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疾病的治疗的时间的讲解
青光眼疾病的治疗的时间的讲解
一、眼内引流:
主要是指虹膜周边切除术,它在前后房之间的周边虹膜上造成一个通道,缓解瞳孔阻滞造成的后房压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降低眼压。适用于房角开放大于1/2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缓解期,以及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二、眼外引流:
通常称为“滤过性手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巩膜灼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通过手术形成的新通道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形成“滤过泡”,再经周围组织将房水吸收,即将眼内的房水引流至眼外,降低眼压。这类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大于1/2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
还有一种在眼睛上植入一根带阀门的管子引流房水的手术方式,称为减压阀植入术,它是通过一端插入前房的管子将房水引流至穹隆部的结膜下,来降低眼压。这通常用于视功能较差的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青光眼等。
三、破坏性手术:
指睫状体冷凝术,它与睫状体光凝术一样,是利用物理治疗的手段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细胞,使房水生成减少来降低眼压。这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效果预测性较差,一般用于已经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和多次其它抗青光眼术后失败眼压仍然很高者,是为解决眼压高带来的疼痛,对视功能没有改善作用。此外,在年龄偏小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可选择小梁切开术或前房角切开术。
但较晚期的青光眼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为小梁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治疗,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未明确为青光眼的病例,当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因为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治疗。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
青光眼的激光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急性发作时起病急、症状重,且易反复发作,加上病人缺乏激光治疗方面的认识,怀疑其治疗效果,出现焦虑、多疑、激动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热情的护理,说明情绪激动的不利影响,并用身边成功的病例与病人交谈,同时讲解有关青光眼疾病的知识、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先进性、方法等,说明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病人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2 术前准备。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防止血压、血糖过高引起术中、术后眼内出血,如有高血压、高血糖应先治疗,待血压、血糖稳定后施行手术。
二、 术中配合。调整激光机、治疗椅、下颌托高度、病人与裂隙灯的距离,使病人体位舒适;协助医生分开病人眼睑,安放好虹膜切除接触镜进行激光治疗,调整治疗参数,随时提醒病人绝对不能直接注视激光,目光可稍向上或向内,也可稍向内上方;保持头部不动,体位及眼位不变,如有不适,要应示意。术后术眼滴典必殊眼水及涂典必殊眼膏,治疗完后清洗接触镜,保持干燥,防止摩擦。
三、术后护理
1 严密观察术眼激光治疗后反应:①视物模糊;②异物感;③虹膜炎症反应。
2 观察眼压变化。
3 健康指导。
通过上边介绍的青光眼的激光治疗中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之后,我们知道了青光眼经过激光手术治疗后应该如何进行护理。所以一旦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有做青光眼的激光手术的话,我们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
老年青光眼的症状是什么
首先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来说,充血性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病急剧,症状剧烈,发病前一般有征兆。最初可见看灯火时有红、绿色彩环,俗称虹视,并有视物昏蒙如隔雾状,头微胀痛等先兆症状。非充血性青光眼患者的病情进展缓慢,自觉症状多不明显,但比较细心的人会有所感觉,如当过于看近东西,且时间长,失眠,过度疲劳后,出现视力疲劳、眼胀、虹视、头痛等症状。
另外,对于老人青光眼症状,从继发性来看,通常情况是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比较复杂,都是先有其他各种眼病,如白内障,眼撞击伤,眼内出血,肿瘤等病因,最后继发了青光眼。一般先有原发病的症状,而后才出现青光眼的症状。
在生活中出现的疾病却是越来越多了,很多的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眼部疾病,当让常见的就是我们说的青光眼,老年人也是会患病的,会严重影响到我们正常生活的,想要快速的把自身的青光眼疾病治好,还需要弄清楚其患病症状,对症治疗才是治好老年青光眼的关键。
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根治
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1、很多青光眼患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2、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患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此外,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更低。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行视野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误区二: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过去,由于对青光眼认识不全面,治疗手段不多,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患者最终失明。所以有些人当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其实青光眼绝不是不可治疗的,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目前,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青光眼(如药物、激光和手术),而且还能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通过及时干预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无法使已经失明的患眼复明外,一般青光眼是不会瞎掉的。
误区三:青光眼属单眼疾患
除了某些由其他的眼病继发的青光眼以外,几乎所有的青光眼均属于双眼性病变,双眼多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一旦患上青光眼,无论另一眼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地对疾病进行干预,阻止病情的进展。有些患者盲目地认为虽然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但还有另一只眼睛,放弃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造成双眼失明的严重后果。
误区四:青光眼可以双眼同时手术
青光眼为双眼疾病,一经发现,就应在视功能尚未损害时尽快手术治疗。但术后可能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为同一人的双眼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是相似的,所以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双眼极为相似,因此青光眼患者一定不能双眼同时手术,否则一旦发生问题,患者可能双目失明。一般先做病情较重的眼,以便观察术后出现的问题。在做第二只眼时可做好预防工作。
误区五:青光眼手术是小手术,没有并发症
青光眼手术方式较为成熟,多数手术安全而效果好,但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麻醉及心脑血管意外、感染、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术中或术后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滤过过强或欠佳,从而眼压偏高或者偏低。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青光眼患者切忌跟着感觉走
一位病人说,他的眼压为45mmhg,远远高于正常值,可是为什么毫无症状。另一位患青光眼的患者,从去年开始点噻吗心安眼药水后一直感觉良好,所以未改药也未到眼科检查,但最近测眼压,竟达32mmhg,这是为什么呢?正常人的眼压为12~21mmhg,一昼夜的眼压略有波动,一般黎明起床前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到晚上7~8时为最低,此后逐渐上升,而不会有任何感觉。
如眼压高于24mmhg、昼夜最高最低值相差超过6mmhg,就认为是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由于早期青光眼缺乏自觉症状,很难及时察觉,而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青光眼的最佳途径。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对潜伏的病情一无所知,最终失去了治疗时机。所以专家主张,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接受一次眼部检查,以期对各种眼疾早发现、早治疗,一般绝大多数患者可以保持有用视力。
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安全水平。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还须检查视野,以观察病情变化,而不能“跟着感觉走”!
