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脆弱四部位,准妈妈要注意 私密处
孕期脆弱四部位,准妈妈要注意 私密处
女性怀孕后,由于激素的作用,下身的分泌物增多、外阴潮湿,很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孕妇身体条件的改变,也比孕前更易受到细菌的威胁,这个时候各种妇科炎症便容易缠上准妈妈们。
而怀孕期间感染妇科疾病,不光自己的私处感到不适,严重的话还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威胁,容易引起宫内感染,导致早产或其他一些胎儿的感染性疾病,所以准妈妈一定要注意。
准妈妈应该这样做: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外阴用具专人专用,用过的内裤、毛巾、盆均应用开水烫洗,太阳下暴晒。
2、内衣柔软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避免内裤与袜子同洗,尽量不穿化纤内裤及牛仔裤。
3、用温水清洗私处即可,如无必要无需采用护理液清洗私处,以免化学成分改变私处环境。
4、在妊娠期如果出现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不要乱用外阴洗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期性生活注意事项
1.在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应该对妻子温柔体贴、有耐心,并且能够体谅妻子在怀孕期间所产生的心理及生理的一切变化与不适。
2.准爸爸可以使用触摸法与妈妈一起体验胎动,科学认识孕育变化,享受喜悦的心情。
3.性交过程准爸爸切忌将重量压在准妈妈的腹部,避免直接对准妈妈腹部产生压力的体位。
4.巧妙利用枕头,让准妈妈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准爸爸尽量与准妈妈身体曲线保持垂直。
5.进行性生活时尝试不同的体位,找出最舒服的体位。
6.享受亲昵时,准爸爸要避免过于刺激准妈妈的私密部位,切记勿把手指插入阴道。
7.准妈妈阴道分泌物多,抵抗力弱,性交前需各自清洁私密部位,确保卫生。
8.孕晚期性交极易导致胎膜早破,孕28-32周,性交次数和强度不宜过多过强,姿势以不压迫腹部和乳房为宜。
9.在孕期36周以后要禁止性生活。
10.准爸爸要呵护、体谅、尊重准妈妈,严禁强迫准妈妈进行性生活。
11.性生活时间和强度需控制好,尽量避免过于激烈,时间应缩短在3分钟内。
女人私处保养要做足
避免长期穿着过於紧身的牛仔裤、衣物
许多妞儿们都因为爱漂亮,喜欢穿着相当贴身的牛仔裤,但长期穿着不透气的贴身牛仔裤,可能会让你的私密处给闷坏了,久而久之分泌物不但会变多、甚至会发出异味时,就是发炎的警讯啦!好看的紧身牛仔裤偶而穿穿就好,可千万别天天穿着呀。
使用专用清洁产品
你洗澡时都用一般的沐浴乳清洁私密处吗?一般的沐浴乳多属皂硷,容易破坏私密处环境,会有刺激、敏感状况,就像你不会拿洗发精来洗澡,私密处也应该要有专用的清洁品!因为私密处不但特别敏感脆弱,甚至连酸碱值都跟肌肤不太一样(约为pH3.8的弱酸性)。为了好好呵护私密处,身体沐浴与私密部位清洁分开,做好分区清洁,选用适合的女性私密清洁品,才可以好好保护私密处的健康卫生,也才可以维持清爽舒适喔。
护垫非必须品
许多女孩都喜欢天天使用护垫,理由是“这样感觉比较干净”,这可是一个会让所有妇产科医生大大摇头的观念。护垫的作用就像是卫生棉,使用时间是经期前后,平日使用只是负担,不但让私密处闷热容易滋生细菌,也容易让肌肤摩擦敏感(还容易变黑!)。天天使用除了容易因为闷热产生发炎外,许多人其实是因为护垫内的香精成份过敏而感到瘙痒,所以护垫只要在大姨妈来时前后用就好,千万别天天共枕眠。
注意饮食型态 补充蔓越莓
容易发炎的体质型态多半是饮食口味较重、刺激,或是吃了大量甜食、饮料的人。除了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外,饮食也要均衡营养,别吃太多糖份。平日也可以多补充蔓越莓来预防发炎及尿道炎的可能。
游泳戏水玩乐后
