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法是什么
保留灌肠法是什么
灌肠是很多人的,在治疗疾病一些特殊疾病的时候,都是会选择灌肠,进行灌肠的时候,患者要积极配合,不配合做,对自身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进行灌肠后,如果身体感觉不舒服,也是可以选择一些缓解方法,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那保留灌肠法怎么回事呢,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保留灌肠法: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评估
病人的病情、肠道病变部位、临床诊断。
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
病人的合作理解程度。
计划
1.用物准备
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实施
1.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
(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
(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
(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2.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
(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在对保留灌肠法认识后,使用保留灌肠法的时候,都是要注意以上情况,不过要知道的是,对保留灌肠法选择,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对这样的方法是不能随意选择的,否则对患者肠道也是会有损害,这点患者要注意的。
怎么洗肠
洗肠在医院通常用来治疗便秘或需要靠结肠吸收药物的溃疡性肠炎及肠梗塞。常规的洗肠有三种:
一是用生理盐水灌肠,此方法用于某些病人在进行腹部手术或照腹腔镜前的辅助措施,将病人体内的粪便彻底排出体外,以便进行手术;
二是用肥皂水灌肠,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老年人便秘等疾病的治疗;
三是用药水灌肠,针对肠道有疾病的患者,一些需要在结肠吸收的药物要是通过口服等到达结肠的时候基本就没有药效了,为了保证药物到达患处的浓度,一般会在水中加入药物然后给患者灌肠,让药物在肠子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待结肠充分吸收药物后,药水才连同肠道废物一起排出体外,这种方法叫“保留灌肠”。
这里所说的洗肠是狭义的,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存在的。但是,如果同一性质的“洗肠法”搬到休闲场馆,用作保健美容,甚至由非专业医生操作,似乎就不太合适。
幼儿发烧灌肠治疗好不好
一、灌肠的意义
中药保留灌肠从直肠给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分别注入30~50毫升不等的中药制剂,药物能在肠道保留4~5个小时左右,不痛不胀不泻,没有痛苦。而且,灌注过程短,患儿容易接受。因为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便的作用,使其既治标又治本,所以患儿体温降下来后很少反弹。在医院只需接受一次治疗,回家再配合汤药治疗就可以了。
二、灌肠疗效如何
因为是直肠给药,所以没有经过消化道和肝脏,药物在经肠黏膜吸收后,就直接进入了下腔静脉,这样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烧的西药相比,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中药保留灌肠退烧作用温和、持久、稳定。所以在副作用方面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三、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必要时应立即停止灌肠,进行处理。
四、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灌肠时患儿多处于哺乳式,这样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灌肠完毕,家长应将患儿的臀部夹紧并抬高10cm左右,使灌入的药液保留的时间更长,更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药液注入后,应选择安静的地方让患儿睡觉。特别提醒离院较远的患儿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路途中睡觉,以免降低患儿对药液的敏感性,降低药液镇静、催眠的效力,给检查带来不便。
中医治疗腹膜癌怎么样
一、腹膜转移癌的辨证选方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30g,蒲公英20g,地丁20g,野菊20g,连翘15g,红藤30g,败酱20g,赤芍15g,元胡15g。腹胀重者加枳实10g,柴胡15g;带下黄稠者加黄柏15g,椿根皮20g,鱼腥草20g;腹胀便结者,可加厚朴10g,大黄5g;有脓肿形成者,可加大黄10g,桃仁15g,冬瓜仁20g。
二、腹膜转移癌的专方验方
1.红藤30g,败酱20g,金钱草20g,银花15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治疗盆腔腹膜炎。