暴饮暴食对青光眼预防是有碍的
我想对于青光眼疾病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吧,这种疾病的的出现影响了患者们的视力健康。目前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好青光眼预防措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青光眼预防方法会有哪些。
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青光眼预防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青光眼预防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适当多吃些,做好青光眼预防对身体大有好处。
这些就是有关青光眼预防知识的简单介绍了,我们在生活中要是能坚持做好这些青光眼预防方法就可以远离青光眼疾病了。希望通过上数字是的介绍后大家都能重视以上文章的知识介绍。
老人青光眼能治好吗
青光眼是一种很常见的眼内疾病,青光眼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是老年人均为最常见患上青光眼。
对于青光眼而言,它是临床中很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可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这是由于老人眼睛本身就不太好,容易患有各种眼科疾病,比如飞蚊症,白内障等,所以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不当,对眼睛造成伤害。
此疾病是危害性很大的眼部疾病,治疗和护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失明。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人,身体不舒服需要服药或输液时,如输入大量的药液,会导致眼压增高,加重青光眼的病情。老年青光眼的患者,切记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这样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老年人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建议用中医,老年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是一种眼压升高致视乳头灌注不良,并发视功能障碍性疾病。随增龄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增加,分闭角和开角青光眼(即前房角闭塞或小梁网硬化变性,功能降低及睫状肌减弱影响小梁网功能致房水排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两种类型。
以上就是老年人青光眼能治好吗的简单解答,青光眼虽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病,但是还并不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疾病,青光眼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只要患者能够坚持就能够治好,所以,希望老年人们要加强身体素质,老年患者也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科学分析青光眼晚期能治好吗
青光眼晚期能治好吗解决方法之一
首先青光眼,需要把眼压降下来;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促使病情的发展减缓,甚至维持目前的状况是不太健康的方式。最好是需要进入医院进行检查,把病情缓解之后,再考虑哪些手术方式来缓解病情。一般来说药物和手术治疗是两种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根据用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局部用药或者是全身用药。局部的治疗青光眼是眼科治疗中极为重要的部位。随着科学医术的发展,许多新药物能够治疗青光眼;像前列腺素药适利达是主要治疗青光眼或者是高眼压降药物。每天早晚滴入一次,不会影响心率和血压,很受眼疾病患者的喜爱。
青光眼晚期能治好吗解决方法之二
青光眼可以进行激光治疗,包括很常见的主要包括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激光小梁成形术和睫状体光凝术等主要三种手术方法。手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比较少;不需要长期住院。手术费用也是比较低价位的,近期的时间几乎大部分青光眼患者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对疾病的治疗和解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是增宽或者是开放房角,主要是基质收缩、牵拉虹膜根部;导致房角增宽。同时受到激光的作用导致虹膜变薄,这样可以很大利于房水排除,最终将导致眼压降低。这是最近激光发放应用到最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的种类很多,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手术来降低眼压。减少或者是避免青光眼的神经损伤,保持视力功能。
老年青光眼有哪些治疗方法
眼科专家介绍,对于青光眼而言,它是临床中很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可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这是由于老人眼睛本身就不太好,容易患有各种眼科疾病,比如飞蚊症,白内障等,所以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不当,对眼睛造成伤害。此疾病是危害性很大的眼部疾病,治疗和护理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失明。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人,身体不舒服需要服药或输液时,如输入大量的药液,会导致眼压增高,加重青光眼的病情。
青光眼治疗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压,促使房水排出,因此根据青光眼的病因病机,可选择药物或手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经确诊,首选手术医治,药物只限于为手术作准备及手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或手术危险很大等情况下。急性发作期患者眼压高,应先用药物降眼压,有条件时可作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或激光瞳孔成形,解除瞳孔阻滞。术前务必使眼压降至正常,眼压控制后,检查房角,如50%以上房角开放,仍可选择虹膜根切术,否则应选择小梁切除术等滤过手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应辅用药物。
此外,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来说,切记应及早的进行手术。常用手术有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也可二者联用。术前、术后可辅用药物控制眼压,常用噻吗心安,避用缩瞳剂。继发性疾病种类很多,治疗上差异较大。原则是原发病与青光眼同时医治,继发性开角型的医治大致同原发性开角型,恶性的处理需特别谨慎,新生血管性条件许可时首选全视网膜光凝术。晚期丧失视功能,有严重疼痛,大泡性角膜炎时,可选择睫状体冷冻或眼球摘除。
