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患者夏季别随意停药

高血压患者夏季别随意停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会经常自己减药甚至停药。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人体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季节、气候便是其中之一。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人的血压都会随季节发生一定变化,一般呈现秋冬季偏高,春夏两季偏低的特点。所以在夏季的时候,一些高血压患者会经常自己减药甚至停药。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高血压患者夏季擅自停药有危险

1、入夏后空气湿度大,气压低,气温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血压会较之冬季有所下降,但是也使得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

2、人在高温天气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

3、夏季虽然存在平均血压下降的规律,但同时也存在夜间血压升高的现象,高血压患者随意减药或停药可导致心血管事件增加。

4、因高温使得出汗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黏滞度增加,加上多数人睡眠较差,均可诱发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应对血压的季节性变化

1、坚持监测血压

冬季和夏季都是血压波动较大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属于“降中多变”,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和观察。除自我监测之外,最好每3~5天去医院或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测量血压前至少安静地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排空膀胱,禁止吸烟、喝咖啡、喝茶。

如发现血压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及时就医,按医生的医嘱调整降压药物以及药物的服用时间点。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短时间内反复测量血压,执着于服药后的血压变化是没有必要的,血压不可能始终保持恒定,这样做反而有可能引发“神经性高血压”。

2、擅自停药不可取或造成血压反弹

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对降压药很敏感,服药后血压很快就会降下来,但是一停药,血压就会反弹。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原本只需要1片药物,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重新升高,再吃1片药就解决不了问题了,这就是所谓的血压“报复性反弹”。所以,如果患者的血压一直控制得很稳定,甚至在正常偏低水平,到了夏天是可以适当减少药量的,但不主张完全停药,以防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增高。

3、高血压无合并症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减量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剂量变化一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慎重地进行。

例如,由于夏季人体汗液分泌较多,血容量减少,对血管壁的侧压也会相应减小。这种情况下就应减少利尿剂类降压药的用量,以防止电解质和水分排出增多,出现脱水及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的过量丢失。合并有心脑肾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更要慎重对待减药,虽然夏季血压可能降低,但动脉硬化的风险还是存在的,不能因为减药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如果患者血压较长时间达标且无心脑肾合并症,可以考虑减少药量或药品种数,如可从药物三联治疗减为二联治疗,或者某一种降压药由原来的1天1粒改为1天半粒(前提是这个药物是可以掰的)。减药后应定期测量血压,药量仍以可维持目标血压值为准。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春夏秋冬,高血压患者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地安排每天的工作、学习与休息,减少生活中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血压波动。例如:早晨切忌“闪电式”起床、洗漱后饮白开水或淡盐水1杯、晨练要适度,不宜过早或过于激烈、耐心排便、饮食清淡低盐、三餐八分饱、控制体重、睡前温水烫脚或泡温水澡、保持乐观情绪,平和心态舒缓压力等。

血压季节性变化的发生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夏季“不药而愈”,反而更应该关注血压的变化。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或药师要监管好病人的血压,必要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的调整药物及剂量,使患者的血压常年处于控制达标状态。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就是尽最大可能去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压升高后对于靶器官的损害,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高血压患者夏季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补充水分

有些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一些出租车司机、长途车司机和长途坐车的乘客,为了减少小便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很不可取的。夏季由于天热,出汗较多,血液易浓缩,再加上开车、坐车活动较少,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加大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有糖尿病的人,应以清茶或凉开水为主。

补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摄入大量水分,造成心脏、肾脏负担过重。另外,高血压者容易在清晨发生中风和心脏病,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空调温度不可调过低

夏季因为炎热,有的人喜欢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特别是从外面回家的时候,希望这样做能使自己尽快凉下来。这样一热一冷,血管会从本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成收缩状态,这就为血压升高埋下了伏笔。在空调房间里逗留时间长了,一出门就是滚滚热浪,血管又会扩张,这样血压就不停地在波动。如果此时病人再将药量减少的话,势必很难控制病情。

夏天的温度是很高的,有些怕热的人就会把空调的温度调的很低,但是这样是不对的,这么做就算是一般人都的话长期也受不了,更别说是患有高血压身体比较虚弱的人了,那么对于空调温度不能调太低都应该知道了吧!

