进母子之间最初的亲子感情。

关键词2:前奶、后奶

每次喂奶时,根据母乳分泌的先后,乳汁还有前奶和后奶之分。

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虽然看上去比较稀薄,却富含水分、蛋白质,这也让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前奶”以后的乳汁,变成了白色,比较浓稠,这便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保证孩子吃后不会经常饿。

正确做法:千万不要把刚开始的乳汁挤掉

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一侧又换另一侧,要让宝宝尽量吃空一侧再换,这样才可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只吃前奶,孩子会比较瘦小;只吃后奶,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

关键词3:稀奶、稠奶

即便是从一只乳房里分泌的乳汁,也会有时浓、有时稀,这是不同体质或不同营养状况造成的。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平时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奶水会比较浓,这样的乳汁营养相对比较丰富。如果妈妈营养跟不上,吃的东西比较稀,乳汁也会稀一点儿。奶水稀一次两次无所谓,如果一直这样,就难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正确做法:妈妈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这是为了保证乳汁的营养。但要注意营养不要过于丰富。大鱼大肉吃多了,奶水上有时会漂着一层油,宝宝吃了这样的奶,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出现“脂肪泻”。因此,新妈妈不能补过,肉、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按比例搭配,保证自己的营养摄入,不挑食就行了。此外,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过敏食品、酒精等,在哺乳期间都要限食。

关键词4:过渡乳、成熟乳

按照产后时间的不同,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为重要。

成熟乳是产后第7天至9个月分泌的乳汁,此时母乳各种成分比较固定,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为1∶3∶6。

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母乳叫过渡乳,这一时期很短,但此阶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渐减少。

9个月之后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种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减少。

正确做法: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但要注意,为保证孩子的营养,应及时添加辅食。

母乳营养不可替代

很多研究结果以及详细的数据表明,1岁以上的宝宝仍旧可以从母乳中获得相当数量的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有更多的脂肪和乳量来配合宝宝的生长需要。比如448毫升的母乳就能满足1-2岁宝宝对维生素A、B12、C的大部分需要,其他可以通过固体食物获得。

母亲的乳汁对于宝宝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也就是说,人类妈妈的奶是最适合人类的宝宝,牛妈妈的奶是最适合牛宝宝的。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宝宝生病,它甚至会成为宝宝唯一愿意接受、唯一可以消化吸收的食物。妈妈的乳汁的营养肯定是可以满足您宝宝的营养需求,并对他毕生影响深远。所以提醒妈妈们,不要听信不靠谱的民间说法,不要为不愿意母乳喂养找借口,只要愿意、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什么“不养人的奶水”之说。

母乳喂养到几岁才最好

母乳对宝宝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至少喂到1岁以后;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喂养到2岁及以后。

然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妈妈相信“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很可能因为大家误解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那段话: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婴儿满6个月后,应该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多。

6个月后之所以要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不是因为母乳没有营养了,而是因为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了。并且从宝宝成长的角度来看,添加辅食是为了逐步向幼儿饮食、儿童饮食的阶段过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6个月后的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再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可以反问他她:好好的母乳不吃,去吃奶粉,难道奶牛365天产的奶就很有营养了??

此外,以下这几个常见错误观点,也导致很多妈妈早早就放弃了母乳喂养:

1、奶水稀代表没营养

有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奶水比较稀,很“寡淡”,担心奶水的营养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

实际上在妈妈每次哺乳过程中,前段奶所含的水分较多,通常比较稀;后段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看起来就会比较浓;另外,成熟的母乳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颗粒较小,看起来也会比较清。

千万别因为奶水看起来比较稀,就认定奶水的营养不足。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好、爱吃爱睡爱玩,妈妈就不要过于纠结“奶水看起来浓不浓”的问题。

2、母乳喂养久了会更难断奶

有些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的确会遇到“宝宝越大,越难断奶”的问题。

实际上这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比如,宝宝一哭了就给宝宝吃奶、宝宝睡不着时马上塞奶……久而久之,母乳对宝宝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口粮,而是安抚物。

只要你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避开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做法,即使喂养时间再长一点,也不会出现难断奶的问题。

朵妈一个朋友在宝宝2周岁生日时对宝宝说:“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吃妈妈的奶了好不好?我们以后改喝牛奶可以吗……”据朋友说,宝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下来很自然就断了母乳,过程非常顺利。