2.红藤30g,蒲公英20g,丹参15g,赤芍15g,薏苡仁15g,上茯苓15g,黄柏10g,丹皮1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治疗盆腔腹膜炎。
腹膜转移癌的中医其他疗法:
(一)针刺法
1.体针:水道、归来、气海、曲池,中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子宫、卵巢、内分泌、神门。
(二)灌肠法
1.红藤、败酱、公英各30g,桃仁、赤芍各15g。上药浓煎两次,取计400ml,冷却至37℃,早晚两次灌肠。7天1疗程。
2. 红藤30g,鸡血藤、野菊、公英、地丁、赤芍、金银花各15g。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冷却至37℃~40℃,保留灌肠。
肛门瘙痒症外治八大药方
1.皮肤干燥者,可用黄连膏或青黛膏外敷,每日3次。
2.肤湿润者,可用枯矾粉干撒患处,1日3次。
3.有条件者可采用灌肠法:如系蛲虫引起者,可用百部30克,加水250毫升,煎成8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连用1周。或用大蒜头捣碎加水200毫升,煎至70毫升,每晚以温药液保留灌肠,连用5日。
肛门瘙痒4.黄柏30克,百部30克,煎水热敷肛门局部。
5.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煎汤热敷。
6.0.5%~2%炉甘石洗剂(水粉剂)加樟脑或薄荷、麝香草酚等,具有局部降温消炎、干燥、止痒等作用。
7.针刺法:可取长强、腰俞、承山、三阴交、阴陵腺等穴,强刺激,每日1次。
8.中药汤剂坐浴外洗方:苦参30克,黄柏30克,土茯苓30克,地丁30克,乌蛇30克,黄连15克,地肤30克,蛇床子30克,红花10克,苏木20克,冰片2克。
肛门瘙痒的中药治疗方法及预防
1.肤湿润者,可用枯矾粉干撒患处,1日3次。
2.皮肤干燥者,可用黄连膏或青黛膏外敷,每日3次。
3.有条件者可采用灌肠法:如系蛲虫引起者,可用百部30克,加水250毫升,煎成8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连用1周。或用大蒜头捣碎加水200毫升,煎至70毫升,每晚以温药液保留灌肠,连用5日。
4.黄柏30克,百部30克,煎水热敷肛门局部。
5.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煎汤热敷。
6.0.5%~2%炉甘石洗剂(水粉剂)加樟脑或薄荷、麝香草酚等,具有局部降温消炎、干燥、止痒等作用。
7.针刺法:可取长强、腰俞、承山、三阴交、阴陵腺等穴,强刺激,每日1次。
中药汤剂坐浴外洗方:苦参30克,黄柏30克,土茯苓30克,地丁30克,乌蛇30克,黄连15克,地肤30克,蛇床子30克,红花10克,苏木20克,冰片2克。上述药品适合所有肛门瘙痒病人(此方需在医生指导下加减使用)。
肝腹水能喝羊奶吗
1可以喝。肝硬化患者除了注意日常饮食外,还要注意积极治疗。肝硬化一旦忽视,容易发展为肝癌。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避免治疗误区。传统治疗方法即口服药物、干扰素等副作用大,而且无法治愈该病,鉴于这些不理想和局限性,你可考虑目前的最新技术。部分患者是可康复的。DIC形成。
2、白蛋白和电解质大量随腹水进入腹腔,使血浆蛋白和电解质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症和低钠、低钾、低钙、低镁等血症,使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降低,又促进腹水的形成,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是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肝硬化腹水形成后由于液体大量渗入腹腔,使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制度增大,血流缓慢,可引起低血压或休克,是肝脏血流量减少,加剧肝脏缺血缺氧,加剧肝细胞坏死。5、腹腔内积液,有利于细菌生长,特别是进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时,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可引起继发性或原发性腹膜炎。
注意事项:
结合治腹水中成药、汤药等,通过口服及高位保留灌肠或低位保留灌肠法辨证施治,以消除腹水、保肝、改善肝肾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逆转肝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止血、防治肝性脑病等对症处理,多管齐下,有效消除肝硬化腹水。
灌肠术的告知程序
灌肠术的告知程序:
1.告知患者和家属灌肠的意义:通过向大肠内灌入大量液体以协助患者排便排气的方法,有时也借以灌入药物。
2.外科灌肠法多用于肠道术前患者清洁肠道,避免术中污染,利于术后肠道吻合口愈合。
3.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灌肠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通气。
4.灌肠前可让患者和家属准备好卫生纸,并注意为患者保暖。
5.身体虚弱者或老年患者要家属陪同,并准备好便盆,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即刻告诉护士。
6.护士要为家属和患者介绍灌肠体位,并协助患者摆放,操作过程中护士会注意为患者进行遮挡。
7.灌肠时患者会产生便意,此时可采取张口呼吸,以减轻腹压和便意感。