不可拒绝运动

天气热了,一动就出汗,这令许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运动望而却步。事实上,运动可以提高血管壁的弹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痉挛,让大小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人把运动比喻成“给血管做操”,这一点也不为过。

高血压患者夏天也应该有一定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运动的强度和运动时间。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以节奏较慢、强度较低的全身运动为主。例如,太极拳、木兰拳、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慢行等等,一些社区的健身器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扭腰器、拉伸器等等。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此时温度相对较低,清晨虽然也比较凉爽,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体内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所以不适合高血压患者进行过多的运动。

高血脂不可随意停药

对于疾病的治疗,人们都希望尽快好转,少服药物。但是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缓慢形成的,因此调脂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体血脂代谢出现问题,服用调脂药物来协助人体调节异常的血脂,短期用药后因为血脂好转而认为疾病已经治愈,或担心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调脂药,调节异常血脂的作用就消失,但人体血脂的异常代谢情况还存在,结果就是被抑制的异常血脂会回到服药前的情况,甚至异常地程度会更高,就像去掉压力的弹簧一样反弹,停药后的一段时期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严重程度超过了不服药的时候,停药前所服用的调脂药所带来的疗效也前功尽弃了。

适度调脂 长治久安

对于血脂异常应采用什么方式,调脂药又应服用多久呢?调脂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服药应服用常规剂量调脂药,适度调脂的方式,应长年坚持治疗,对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终身治疗。综合58个临床实验,对76359例患者进项分析显示,服用调脂药物第一年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11%,第二年降低24%,第三到第五年降低33%,第六年降低36%,可见随着调脂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的作用显着增加。

如今调脂治疗之所以广泛的采用,是因为其可以显着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但这是建立在长年服用调脂药基础之上的,国内外众多医学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国家九五课题,中国人自己的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国人长期服用调脂药,在调节各项血脂的同时,可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4成以上,减少冠心病死亡、总死亡3成以上,这有力证实调脂治疗应长期坚持,长期服用常规剂量调脂药物,可达到调脂治疗的最终目的。通过调脂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和医生协调,将用药剂量调整为较小的维持剂量长期服用,获得的益处会更多。

夏季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夏季饮食三个注意事项

1、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常见的辛辣食物有葱、大蒜、生姜、芥末、韭菜、辣椒、桂皮、八角、洋葱等,高血压患者尤其不能食用辣椒。辣椒属于热性食物,虽然很开胃但是夏季不能多吃,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倘若高血压患者有发热、便秘、疼痛等症状,食用辣椒后会加重症状,抵消降压药物起到的疗效。夏季应注意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同时要经常补充水分,以防止血液黏度升高,预防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忌高胆固醇食物

高血压病患者要控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脂肪和其他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籽、虾、蟹黄、墨鱼等)。胆固醇是一种对血压不好的一种物质,高含胆固醇的食物对于高血压的人来说也是忌讳的。有些人喜欢吃猪肝,牛脑,咸鸭蛋黄,其他诸如狗肉、肥猪肉、猪肝、鸡肉、鸭蛋、脑、肾类的食品都是高含胆固醇的,所以最好是不好吃或者少吃。

3、限制食盐量

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在饮食中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以不超过6g为宜。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含钾丰富的食物有:土豆、芋头、茄子、莴笋、海带、冬瓜、西瓜、柑橘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虾皮、芝麻酱、绿色蔬菜等。

高血压患者禁忌

年末将至各种节日接连不断。节日期间,迎来送往,吃请频繁,常让人疲惫不堪,尤其是过度的吸烟喝酒,极易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脑溢血等严重的后果,如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春节期间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切不可有偶尔为之,无甚大碍的心理,去做那些对身体有危害的事情。具体说来,高血压患者春节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要使自己过度兴奋和疲劳。待客、打牌、串门等,切不可时间太长,更不能通宵达旦,尤其是带有刺激性的活动应尽量少参加,以免使大脑过度紧张兴奋,导致血压骤升,引起不良后果。

春节期间频繁的吃请,容易导致吸烟饮酒过量,对血压的稳定非常不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体动脉内膜细胞,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烟草还有升高血液粘稠度的作用,这些都是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的人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严重的脑出血、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更易发生在吸烟的人群中。酒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多,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饮酒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而且重度饮酒者的脑卒中死亡者比不饮酒者多3倍。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戒酒,即使春节期间的偶尔为之也不能提倡。

高血压患者还要节制饮食,少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因为在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肪的摄入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会使胆固醇和脂蛋白增加。

另外,过年时,无论在家还是出游,高血压患者都要坚持服药,而不能嫌麻烦随意停药,以免血压反复升高,伤害身体。

夏季高血压患者该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夏季易大意

专家介绍,夏季高血压下降很容易使高血压患者麻痹大意。由于夏天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又容易出汗,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大致可降低12/8毫米汞柱。