最后专家提醒老年青光眼的患者,切记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这样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人们对青光眼的六大认识误区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一:青光眼可以根治。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就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很多青光眼患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另外,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患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此外,青光眼是一种终生疾病,治疗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彻底治愈,很多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更低。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行视野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二: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由于过去人们对青光眼认识不全面,治疗手段也不多,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患者最终失明。所以有些人当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其实青光眼绝不是不可治疗的,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目前,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青光眼(如药物、激光和手术),而且还能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通过及时干预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无法使已经失明的患眼复明外,一般青光眼是不会瞎掉的。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三:青光眼都是遗传的。青光眼具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就不会得青光眼。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其中40岁以上的人,远视眼患者,高度近视者,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均是青光眼的易感人群。建议上述易感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此外,青光眼可由多种病变继发形成,其中局部以眼外伤、晶体改变(白内障、晶体脱位、人工晶体)、玻璃体病变(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先天发育不良等均可以引起青光眼的发生。另外,临床上因用药不当引发青光眼者也并非鲜见。常见药物有:散瞳验光药物(如阿托品等),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拟肾上腺素类药(肾上腺素、麻黄素等),扩血管药物,镇静安眠类药(如安定),抗菌消炎类药(磺胺),激素类药及避孕药等。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四:青光眼属单眼疾患。除了某些由其他的眼病继发的青光眼以外,几乎所有的青光眼均属于双眼性病变,双眼多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一旦患上青光眼,无论另一眼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地对疾病进行干预,阻止病情的进展。有些患者盲目地认为虽然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但还有另一只眼睛,放弃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造成双眼失明的严重后果。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五:青光眼患者要尽量少喝水。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产生这样的看法可能源于两点:1.青光眼主要是眼压升高导致的眼病,而眼压与房水(眼内的一种流动液体)密切相关,“房水”既然是“水”,那么少喝水或不喝水就可以控制眼压;2.早年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辅助诊断中有一种诱发试验叫“饮水试验”,即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5分钟喝1000毫升)来诱发眼压升高,患者因此错误地认为少喝水,眼压就不会升高。其实,与眼压有关的房水不是直接来源于血液里的水,它是眼内特殊组织主动分泌生成的。而且,像“饮水试验”那样在5分钟内猛喝1000毫升水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适量喝水绝不会引起眼压升高。如果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血液循环不良(高血黏度等)有关,适当饮水还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改善病情有帮助。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六:青光眼可以双眼同时手术。青光眼为双眼疾病,一经发现,就应在视功能尚未损害时尽快手术治疗。但术后可能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为同一人的双眼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是相似的,所以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双眼极为相似,因此青光眼患者一定不能双眼同时手术,否则一旦发生问题,患者可能双目失明。一般先做病情较重的眼,以便观察术后出现的问题。在做第二只眼时可做好预防工作。
生活中存在哪些青光眼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青光眼是一种老年病
人的一生,随时都可能中青光眼的招,它并非老年人专利,只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而已。近几年,很多年轻人由于沉迷电子产品,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导致患青光眼的年轻人也日益增多。
误区二:青光眼不会导致完全失明
青光眼是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眼疾,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如不积极治疗是会完全失明的。
误区三:青光眼出现症状后再看医生
青光眼之所以称为“隐形视力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不少患者因为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从而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其实,只要通过定期的眼检查及早预防和发现,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青光眼侵害的。
定期检查眼睛及早治疗是关键
专家表示,一般人45岁以上2~4年进行一次眼部专科检查(检查视力、眼压、视野、房角等),高危人群应在40岁后即引起重视,每年检查1次以上。如果已经患上青光眼也无需担心,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青光眼的治疗要根据青光眼的类型确定,虽然青光眼不能被治愈,但只要患者定期到院通过药物、激光以及显微手术正确治疗,同时严密地随诊观察,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青光眼的认识误区,只有全面的进行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才能避免对人们的眼睛造成严重的危险。
青光眼遗传率高吗
据某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
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发现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
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失明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使病人复明。若要等到它已祸及视力功能时才去治疗,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青光眼防重于治。
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温馨提示:通过上述了解,相信患者一定可以充分了解青光眼和家族遗传的相关性。还是希望您通过了解,多加重视,做好预防青光眼疾病的工作,避免青光眼疾病的危害。