8.出现便意感觉时,操作护士会降低灌肠袋的高度,减慢灌肠液流入速度,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请患者不要过于紧张,以达到灌肠的效果。
9.灌肠液进入人体后,根据灌肠目的,护士向患者介绍保留时间,不保留灌肠者,灌肠后尽量保留5-10分钟,保留灌肠者应保留1小时以上。
10.鼓励患者将灌肠液保留的时间长一些,以利于软化粪便,达到灌肠的目的,保留灌肠的患者则有利于药液被肠道充分吸收。
11.操作中及结束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有无腹痛或其他不适,嘱患者和家属注意安全,保暖,患者排便后开窗通风。
12.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中药保留灌肠方法
1、药液制备与液量
药液是根据医嘱。100例病人方药主要是银花、地丁、天癸、蒲公英、甘草煎成水剂,经纱布滤过备用,一次灌入液量以100~200ml为宜。
2、用物准备及操作方法
(1)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灌肠用物一套。
(2)中药煎剂100~200ml,药温为39~41摄氏度。将药液倒入无菌输液瓶内,加1%奴夫卡因20ml;
(3)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肛管,将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成环状置于热水袋下保温(水温60~66摄氏度)。
(4)治疗安排在病人晚间睡前进行,嘱病人排空二便并做好休息前的一切准备。
(5)按常规灌肠操作法,肛管插入深度为25~35cm,点滴法灌肠,速度30滴/min,以病人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灌肠完毕即休息。
宝宝拉肚子慎选灌肠法
宝宝拉肚子需要灌肠吗?专家提醒,灌肠是通过肛门直肠给药的一种治疗方式,的确可以用于腹泻的治疗。但是如果宝宝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口服药物的话,首先还是推荐口服药物治疗,因为灌肠治疗自己在家家长可能难以操作,需要医生进行。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并且难以口服药物,还是可以使用灌肠通过肛门直肠给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什么是灌肠
灌肠疗法是以某些药物,如中药或中西药液或掺入散剂等,注入直肠深部,利用肠道吸收药物、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有保留灌肠和非保留灌肠,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效果满意。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
灌肠的作用
灌肠是一种治疗腹泻的一种方法,对于血管比较难找的宝宝,是可以考虑使用直肠滴入。作用机理就是直接作用于肠道,不通过胃进行消化吸收。
1.宝宝腹泻时间长的话,是需要做一下大便的检查,根据宝宝大便的化验结果进行用药治疗。
2.便秘的灌肠是不保留灌肠。腹泻的灌肠是小剂量药物保留灌肠,作用机理不一样。
专家提醒,宝宝拉肚子先要了解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如宝宝着凉、乳糖不耐受、肠胃受损、细菌感染、先天性牛奶蛋白过敏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宝宝拉肚子,也就是腹泻。宝宝拉肚子可以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等方法治疗。
肛窦炎的简便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
1、三黄液(黄芩、黄柏、土大黄)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每次约50mL,药量可随证加减。
2、金黄散保留灌肠,取金黄散60g,加藕粉少许,用温开水调成5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
多囊性卵巢还能治疗好吗
1、行气利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使用消囊汤。
药物配方:丹参25g、薏苡仁10g、桃仁8g、茯苓8g、芍药8g、海藻10g、黄芪25g、昆布10g、郁金8g、芍药8g。通过分析病情的逐渐加重,血虚患者药方补加当归10g,气虚者补加党参10g,淤血患者补加三棱8g、莪术8g,湿重患者补加苍术8g等。
2、化癥灌肠液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将药物按常规煎煮方法煎成药液后,进行过滤,取100ml药汁,利用中药灌肠器进行灌肠。灌肠时注意药液的温度及速度,以免影响疗效。
3、三棱10克,夏枯草20克,赤芍12克,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南星6克。方中南星、苡仁化湿祛痰,三棱、桃仁、赤芍理气行滞、活血祛瘀,海藻、夏枯草、白芥子能消痰软坚、散结消肿,白芥子与海藻配合,能消除黏腻之阴邪,以上诸药配伍,能使痰湿化、气血通、囊肿消也。
用法:水煎服,药液为600毫升,每服300毫升,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B超1次,如有疗效,服药可直到肿瘤消失为止。用药3个疗程,肿瘤继续增大者为无效,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