但是,夏季多数人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天热多汗、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压骤降,也易致缺血性中风。

专家表示,夏季高血压患者和家人应采取积极对策,平安度夏

牢记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能经常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每3~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时,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高血压患者冬季怎么保养

1、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高血压在发病后,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患者每天最多不要超过六克食盐,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应适量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并应保持大便通畅。

2、高血压患者适当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疲劳。研究表明,极度愤怒、紧张大悲大喜等,都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一些常见并发症,因而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大喜大悲、忧郁、暴怒、恐惧和受惊。

3、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应该保持一个星期测量一至二次血压,血压波动期应每天一量,量血压时要使手臂处于放松状态,切忌将衣袖挽至上臂,使得高血压患者血压测试不准确。

4、高血压冬天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尤其是寒潮来袭时,气温骤降时,突然降低的气温,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骤然升高,继而导致意外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及时增添衣服。

5、冬天十分寒冷,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可参加和缓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来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加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6、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冬天降压药不能随意停服,尤其是服氯压定、心得安、甲基多巴等降压药时更不能停药,否则会导致血压大幅度反弹。

糖友千万别随意停药减药

长期服药患者应监测身体指标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要正确面对长期服药的现实,为保护自己的长久身体健康要坚持规范用药,否则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范畴,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规范用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专家介绍说,面对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可定期检测肝功能、血脂等,注意监测身体指标。

糖尿病人用药需注意如下六个事项:

1、糖尿病用药应当个体化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糖尿病病种不下50多种,其中90%的患者属2型糖尿病。不同个体的2型糖尿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个体发生糖尿病以后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状况,伴有的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治疗应科学、规范、个体化。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就诊,并遵循医嘱用药。

2、联合用药事半功倍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有胰岛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两种情况,联合用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减少单一用药量大产生的不良反应及继发性失效。

专业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用2~3种不同作用机理的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用药,但不提倡同类药物中的两种联合选用。

3、早期用药务求“达标”

上世纪美、英两国分别有两项里程碑式的大型研究,实验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达标治疗,结果,强化治疗组不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而且在此后多年的后续随访观察中,早期强化达标的“记忆效应”仍持续存在,各种慢性并发症依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现已取得共识,早期强化达标有助于保护及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逆转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因此治疗糖尿病,早期合理用药非常关键。

4、2型糖尿病也应积极使用胰岛素

2 型糖尿病过去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如今已经不再运用这个名称,以免误导患者。因为任何口服降糖药有效的前提是患者的胰岛必须尚有部分功能,重症及久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大多已经“凋亡”衰竭,任何口服降糖药必然“力不从心”,甚至有弊无益。所以,凡是对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运用不能达标者,主张加用甚至改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来,有许多专家达成共识:对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若HbAlc>9%,即应立即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样有助于修复残存的胰岛功能。

5、患者切莫自行用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身感觉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或自行断药,或盲目加量,或换别的药服用,服药无规律。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擅自停药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甚至病情恶化。

另外,每种口服降糖药各有其作用特点,有些中、长效的降糖药对不能按时进食的工种(如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及老年人有引发低血糖的风险。宜选用“按需释放(胰岛素)”,“随食而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因此,奉劝糖尿病患者切莫自行换药。

6、稳定血糖不能挂一漏万

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不少患者还伴有其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等多种代谢紊乱,即所谓 “代谢综合征”。近年来,有权威专家提出了“糖胖病”、“糖脂病”、“糖心病”的说法,其要旨就是提醒人们2型糖尿病并不仅仅是高血糖的问题,而是伴随多种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征。最新发布的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共识》建议,血糖、血压与血脂等都应同时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1.临界高血压不需要治疗:一般来说,成人的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时,即为临界高血压。这种轻度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正确的做法:对临界高血压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外,还应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血压继续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2.用药不规范: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一下降,就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会导致血压经常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不正常状态。血压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波动状态,会严重地损害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正确的做法: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服的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的种类或服药的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3.只注重长期服药:忽视了对血压的定期复查有些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不断地服药,但由于怕麻烦、或因为经常出差,或因为工作紧张就没有坚持定期地测量血压,这样一来就只能按照原先的剂量服药。这样做不仅会使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使患者出现不适感,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正在使用的药物加速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患者在坚持长期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血压的高低情况随时调整其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4.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不擅于采取综合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顽固性疾病,治疗高血压单靠药物治疗不行,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患者除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外,还要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比如,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5.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有些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条件所限,或者是由于不注意血压的测量。特别是一些长期患病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的状态已经比较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无明显的感觉,由此便认为自己的血压不高,于是便延误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的做法: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至少1—2周内应测量一次血压。