3、母乳喂养久了,乳房会出现下垂

有部分妈妈担心母乳喂养的时间长了,乳房会下垂得越来越厉害,“还是及时止损吧”,于是狠心早早地给宝宝断了母乳。

其实产后乳房下垂,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整个孕产期内,我们的乳房会由于孕激素水平的上升而增大。宝宝出生后,我们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下降了,被撑大的乳房会逐渐“缩水”回到以前的水平。

这前后的一涨一缩,使得乳房的韧带、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都变得松弛,进而造成乳房下垂。

也就是说,产后乳房下垂更多是因为孕激素的影响,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PS,如果想将乳房下垂的风险降到最小,那就坚持每天按摩和运动,佩戴合适的文胸。

哺乳期月经来了会影响母乳营养吗

1.奶水成分会稍有变化,但是质量不会变差

其实哺乳期妇女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奶水变得没有营养那只是民间说法。根据专业人士介绍,其实不然。月经来潮,乳汁成分会有所变化,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会偏高,而脂肪的含量会偏低。这样并不会影响奶水的质量。还是可以正常哺乳的。众所周知,产后4个月内的母乳质量是最佳的。但是经期期间的奶水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体内催乳素水平发生改变造成的。待经期过后便可恢复正常,只是暂时现象,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

2.乳汁分泌减少

来月经期间,由于催乳素含量发生改变,体内母乳的分泌量可能会减少。但是乳汁的分泌也是和产妇的饮食与宝宝的吮吸密切关联。所以如果产后来月经,建议多喝些营养并且不会太浓稠的汤水,适当补充营养。或者增加宝宝每天的吸奶时间和次数也可以帮助促进乳汁分泌。

因此在经期期间,无须停止母乳喂养。母乳最安全最有营养的,是宝宝最好的养料。因此各位新晋妈妈遇到此类情况,也不必过分担心忧虑。养好身体,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健康,平常心对待即可。

母乳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母乳蛋白质含量较低,1.1-1.3g/dl。由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组成,前者提供氨基酸和无机磷。乳白蛋白约占总蛋白的2/3,主要成份有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白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在胃内形成凝块小,有利于消化吸收。

2、碳水化合物:母乳中的乳糖含量为6.5-7.0g/dl,较牛乳中乳糖含量(4.5-5.0g/dl)高。是生后6个月内婴儿热能的主要来源。乳糖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中所含的乙型乳糖有间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

3、脂肪:以细颗粒(直径<10μm)的乳剂形态存在,其中较易吸收的油酸脂含量比牛乳多一倍,而挥发性短链脂酸比牛乳少7倍,长链不饱和脂酸较多,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脂肪球少,且含多种消化酶,加上小儿吸吮乳汁时舌咽分泌的舌脂酶,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故对缺乏胰脂酶的新生儿和早产儿更为有利。

4、维生素:正常营养的乳母乳汁中维生素A、E、C较高,而维生素B1、B2、B6、B12、K、叶酸含量较少,但能满足生理需要。

5、无机盐:人乳矿物质含量约为牛乳的1/3。人乳钙、磷含量(33:15)比牛乳(125:99)低,但钙、磷比例适宜(人乳为2:1,牛乳为1.2:1),钙的吸收良好,故人乳喂养儿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6、微量元素:铁在人乳和牛乳中含量均低,但人乳中铁的吸收率明显高于牛乳。人乳锌含量比牛乳低(人乳0.17-3.02mg/L,牛乳1.7-6.6mg/L),但其生物利用率高。母乳中锌的吸收率可达59.2%,而牛乳仅为42%。因人乳中存在一种小分子量的配位体(ligand)与锌结合,可促使锌的吸收。因人乳中存在一种小分子量的配位体(ligand)与锌结合,可促使锌的吸收。

母乳中铁的吸收率为45%-75%,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为13%。此外,母乳中还有丰富的铜,对保护婴儿娇嫩心血管有很大作用。

怎么判断奶水稀和浓

知道问这个问题的妈妈是怎么想的?我看到这个题目之后着实想起了很多,俩个宝贝我都是母乳喂养,母乳带给孩子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关于奶水稀不稀,这个因人而异,也因为时间在变化,初乳是最浓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奶水会越来越来稀,在月子里喝了油水大的浓汤,奶水也会变得更浓一些,这些浓稠度都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稀得奶水比较透明,浓的奶水比较白,再就是可以挤出来放置一段时间,母乳会有很多的沉淀物,沉淀物越多代表越浓。