无论是到游泳池或是海边戏水,都建议玩水后要立刻洗澡清洁,因为游泳池内的氯化物、海边的大量盐分,对身体肌肤都会产生刺激与伤害,更别说女生最敏感的私密部位。此时,切记使用专属私密部位清洁品,让私密处恢复该有的酸硷值,才能减少私密感染与发炎的情况。另外美眉们在经期前后三日也要避免戏水的活动,这时私密处比平日更脆弱敏感,感染机率也大大提昇,一定要做好清洁,保护好自己喔。
大汗淋漓慢跑后
一般在慢跑大汗淋漓之后,总是好想立刻洗个澡恢复清爽,可以选用质地清爽亲肤的沐浴乳,让身体迅速恢复活力。另外千万别忘记贴身的底裤也需要每次换洗喔,流汗时总会有盐分残留在衣物上,千万别直接晒乾懒得清洗,这样对肌肤容易产生刺激,私密处健康也会大大扣分。
私处美白的小偏方
私密处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清洁,很多人都在沐浴的时候连私密处一起清洗,这种方法其实是错误的,私密处一定要与其他部位分开洗护才能保证卫生健康。因为皮肤酸碱度的问题,一定要使用pH值5的浴液来清洗,才不会破坏原有的平衡。而私密处的皮肤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最应该照顾保养的。如果疏于照顾,就会开始慢慢萎缩、老化、暗沉,由红色转为黑紫色。
在饮食上,女性阴部的正确私处保养方法是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最好吃4种以上;另外,每星期吃两次鱼,早餐时最好以各类谷物和奶制品为主,适当补充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些营养都对女性私处保养很有益处。由于私密处比脸上皮肤还娇贵,而又绝对不能采取去角质的方法来保养,因此就要采用一些辅助产品。针对私密处,目前已经有些产品推出了涂抹的去角质美白的化妆水,保湿的乳液,甚至是私密处专用的面膜,更有专门针对私密处美白的内裤。
让宝宝健康成长从呵护敏感部位开始
1.眼睛需防菌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然而眼睛也是细菌进入的窗口。所以妈妈对于宝宝眼睛的呵护要特别注意不要让细菌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眼睛一旦难受,宝宝便很喜欢用小手去抓眼睛,这样会加速细菌的感染。所以妈妈在保持宝宝眼部干净的同时要剪掉宝宝的指甲以免宝宝去抓眼睛。
2.脐带需防湿
脐带是宝宝与妈妈联系的桥梁,所以脐带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敏感部位。脐带脱落后其组织还没有成熟,倘若沾湿更是容易感染。妈妈在护理的时候要注意多加避免让宝宝的脐带长期浸到水或者沾到尿液。妈妈可以用棉布进行清理再用酒精消毒。保持宝宝脐带干爽,妈妈选择好的尿裤也是不可忽视哦。
3.口腔需清洁
口是人类进食的一个基础的组织。宝宝长期喝奶粉,其口腔如若护理不当容易口腔炎。妈妈可以在宝宝进食后让宝宝喝些温水,清理口中的残渣保持口腔的清洁。平时也可为宝宝补多点维生素,以保护宝宝口腔的抵抗力。
4.头部预防磕碰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头部软软的非常脆弱。妈妈在抱着宝宝的时候注意用手部托住宝宝,避免让头部倒立少了支撑而造成脑部的补血不足。宝宝的头部构造是保护中区神经的运行中心,倘若被磕碰到对宝宝的成长会产生极大的伤害。宝宝除了注意抱姿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一个姿势睡到底。固定的睡姿对宝宝的头型也会产生不好影响。
5.私处护理要谨慎
爸妈们可能并不重视宝贝们的私处护理。其实,护理宝贝们的私处也是需要注意的哦。要防止宝贝们私处受伤和受寒。
在宝宝的护理中,妈妈要特别的注意这些敏感部位的护理。守住细菌的入口,防止病毒的感染让宝宝在安全卫士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孕期脆弱四部位,准妈妈要注意 腰部
大部分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会遭受腰酸背痛的折磨,这主要也是由于体重增加的缘故,增加的体重大都在腹部,就会使得人体重心不得不向前倾斜。长期如此,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腰部就会因过度使用造成酸痛感。
准妈妈应该这样做:
1、当站立的时候要调整姿势来减轻重心的改变给腰部带来的压力,双肩收紧,收紧腹部,将骨盆轻微前移。
2、 坐着的时候后背要有好的支撑,并且膝盖的高度要略微高于大腿。
3、睡觉时最好侧卧,选择硬一点儿的床垫,在两腿之间和肚子下面垫上枕头或靠垫以支撑背部。
4、在搬东西时将双脚分开同肩宽,将膝盖弯曲而不是将腰弯曲,站立时大腿用力而不是腰用力。
5、尽量避免穿高跟鞋,如果出现腰部不适,可以在局部疼痛的地方热敷或者按摩。
怀孕八个月胎儿入盆什么感觉
1、怀孕八个月胎儿入盆什么感觉
1.1、尿频
入盆后,庞大的子宫进一步压迫膀胱,膀胱难以正常贮存尿液,便会让准妈妈感到尿意连连,不断想上厕所。准妈妈需要注意的是,若此时发现有尿血、尿痛的现象,要警惕尿路感染。
1.2、坠痛感
准妈妈会时不时地感到下身有坠痛感,肚皮发紧,私密处有少许疼痛,胎儿好似逐渐往下降。
1.3、肚子靠下
准妈妈会感到腹部好似有东西猛然间掉下来,肚子靠下。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
入盆后,子宫进一步压迫膀胱,膀胱难以正常贮存尿液,便会让准妈妈感到尿意连连,不断想上厕所。
准妈妈会时不时地感到下身有坠痛感,肚皮发紧,私密处有少许疼痛,胎儿好似逐渐往下降。此外还会感到腹部好似有东西猛然间掉下来,肚子靠下。
到了孕9月左右,子宫底处于孕期最高点,而入盆后,子宫底便会回归到孕8月的高度,出现宫高下降的现象。
胎儿入盆的时候,还会感到一阵阵类似痛经的感觉,这是明显的宫缩现象。胎宝宝不断向下,准妈妈的痛感就会愈发明显。
当胎宝宝入盆后,胎位下移,子宫对脏器的压迫会明显减轻,尤其是心脏、肺部、胃部等位置较上的器官会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准妈妈会感到愈发轻松,呼吸通畅,胃口变好,吃得也多了。
宝宝这处不护理好必然麻烦不断
1.宝宝囟门
宝宝出生后囟门都会比较的薄弱,千万不可随意的触摸。一般小宝宝的前囟门都会微微凹陷,有的甚至可以看到血管的搏动。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是这是有病的象征,慢慢就会闭合的,不要害怕。
宝宝的囟门下面脑膜,再往下就是大脑,离大脑特别的进,同时没有颅骨的保护,这个时候不小心受到的伤害就会伤到大脑,因此妈妈对囟门的护理要小心翼翼,一定要避免外物的碰撞。囟门处的乳痂要用植物油软化,小心的清理。
2.宝宝耳朵
妈妈都会有这样担心就是宝宝耳朵内的耳屎过多会影响宝宝的听力,而去给宝宝掏耳朵。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宝宝的耳屎也是对宝宝的一种保护作用,同时宝宝的耳屎一般都会自动的从宝宝的耳朵内自动的脱落。
这是由于妈妈在给宝宝喂奶,尤其是在抱起喂奶的是时候,会出现抖动宝宝的头部,耳屎就会自动的脱落。妈妈若是担心宝宝耳垢比较的多,经常性的给宝宝掏耳朵,会让宝宝上瘾,容易引起宝宝中耳炎。因此,给宝宝掏耳垢最好是在外围,不要太深入。
3.宝宝私密处的护理
宝宝私密处的护理,尤其是女宝宝私密处的护理尤为重要,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女宝宝的私密处往往会有一些分泌物,妈妈要清理及时,但是也不要过于的频繁。这些分泌物可以有效阻碍细菌伤害,在清理的时候不要用肥皂,尽量多用温水清理。
4.宝宝肚脐
宝宝肚脐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导致局部滋生细菌,导致婴儿脐带炎,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宝宝肚脐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里面脏兮兮的又不能抠里面的脏脏的污垢,可以用棉签沾酒精轻轻的擦拭,同时也不要经常性清理,一定要保持干燥。若是有结痂污垢,用茶树油软化,然后用医用棉签擦拭掉。
女性私处为什么颜色黑
私密处颜色为什么比较深
即便是没有性生活的女性,私密处的颜色也比较深,原因是人体黑色素细胞决定了这种现象。随着生长、发育,体内性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而私密处的性激素受体比较多,对激素敏感,因为性激素的作用导致这里黑色素细胞增多,而发生颜色深。尤其是天生皮肤比较黑的少女,即便没有性生活,仍然会颜色深。
成年后,私密处颜色加深是因为性生活吗?