相关推荐

四款菊花茶帮助高血压患者夏季养生

菊槐茶菊花、槐花各1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当天饮完。此茶可平肝降压,软化血管。主治各种高血压病,对老年人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尤为适宜。菊杞茶菊花10克,枸杞子30克。将枸杞子加3~5杯水煮沸10分钟,然后放入菊花再煮2~3分钟,过滤取汁,装入保温瓶,分3~4次1日饮完。菊杞茶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还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最

控制坏胆固醇三大纪律

一、必须使用他汀类降“坏胆固醇”: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使用他汀类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启动他汀治疗;二、必须使“坏胆固醇”降至合理的目标: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6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

哪些蔬菜对高血压有帮助

很多医师都告诉高血压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多食入蔬菜,所以各位高血压患者朋友都很想知道什么蔬菜对于高血压疾病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使得各位高血压疾病患者可以再用餐时多加注意摄入,这样对于身体更加有利。其实多食入蔬菜不仅仅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对于正常人来说,多食入蔬菜也是非常好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比较好的蔬菜有:茼蒿含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所含的氨基酸和挥发性精油能令

得了高血压多久可以或换

理论上来说,一旦确诊为高血压,需终身服,因为只有长期将自身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获益。患者在确立了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案并获得血压控制后,应坚持治疗,不要随意止治疗或频繁更改治疗方案。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方式得到真正改善后 1~2 年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减少用的种类和剂量,但应注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突然易诱发高血压危象或严重的心律失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越来越年轻

高血压吃哪些蔬菜好

高血压吃哪些蔬菜好?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高血压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疾病,患有此病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还会使患者的饮食受到影响。那么,高血压吃哪些蔬菜好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高血压吃哪些蔬菜好?专家指出,患有高血压应该多吃以下蔬菜:草菇可将草菇洗后清炒、单烩或做汤食用,尤其适宜高血压患者夏季暑热天气时服食,因为草菇亦属消暑佳蔬。裙带菜常吃裙带菜可以使血液净化和血压稳定,预防高

降压需要调整剂量或换

我们的血压会收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候变冷,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加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物自然要调整,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整,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长期的用过程中,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整的策略,但对于“新病人”或者出现病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请您的医生给您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记不可

高血压的治疗

1、物治疗高血压治疗以物治疗为主,调整饮食型态、控制体重为辅。血压持续高于160/95毫米汞柱时,需接受物治疗。多项医学研究已证实,长期规则服,可有效降低因高血压突然发作而造成死亡或残障发生。因此,患者切勿任意,家属也应善尽督导之责,提醒规则服,以免因一时情绪兴奋或压力使血压骤升,诱发脑中风等更严重的疾病。2、室内补充负氧离子进行治疗研究显示,负氧离子能有效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高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不适感,血压就正常了,无需再服用降压物,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血压升高了,但是患者身体已经对其产生适应性,身体没有觉察出它的升高,而另一个原因是部分高血压本来就是没有症状的。2、很多患者认为长期服用降压会产生耐性,并伤害到身体,因此在用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稳定,就或者换。其实,降压不同于抗生素类,产生耐性的可能性很小

多吃蔬菜有助于高血压的恢复

我们很多人知道高血压其实是一种慢性的疾病的,而且我们应该在饮食更加好的注意,我们才能有效的保证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的,而很多研究表明其实吃蔬菜是有助于我们帮助我们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的。其实多食入蔬菜不仅仅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对于正常人来说,多食入蔬菜也是非常好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比较好的蔬菜有:茼蒿含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所含的氨基酸和挥发性精油能令人头脑清醒,兼有降压作用。可用新鲜茼蒿适量,洗净后切碎

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的疗法有哪些

第1、经常使用物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高血压治疗以物治疗为主,调整饮食型态、控制体重为辅。血压持续高于160/95毫米汞柱时,需接受物治疗。多项医学研究已证实,长期规则服,可有效降低因高血压突然发作而造成死亡或残障发生。因此,患者切勿任意,家属也应善尽督导之责,提醒规则服,以免因一时情绪兴奋或压力使血压骤升,诱发脑中风等更严重的疾病。第2、补充负氧离子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研究显示,负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