可能有的妈妈觉得奶水稀了孩子的营养就跟不上,其实,这是没有关联的,奶水的稀浓虽然和营养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对于宝宝来讲,再稀得奶水也是足够的,唯一不够的可能就是奶量,而且,母乳里面含有很多的元素是其他奶粉所不具备的,因此母乳被誉为最好的抗生素,就是因为母乳里面有抑菌杀菌的功效,孩子眼睛发炎了,或者哪里被蚊子叮了,涂一点母乳就会有神奇的效果。

果妈的经验,果果和冻冻还在母乳的时候,就算发烧。也很快就会好起来,因为发烧的时候她们不太爱吃东西,就只喝母乳,母乳里面杀菌功能抵制了炎症的扩散,果果断奶之后每一次发烧都会持续3天左右,而在没发烧之前基本一天就会好。

很多老人说宝宝六个月之后的奶水就没有营养了,断奶是最好的时机,我觉得这真的很可笑,大自然的生物生长规律来讲,牛奶一定是最适合牛的,母乳也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仅凭营养上分析,牛奶可能比母乳营养要高,但是里面的钙质孩子未必都吸收的了,相反,母乳里面的钙质虽然少,但是孩子一定会都吸收掉,而且,6个月以上的孩子都要添加辅食,一些母乳里面欠缺的铁和锌还有钙都可以通过辅食添加给宝宝。

所以,虽然宝宝越来越大,母乳越来越稀,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因为这对于孩子不仅仅是喂养的问题,还是关系着她的心理的发育,母乳喂养的宝宝和妈妈之间的感情一定会更深厚的。让我们都将母乳坚持到底吧!

如何判断奶水稀浓

· 奶水稀浓因人而异

妈妈的奶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变稀,宝宝刚出生时,妈妈奶水最浓。营养丰富的浓汤可以提高奶水的浓度。辨别方式有两种,一是可以通过看颜色来看,若颜色透明说明奶水较稀,白色则说明奶水浓稠:另一种办法是将挤出的奶水放置,看沉淀物质的多少,多说明奶水弄为后奶。

· 奶水稀也富含营养

如果妈妈的奶量够,就算宝宝吃一些稀的奶水也会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让宝宝喝奶水长大很有必要,奶水中有很多独有成分,被誉为是最好的抗生素,还起抑菌杀菌的作用。

TIP:六月后断奶合适吗?

虽然六个月后,母乳里的营养价值降低,但此时并非断奶最佳时机。虽然此时奶粉的营养可能要比母乳高,但宝宝不一定能完全吸收;相反,即使母乳含钙量较低,但能被宝宝完全吸收。宝宝满6个月后要添加辅食,可以为其补充母乳中缺少的铁、锌和钙,所以不用担心奶水营养不够。另外,母乳喂养可以使母子更亲密,感情更深厚。所以建议坚持母乳喂养,不要因为宝宝长大而放弃。

相关推荐

4类女人不宜喝浓茶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常饮浓茶有害。 1、经期因失血过,喝浓茶不利于铁的吸收,易导致贫血。还可因咖啡因的刺激引起痛经和延长经期。 2、孕妇喝浓茶,不仅易患贫血,而且不利于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浓茶中的咖啡因不仅影响胎儿的营养吸收,还增加胎动次数,使胎儿发育不良,对母体和胎儿健康都不利。 3、产期喝浓茶,可因兴奋过度而影响休息,导致分娩时精疲力竭,子宫收缩无力,易造成难产。 4、哺乳期喝浓茶,咖啡因可通过乳汁刺激婴儿引起兴奋作用,使婴儿不安,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另外,鞣酸可抑制乳腺泌乳,影响哺乳。

盘点母乳中的脂肪成分

1、母乳营养成分:脂肪 母乳中变化最大的成分是脂肪,随着宝宝的生长变化而变化。而且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在一次喂食当中也有变化。在一天不同时段也有变化。随着宝宝的成长,它随时做出自我调整。宝宝刚开始吃奶时,吸出的是前乳,脂肪含量比较低,随着喂食的增多,脂肪含量稳定增长,直到宝宝吃到乳脂,这是一种含有更多脂肪的后乳,也含有饱食因子,给宝宝一种吃饱满意的感觉。 2、母乳的聪明脂肪:DHA和ARA 母乳中含有促进大脑生长的脂肪,叫DHA和ARA,都属于omega-3脂肪酸,对人体神经组织的发育非常重要。研究