真相是:私处变黑,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无论是摩擦还是性生活,都不会让私密处颜色加深。有人会问:为什么膝盖、手肘部位,经过长期摩擦颜色会加深,而私密处不会呢?
其实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皮肤表面经过摩擦之所以容易变黑,是由于摩擦会导致局部的角质层增厚,而角质层并非无全无色或透明的,也带有颜色,角质层越好,颜色越深。而私密处的皮肤并不会出现类似显现。
那么导致私密处变黑的真相是什么呢?
1、错误的清洁方式,导致私密处皮肤受到反复刺激,甚至出现皮炎、湿疹,引起黑色素的沉着。
2、怀孕引起。因为在孕期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高,尤其是孕酮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引起乳头、私密处出现色素沉着,发生变黑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会在分娩后有所减退。
3、发生内分泌失调。女性体内荷尔蒙发生改变,因为在女性的面部、乳晕、私密处等分布激素受体,会引起黑色素在这些部位的沉着。
4、遗传因素也会导致私处颜色深。
5、年龄的增加。从少女期开始,女性身体发育愈加成熟,性激素分泌平稳,长期对黑色素细胞的促进作用,导致私密处颜色加深。
不过,私处颜色深通常发生在青中年女性,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女性体内的黑色素细胞会逐渐下降,加之性激素水平的减退,私密处反而开始褪色,甚至比年轻女性更白。
所以,以私密处颜色判断一个女性有无性生活或性生活多少,其实是不科学的。
私密处不能说的清洁小秘密
其实,私密处就是皮肤,一般常见的皮肤问题,私密处也可能会发生。像是大小阴唇都有毛囊、皮脂腺、汗腺,因此,汗腺发炎、毛囊发炎或是脂肪瘤,甚至是接触性过敏都有可能会产生。
最常见的私密处肌肤问题就是对于贴身衣物的过敏,妈咪可能前几天换了新的三角内裤,私密处就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印子,身体其他部位会过敏的东西,接触了私密处也会出现过敏状况,妈咪得小心避免。
私密处除了可能发生与皮肤相关的疾病之外,无论是细菌、霉菌或是滴虫都可能导致阴道内部发炎,还有少部份相关的癌症或是癌前病变,像是阴道的癌前病变、阴道癌…等,虽然发生机会较少,但仍需注意。
准妈妈产后如何护理私密处健康
生育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而辛苦的事情,女性生宝宝如果是顺产的话,在女性生小孩的时候最受伤的无非是女性私密处,也就是阴道,因为女性在生小孩的过程中会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会阴口会有产后恶露流出,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发一些阴道疾病而危害身体健康,那么对于准妈妈们来说产后如何护理私密处健康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准妈妈产后如何护理私密处健康
1、保持外阴清洁。
勤换会阴垫及内衣裤,大小便后勤用清水洗会阴,每天用0。1%的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外阴,至少1次,直至会阴伤口拆线。
2、产后应向会阴伤口的对侧保持卧位或坐位。
一方面,可使产后恶露尽量不侵及伤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局部伤口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3、外阴伤口肿胀疼痛者,可用95%乙醇(酒精)纱布或50%硫酸镁湿敷外阴。
4、对于那些会阴伤口局部有肿胀、硬结者,分娩10天以后,恶露量已明显减少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会阴15分钟,每天2次。以促进会阴伤口愈合、消肿、缓解局部肿胀不适。
5、当会阴伤口明显疼痛或出现异常会泌物时,应警惕伤口有否感染,必要时需请医生检查和治疗。
总之,对大多数产妇来说,由于会阴切口愈合力强,只要产后护理得当,多能愈合,不会发生感染,一般在产后3-5天拆线,若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则不需拆线。
产后注意哪些事项
1、保证吃好、休息好。由于分娩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家属不要轻易去打扰她。睡足之后,应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月子”里和哺乳期都应吃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2、尽早下床活动。一般情况下,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生第二天就应当下床走动。但应注意不要受凉并避免冷风直吹。也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有利于恢复,并保持良好的体形。产后1个星期,产妇可以做些轻微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等,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可干较重的体力活,否则易诱发子宫出血及子宫脱垂。