哪个时期母乳是优质母乳

关键词:初乳、成熟乳 按照产后时间的不同,有人将母乳分为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为重要。 所谓初乳,是指产后头几天内的乳汁,质稠而带黄色,其所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抗体、微量元素、钙磷、白细胞等免疫物质都比较多,比其他时间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强,对新生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强调“早开奶”,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新妈妈生完孩子稍事休息后,第1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喂奶了。成熟乳是产后第7天至第9个月分泌的乳汁,此时母乳各种成分比较固定,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为 1∶3∶6

老母鸡有什么营养价值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多,而且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常吃有增强体力,强身状体的功效,鸡肉脂肪含量不是很高,所以不用担心发胖,适量食用对人体是好的。食补最好是选用老母鸡,因为老母鸡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母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1. 很多产妇产后尽管营养很好,但奶水不足,达不到用母乳喂养婴儿的要求。产后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产后吃了炖老母鸡。 2. 产妇产后吃炖母鸡,为什么导致奶

哺育婴儿四要领母乳喂养更健康

1.不能用人工乳品完全代替母乳 母乳喂养婴儿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首先,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免疫抗体,母乳哺育婴儿的患病几率很大程度上少于非母乳哺育的婴儿。其次,母乳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比例,非常适合婴儿吸收,其中补体、乳铁蛋白等成分,是其它任何乳品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2.忌给婴儿吃嚼过的食物 有的家长担心婴儿不咀嚼食物,担心食物卡主喉咙,就自己先嚼烂后再喂给婴儿吃。有的嘴对嘴喂,也有的用手指头把食物抹在孩子的嘴里,殊不知这样做是极不卫生的。因为大人的口里带有数量超乎想象的病菌及病毒,极易给婴

哺乳期不能吃母鸡吗

很多产妇产后尽管营养很好,但奶水不足,达不到用母乳喂养婴儿的要求。产后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产后吃了炖老母鸡。 产妇产后吃炖母鸡,为什么导致奶水不足呢?这是因为产妇分娩后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催乳素才发挥促进泌乳的作用,促使乳汁分泌。但是产妇产后食炖老母鸡,由于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而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就因之减弱,进而导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 雄激素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公鸡睾丸中含有少量的雄激素。因此,产妇产后若吃一只清炖的大公

母乳营养不好的原因

1、母亲身体较弱、肠胃吸收功能不是太好、有贫血症的,便有可能乳汁营养有欠缺,造成婴儿生长不快。 2、有的母亲本身没什么健康问题,只是对婴儿关心不够,如不能按时足量地哺喂婴儿等。 3、乳母过于粗心,老是让婴儿着风着凉感冒、肠胃道感染拉稀;或者生活没规律,致使婴儿睡眠受扰。 4、母亲为工作所迫,过分疲劳紧张致使乳汁分泌不足。 5、母亲不注意自身营养或没条件改善自身营养,致使婴儿营养不足。

老母鸡的营养价值

老母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身壮体的作用。老母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老母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1. 很多产妇产后尽管营养很好,但奶水不足,达不到用母乳喂养婴儿的要求。产后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产后吃了炖老母鸡。 2. 产妇产后吃炖母鸡,为什么导致奶水不足呢?这是因为产妇分娩后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吗

母乳营养只保持产后6个月? 这恐怕是对母乳最普遍的误解之一,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误传。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六个月以后,宝宝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 辅食之所以称为“辅”食,正是因为它是辅助母乳的食品。宝宝在一岁之前,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营养来源。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她的宝宝特别设计的,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来满足宝宝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说,当宝宝的身体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袭时,通过吸吮乳

母乳喂养 营养宝宝健康妈妈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妈妈们,有多少正在用母乳来喂养婴儿?又有多少能够用母乳坚持喂养孩子到一周岁? 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曾提出:鼓励、支持、保护、帮助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和饮料,其中含有4-6个月内的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母乳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宜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尽管从4-6个月开始,就要给婴儿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物,但是直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母乳仍是某些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并且能帮助孩子抵抗疾病,因此母乳喂养应至少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