3、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勤换会阴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产后由于出汗多,要经常洗头、洗脚、勤换内衣裤,保持体肤的清洁。洗澡以淋浴为宜,以免脏水流入阴道内发生感染。产妇“坐月子”期间,进食次数较多,吃的东西也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疾病。过去,有不少妇女盲目信奉“老规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结果“坐”一次“月子”毁了一口牙。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居室内经常通风,室内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
以上内容介绍的就是准妈妈产后如何护理私密处健康的方法,希望能给刚生过小孩的朋友们带来帮助,女人生下宝宝,一般会阴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阴部清洁,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这样对阴部才有一定要保健作用,防止产后生殖道感染,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影响今后的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
孕期脆弱四部位,准妈妈要注意 牙齿
孕期由于内分泌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有些准妈妈会经常出现刷牙出血现象,还有些孕妈因为疲惫懒得刷牙,或因刷牙出血不敢刷牙,这就容易诱发妊娠性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疗,孕期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早产,产后可能出现牙齿松动和脱落现象。
因此准妈妈应该这样做:
1、在怀孕期摄取充分的营养,蔬菜、水果、米饭、鱼、肉、蛋、奶类皆要均衡摄取,这样不仅可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而且能供应胎宝宝牙齿所需的钙质、磷质、维生素等等。
2、 孕吐后不要马上刷牙,应先用清水或是含氟漱口水漱口,隔一个小时,等牙齿表面的酸性下降后再刷牙。若是刷牙时有呕吐感,可选择较小的刷头,放慢速度;用听音乐或是更换牙膏口味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
3、 除起床及睡前要各刷一次牙外,建议饭后、吃过甜食或其他东西后,都应该要刷牙或者使用牙线清除牙病菌。
4、准妈妈在妊娠期因口腔组织敏感性增高,刷牙时建议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
5、如果有龋齿,要选用含氟或含锶的牙膏;适量用氟可以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因此推荐准妈妈长期使用含氟牙膏。
胎儿入盆的注意事项
1.做好产检
到了本阶段,准妈妈要务必重视每周一次的产检,可以通过检查来确定胎宝宝是否顺利入盆以及入盆的时间,胎位是否正常等等。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头位的状况,就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必要时做好剖腹产的准备。
2.饮食均衡
到了入盆时期,准妈妈在饮食上一定住要注意均衡,对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热量食物要有所控制,以免胎宝宝过大,阻挠正常分娩。同时,对鱼肝油和钙剂的补充也应该暂停,因为宝宝已经发育成熟,无需再进行添加,以免增加代谢负担。除此之外,准妈妈应该多吃能量类食物,如高蛋白、糖类等等,为日后的分娩存贮必要的能量。
3.注意个人卫生
入盆后,准妈妈务要对私密处好好呵护一番,要做到常换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私密处、大腿内侧和下腹部。到了分娩前,要再做一次细致清洗,保证外阴部位的卫生。
4.做好产前准备
“胎儿入盆”打响了分娩第一枪,准妈妈应该积极做好产前准备。
首先要了解分娩。学习生育知识,对生产有正确的认识,学会调节自我,战胜恐惧和害怕,冷静迎接宝宝的到来。
其次要确定好生产医院。最好是离家较近的大型医院,既方便送产又能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如果有妊娠并发症、贫血、胎位不正、骨盆异常、怀有多胞胎等情况,最好提前住院待产。
最后要准备好待产包。将个人和宝宝所需的物品和衣物都一一准备好,并放在显眼处,一旦出现分娩迹象,立即携带前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